首页 理论教育 交叉性联想思维,艺术设计与表达

交叉性联想思维,艺术设计与表达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叉性联想思维,专家称之为幻觉思维和超常思维。(三)发散性设计思维方式的训练项目1.随机任意性训练在字典上

交叉性联想思维,艺术设计与表达

一、视觉思维训练

(一)视觉思维的概念

视觉思维是建立在视觉器官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的基础上的,视觉器官受到外部刺激,以信号的形式逐层传送至大脑,形成视觉意象,这些视觉意象成为视觉思维的直接材料。视觉思维就是指人类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对视觉意象进行分析、概括、加工、整理,以寻求含意,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视觉思维自始至终借助意象,在观察、形象、绘构等形式不断交替、变化中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视觉思维与艺术设计

人类在用自己的眼睛判断外界事物时,并不只是把物体映像投射到大脑皮层上这么一个简单的操作机制,而是在大脑进行理性认识同时,就已经开始了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视觉思维。由于人类视觉的这个特性,在设计创作中,设计师不仅应注重诉诸理性思维的那部分意向,还要有意识地强化创作元素(符号)本身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创作元素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所有情绪化和感知上的成分都是人赋予的。设计者不仅要通过作品去唤醒人们的社会意识,还要通过那些符号本身所特有的能与人类心灵直接感应的属性来震撼受众,以取得与观者的共鸣。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企业标志是企业视觉形象的核心,在设计时往往以简练、概括的形象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想象、联想等视觉思维能力传达一定的信息。在传播时,企业标志不仅是调动所有视觉要素的主导力量,也是整合所有视觉要素的中心,更是社会大众认同企业品牌的代表。例如,著名瑞士手表品牌欧米茄标志设计采用的是希腊字母表中的最后一个字母“Ω”为设计元素,象征完美与成就。在其直观的形象背后,受众会在设计师留下的“空白”中展开自己的想象,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构建出标志的整体形象,即欧米茄手表精准和卓越的品质,赋予了标志完美、先进和成就之义。视觉符号“Ω”非常富有启发性,导致受众的思维被激发(图9-7)。视觉思维这种本身强调感知功能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在设计标志时可以直接应用,省时省力,并容易与受众达成共识,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图9-7 欧米茄品表标志设计

人类感知事物时从来都不是单一的、静止的和孤立的,视觉思维的关键在于对大量信息的二次加工,是一个理解、提炼、再加工的过程,此外也涉及如何再次转化为更有逻辑感和秩序性的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怎样寻找创作元素(符号)与主题或目标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创作元素(符号)的视觉冲击力去体现创作主题或达到创作的目标等,这就是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视觉思维过程。例如,在著名的招贴画大师冈特·兰堡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中,其著名的“土豆系列招贴”把生活中常见的形象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化处理,使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图9-8)。兰堡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堆砌··尽管对土豆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典型的外形轮廓与表皮质地、对比的色块和叠加的空间巧妙地嫁接在一起,使土豆既为一个“整体”,又因人为的分割和高纯度的色彩渲染分成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体”之中,展示出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兰堡的以简代繁,作品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给视觉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呈现出诗一般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兰堡用最少的视觉符号突出了主题信息,即通过土豆文化的视觉化表达赋予作品强烈的生命力,是把视觉思维转换成视觉符号的成功的经典之作。

(三)视觉思维的模式

1.直线性联想思维模式

所谓直线性联想思维模式其实就是设计师对事物性质、外形的一种联想,基本上遵循着“逻辑思维调控—联想思维提供材料—发散思维的发散—想象的参与”这一过程来展开设计。在人们的记忆中,近似的东西总是联系得比较密切。这也就是为什么化妆品广告大多都采用美女形象的原因。

直线性联想思维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并不是单纯的简单事物的模仿,也不是客体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经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段。

图9-8 土豆系列招贴

2.逆向性联想思维模式

该思维模式其实刚好和直线性思维模式相反,可以说是为了打破思维的这种“直线性”,而采取的反方向设计策略。

例如,一幅主题为“生活如戏剧”的招贴画,画家没有从正面直接注解“生活如戏”的主题,而是采用反常规的、荒诞的手法表现医院急救室的一个场景:大夫躺在急救床上由一个身缠绷带的病号一瘸一拐地推着冲向急诊室。运用逆向思维的荒诞性引起了观者的注意和联想,巧妙地利用主客置换点明了主题。

3.交叉性联想思维模式

交叉性联想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上述两者的综合。交叉性联想思维,专家称之为幻觉思维和超常思维。与直线性联想思维和逆向性联想思维不同,交叉性联想思维是性质、外形、质感、功能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没有任何联系的不同元素、不同客体、不同事物综合起来进行联想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具象和抽象的束缚,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大大增强了设计师的思维灵活性、流畅性和独创性。无数的实践和案例证明交叉性联想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极高的思维方式。

二、发散性思维训练

(一)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发散性思维又称放射思维、辐射思维、扩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的途径、方向,以新的视角去探索,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出多种设想、答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无论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还是文学艺术的创作,都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参与,当然,发散性思维在各领域的运用中具体表现方式也会略有不同。

(二)发散性设计思维的概念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发散性设计思维更体现在形象思维以及艺术化想象上,与体现在科学技术上的发散性思维相比,少了一些严密,多了一些超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发散性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一种具有艺术设计指向性和特殊性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对于艺术设计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发散性思维方式的特点和规律、自觉运用其规律从事艺术设计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发散性设计思维方式的训练项目

1.随机任意性训练

(1)在字典上任意翻开一页,取其中一个词语作为原始思维点,分别进行辐射式面性和链接式线性发散性思维想象的训练,要求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画出或写出自己延展出的想象内容。

(2)任意播放一段音乐、歌曲或舞蹈影像资料,据此展开辐射式面性和链接式线性发散性思维想象的训练,要求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画出或写出与时间限制相应数量的想象内容。

(3)在所处环境中随意选取若干个景物,将这些景物通过发散性思维串联起来,画出或写出想象的内容。

2.特定主题项目综合训练

(1)主题项目训练

①以某一权威性艺术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室内设计动漫设计大赛等)主题为基本思维点,采用辐射式发散性思维方式展开对设计主题的联想,要求尽量保持思维的通畅性和连续性,将联想记录下来。

②对联想记录进行整理和思考,选出三个发散性思维点分别作为思维想象的起始点,对其展开以线性发散思维为特征的深入联想,找出创造性设计的选题或灵感。

③采用复合式发散性思维方式对选定的设计灵感做进一步的扩展、深入和完善,在头脑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④针对设计方案进行草图设计,并进行效果图的表现。

(2)设计主题项目训练

①以某一品牌产品设计项目为对象,在收集资料、市场调研以及对信息分析研究等的基础上,列出关键性主题词并据此展开各种发散性思维想象。

②对由此产生的设计灵感进行比较、筛选,再经过新一轮发散性思维的拓展、深入和完善,形成设计方案。

③针对设计方案进行草图设计,并进行效果图的表现。(www.xing528.com)

三、同构性思维训练

(一)同构性思维的概念

同构即是构造相同,是保持对信息的交换,在本质上是一种映射,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另一个系统表现出来。同构性思维即是以寻找不同事物在形式与内容、表面与内在上的共同之处的方式展开创造性联想和设计构想的思维,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带有独立信息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加以构成、排列、融合,将抽象的“意”通过具象的“形”传达出来。同构性设计思维具有增强设计作品形式与内涵的简洁性、生动性、趣味性及情感性方面的作用。

设计者把长期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以此去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互合成的连接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审视,从形状、色彩、结构、性质等方面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同构要素,如从事物不同的运动状态或变化中获取不同的形体,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同构要素;从不同的透视角度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同构要素;从正负空间形状或不同的光与影所产生的形状中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连接点,可将两种以上毫不相干的事物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连接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能传达某种信息,又具有深刻内涵的独特的全新形象。

(二)同构性思维训练的内容

1.形式同构训练

形式同构就是利用两个图形的相似形式进行组合的一种同构方式。这种形式包括形状、结构、色彩、质感等形式元素。形式同构主要以替代、置换和填充等方式实现。

形式同构利用事物与事物之间在形式结构上的相似因素(事物之间的含义可不同)来进行同构,使人们把两种不同物象的含义在心理上连接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能传达某种完整信息内容的新形象。鸟头人身、人身鱼尾图形就属于形式同构图形,构成图形的两个物象没有含义上的共同点,但形式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供置换。这种同构类型的特点,在于它的视觉效果是把不合理的现象合乎逻辑地连接起来,因而产生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视觉效果。它能赋予形象以深刻的内涵,使画面更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意象同构训练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这种“意”包括文化概念的意义,也包括情感的意欲、欲求的情调,是通过形似的结合对概念的情感判断,并由此产生象征与抒情的意境。它可以利用概念和形式相似的图形进行双重相似同构,来表现因果关系、氛围、情调、情节、经验和非逻辑的视觉再现,是“形”“意”“情”的统一。

3.随机同构训练

同构性思维的随机训练以某一形状、某一概念为基本思维点,采用同构思维方式展开对该形状、概念的创作联想,进行创造,最后选择2~3个不同的同构性思维途径,做创意设计。例如,主题设计训练要求以一些权威性艺术设计大赛主题为基本思维点,采用同构性设计思维方式展开对设计主题的联想,要求尽量保持思维的通畅性和连续性,完成10个以上同构设计联想,并将同构设计思维的过程记录下来。对同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和思考,从以上同构设计联想中选出三个作深入地探究和设计草图的描绘。经比较选择,确定最终的创造性设计选题或灵感。对选定的设计灵感作进一步的扩展、深化和完善,形成初步设计方案。针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优化的设计,并进行彩色效果图完稿的表现(根据实际设计类型的要求,设计稿可以3~5张系列的形式完成)。

4.概念同构训练

概念同构训练就是利用概念的相似性对两个不同视觉形象的事物进行的同构整合。简单地讲,就是通过A、B事物的形式同构,将人们熟悉的A事物属性(明显的概念)传递强化到B事物的相同属性(不明显的概念),也称之为含义同构。

由于视觉语言的多语意性,所以图形一般具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中有的较为突出,有的相对薄弱。概念的同构显然是需要人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图形的“弱”概念,我们以这个“弱”概念为发散联想的出发点,寻找出与之关联的“强”概念的多种图像形式,并利用“合理”的组合形式进行同构,用图形将一个抽象的概念转换成为生动而鲜活的视觉形象,从而帮助人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理解。

四、逆向性思维训练

(一)逆向性思维的概念

逆向性思维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打破常规,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发而获得创造性灵感的思维方法。由于它的反传统、反常规特点,因此所表现出的创新性和开拓性十分直接,而且尤为突出。

逆向性思维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逆转型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方面作反向思维。例如,迪拜旋转塔的多变外观打破了传统建筑格局,每一层可360°旋转,整体外观不时变动着。

(2)换位思考型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指在研究问题时,由于解决某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3)缺点型逆向思维法。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逆向性思维并不一定是反方向的思维,也是反传统的思维。同时,必须明确设计的目的,不能刻意为了反传统而脱离思维目标,把设计当成一种形式游戏。应该将创意形式最终是否实现了设计内涵作为取舍标准。

(二)逆向性设计思维的概念

结合艺术设计的特点,运用逆向性思维的方式从事各类艺术设计创造性活动,我们就将此称之为“逆向性设计思维”。它在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特殊地位,它能帮助设计师冲破定向设计思维的框限,从相反的角度进行设计构思,挖掘设计灵感。

艺术设计、新产品开发、创造市场其本质就是对常规思路进行更新换代。唯有常保思路的创新才有出路,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思路常新、富有创意、勇于实践的人们。逆向性设计思维对于帮助设计师从崭新的角度去进行消费动态的研究、市场行情的分析、新的设计思路的确定、设计灵感的捕捉、创新产品的开发等,具有独特而又不可估量的作用。

逆向思维最为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现有认识的不断挑战,是对现有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所以作为设计者,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更多与众不同的设计,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三)逆向性设计思维的训练项目

1.基础设计训练

(1)以某一概念为基本思维点,采用逆转型逆向思维法展开对该概念的构思,寻找5~10个能表达该概念意义的视觉元素,如图形、文字、色彩等。

(2)以某一事件为基本思维点,采用换位思考型逆向思维法展开对该事件的创作联想,以四格漫画的方式,在四张图内表述该换位思考的方法。

(3)以某一动物为基本思维点,采用缺点型逆向思维法展开对该动物的联想,寻找与这个动物的缺点达成共鸣的设计点,并将这个设计点与服饰设计、工业设计等各种设计联系,画出或写出想象的内容,30分钟内完成10~30个。

(4)选择一种逆向性设计思维方法,做3个创意设计。

2.主题设计训练

主题设计训练是运用逆转型逆向思维法,寻找前人成功的范例,并参考其成功的方法,结合个人的设计灵感来源进行设计。也可以运用换位思考型逆向思维法、缺点型逆向思维法,寻找前人成功的范例,并参考其成功的方式,结合个人的设计灵感来源,进行设计创造。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点燃方式的设计是逆向思维设计的典型案例,给世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设计师利用高科技的支撑,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传统观念,如图9-9所示。

图9-9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火炬点火仪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