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想思维:文学创作与情感表达

联想思维:文学创作与情感表达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想思维的非逻辑性,只是不符合生活表面的逻辑,其实正是事物与情感的深层联系,所以显得合情合理。文学创作依赖联想思维传达情感和意义,与逻辑推理、逻辑论证和逻辑判断相比较,简洁明了。联想思维的影响不是说服,而是感染,它比理性的说服和论证更强大、更长久。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运用不同的发散联想来挖掘材料和情节,并进行良好的思维品质训练。

联想思维:文学创作与情感表达

文学拒绝直接表达理性思维,文学不需要判断和推理。无论是接触场景还是观察、思考事物、发人深省,还是突然开悟,都要看具体情况。对象的形象客观存在,它一旦被人们感知,就会给人以感觉和思想,客体形象不再是客观的,它成为情感和思维的文学形象。对象之间没有逻辑连接,没有逻辑上的联系,物体之间的关系是物理的和自然的,图像是非逻辑连接。这种非逻辑的联系整合了人类的情感,表达了人们的灵感和洞察力。联想思维的非逻辑性,只是不符合生活表面的逻辑,其实正是事物与情感的深层联系,所以显得合情合理。台湾诗人余光中运用联想思维把乡愁与邮票、船票、矮矮的坟墓等系列意象组合起来,联想奇特,但合情合理,把乡愁这一人类普通的情感表达得深刻而沉重,尤其最后一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文学创作依赖联想思维传达情感和意义,与逻辑推理、逻辑论证和逻辑判断相比较,简洁明了。联想思维的影响不是说服,而是感染,它比理性的说服和论证更强大、更长久。当一个作家开始写作时,他常常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视野不够宽,无法写作,缺乏联想思维导致文学创作过程受阻。传统的写作理论往往认为作家的生命积累和阅读积累是不够的。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有一定阅历和阅读经验的成年人,积累了知识和经验,造成上述写作困境的原因是思维不活跃。因此,加强对发散联想的训练,可以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充分调动写作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记忆,进行多向、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并举一反三,由一个编撰新颖的主题,引出一篇全心全意的文章。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运用不同的发散联想来挖掘材料和情节,并进行良好的思维品质训练。虽然反向联想有助于突破思维的枷锁,提炼新思想和新思想的主体,还可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要使这种思维训练和写作应用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也应该要注意实事求是等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应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因为求新的差异而使结论偏离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二是运用辩证思维,一切都分为两种,青年人更倾向于片面地看待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思维简单。三是善于比较分析,即在分析、比较、认同和选择的同时,或以同样的方式寻求相同的,或找到最好的观点,写文章时如果将思维局限在了一个方面,无法有效发散,就会造成文章内容的僵化。(www.xing528.com)

隐喻是联想思维中相似联想的体现,对比修辞是联想思维中对立联想的体现,是联想和在联想中的体现性思维,如修辞、引文修辞和转喻。通过这种认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经过一定的训练后有所提高,这正是因为想象在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被升华。文章是客观事物在客观思维中的反映,即作者观察客观事物,通过思维思考,然后以语言的恰当形式表达客观事物。阅读教学是分析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表达的客观事物。我们不仅要想象生活中的文章,还要想象文章中的生命最初的样子。我们不仅要想象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还要想象作者对事物的思维过程。我们不仅要学生想象作者直接看到的东西,还要想象作者的想象力。学生从创作的角度理解作者写作过程的想象过程,知道如何想象,这才是大学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