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文明研究:运营路线与执行票制提要

海洋文明研究:运营路线与执行票制提要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月,公司有轨电车为83辆、拖车80辆,有轨电车线路9条;无轨电车7辆,线路2条。二是十五路,由三洋泾桥起至海宁路乍浦路,经过及分站地点为,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四川路转角,折北过桥、北四川路、文监师路、海宁路口折东走海宁路,达乍浦路止;车资与十四路同。至翌年终,行驶路线长35英里,其中半数为无轨电车路线。

海洋文明研究:运营路线与执行票制提要

其一,电车运营路线。1908年3月5日晨5点30分,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从静安寺出发,电车沿愚园路、赫德路、爱文义路、卡德路、静安寺路向东行驶,穿过公共租界商业大街——南京路,沿着外滩,至上海总会。[75]电车驰驶,标志着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开始进入运用现代公共交通工具新时代。即英商电车第一条路线是贯通公共租界的东西干线,全程5.9公里。最初通行路线仅3条:由静安寺至虹口公园,全长8.6公里;静安寺至十六铺,全长5.9公里;十六铺至杨树浦,全长3.3公里。自通车至当年12月底,共开通8条有轨电车线路,线路总长41.1公里:静安寺至广东路外滩,杨树浦路底至广东路外滩,卡德路至虹口公园,北火车站至广东路,卡德路至芝罘路,静安寺路至北火车站,卡德路至茂海路,北火车站至东新桥。当年共行车166万公里,运客537万人次。[76]至1914年11月15日,在福建路开辟了一条1.1公里的十四路无轨电车线路,该线南起郑家木桥,北至老闸桥南堍。[77]因路面原因,该线短暂行驶后停驶,后于1915年7月6日恢复;翌年9月21日,该线由老闸桥经北京路延伸至天后宫桥。[78]

其实,英商电车开行1908年3月及1914年3月间车辆所经路线,双轨为9.17英里、单轨为7.15英里。如统以单轨核计共有25.7英里,“是与开办之始路线长短相同,初无增损”[79]。至1914年底,公司有轨电车路线长25.72英里;无轨电车路线长0.68英里;[80]该年行车里数,实较上年增至137 000英里。[81]而无轨电车自1915年起约开通十分之七,“而来实行扩张,故颇见发达。然通过之区悉为车马混杂之所,当时工部局仅于试验形式下加以许可”,及至1924年始得允准,预计将路线展至16英里,其中6英里为第一期工程,其余10英里已次第进行。[82]至1920年1月23日,再开辟第二条自泥城浜至河南路桥南堍的十六路无轨电车线路,线长0.62英里。同月,公司有轨电车为83辆、拖车80辆,有轨电车线路9条;无轨电车7辆,线路2条。[83]

至1925年,该公司电车营业线路单线为25.825英里,无轨线达1.325英里。同年,有轨及无轨电车扩充计划如(一)有轨电车:(1)杨树浦路电车终点延长0.917英里;(2)靶子场终点江湾运动场间0.835英里,其他由虬江路沿北四川路改筑双轨,百老汇路全线改筑双轨及黄浦滩路、广东路转角建设双轨,并于主要轨道交叉点添设轨道。(二)无轨电车:(1)爱多亚路北京路间0.6英里;(2)河南路四川路间0.27英里;(3)北京路北苏州路间0.26英里;(4)爱多亚路北苏州路间0.88英里;(5)北四川路乍浦路间0.18英里;(6)西藏路江岸间0.88英里;(7)北苏州路有恒路间0.87英里;(8)西藏路江岸间0.91英里;(9)新闸路戈登路间0.98英里;(10)西藏路卡德路间0.8英里;(11)静安寺路极斯非而路公园间1.56英里;(12)苏州河浜麦根路间1.22英里;(13)福建路西藏路间0.4英里;(14)北河南路界路间0.2英里;(15)昆明路新记浜路间0.48英里;(16)北四川路新闸桥间1.35英里;(17)北苏州路北河南路间1英里;(18)北苏州路界路间0.64英里;(19)保定路韬明路间1.73英里;(20)茂海路华德路间0.45英里;(21)白利南路西端戈登路间1.52英里;(22)北河南路吴淞路0.51英里;以上合计18.28英里,而自(1)—(10)线合计6.56英里须速行建设外,(11)后各线合计11.72英里,“俟前之十线完成后,再着手进行”。[84]

截至1926年,公共租界的无轨电车“业已通车营业者计有五路”,一是十四路,由福建路郑家木桥起至沪宁车站,经过地点及分站为,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福建路转角,折东走北京路河南路转角,折北过天妃宫桥、文监师路直达沪宁车站止;其乘车票资以铜币计,铜元一枚作为1分,计分头、三等两类,头等5分、三等3分起算;此路车资头等者自5分起至7、10分止,三等自3分起至4、5、6分止。二是十五路,由三洋泾桥起至海宁路乍浦路,经过及分站地点为,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四川路转角,折北过桥、北四川路、文监师路、海宁路口折东走海宁路,达乍浦路止;车资与十四路同。三是十六路,由三洋泾桥起至戈登路,经过地点及分站为,福州路、南京路折西,走南京路至河南路、福建路、浙江路、西藏路、派克路、成都路、卡德路爱文义路转角、舢舨厂、新桥、墨特黑斯脱路、车袋角直抵戈登路止;其车资头等自5分起至7、10、13、16分止,三等自3分至4、5、6、8、10分止。四是十七路,由大世界起至虹口岳州路,经过地点及分站为,西藏路、福州路转角折东走福州路,大新街、河南路巡捕房,折北走江西路、北京路四川路转角、天潼路北四川路转角、天潼路吴淞路转角、虹口小菜场、里虹桥、新记浜路、兆丰路、东有恒路转角,达岳州路止;车资头等及三等与十六路同。五是十八路,由大世界起至昆明路,其经过地点及分站为,沿西藏路向北,福州路、南京路、北泥城桥、开封路,折东经北浙江路、北河地路、北四川路、虹口小菜场、里虹桥、新记浜路兆丰路达昆明路止;车资头等自5分起至7、10、13、16分止,三等自3分至4、5、6、8、10、12分。车中有公司所列车资分站的表格。[85]翌年,无轨电车路线增至15.6英里;并在原有8条线路基础上,又先后增辟九路、十路、十一路、十二路等有轨电车路线。[86]

进入1930年代,英商电车公司1930年车行路程为9 708 937英里,共计搭客128 564 955人次,所付车费为400万元。至翌年终,行驶路线长35英里,其中半数为无轨电车路线。[87]再至1932年,已开辟电车线路共17条,其中有轨电车线路10条,行驶于公共租界的线路有:一路来往于静安寺与虹口公园间,三路行驶于麦根路与浙江路间,六路行驶于北站与广东路间,七路行驶于北站与茂海路间,十一路行驶于虹口公园与外滩间,十二路行驶于静安寺与茂海路间。同时行经两个租界的有:二路行驶于静安寺与十六铺间;四路(与法商电车公司联合经营)行驶于茂海路与善钟路间,五路行驶于北站与西门间,八路(与法商电车公司联合经营)行驶于杨树浦与十六铺间。无轨电车线路7条,在公共租界行驶的有:十五路行驶于江西路及海宁路与乍浦路间,二十路行驶于静安寺与兆丰花园间。同时行经两个租界的有:十四路行驶于北站与民国路间,十六路行驶于曹家渡与民国路间,十七路行驶于兰路与斜桥间,十八路行驶于岳州路与斜桥间,十九路行驶于宜昌路、小沙渡路及民国路间。[88]同年,英商电车公司更改路线,“经本(工部)局核准者为一支线之电车改自卡德路,沿池浜路及山海关路而再回至卡德路”;且有轨电车路线行驶里程数增加,“系因在山海关路及池浜路两处,新设一道环围之终点路线”。[89]至1933年,英商有轨及无轨电车路线网已四通八达(如表3)。

表3 1933年英商电车公司有轨及无轨电车路线网

续 表

资料来源:华文处译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中文,193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档案号U1-1-959。

不难发现,英商电车公司1934—1935年电车行驶里程分别为10 655 430、10 627 132英里。[90]其1935年电车路线长16.45英里,其中双轨线9.4英里,单轨线7.05英里,“此外无轨线一英里余,电力悉由租界工部局供给”[91];同年有10条有轨电车路线,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路;7条无轨电车路线,为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路。[92]至1937年初,其将八路有轨电车从杨树浦路延伸至周家嘴路,并增设二十一路无轨电车线,由此,全面抗战前无轨电车有8条线路。[93]一言以蔽之,该公司有轨电车从1908年65辆机车,发展到1936年107辆机车、107辆拖车和109辆无轨电车,先后开辟线路20条。[94]其时,随着城市公共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发展,英商电车线网已分布于公共租界各处。(www.xing528.com)

其二,电车票制票价。自英商电车公司通车,上海票证种类发展迅速,品种繁多,逐步出现客票、月(季)票、乘车券(证)等三大类。如1908年3月,“上海之有电车最初驶行之一段,自老垃圾桥至外洋泾桥共分两站,自老垃圾桥至日升楼为一站,日升楼至外洋泾桥为一站,是时无三等名目,只有头二等之名”,头等车价每站5分(1分为1铜元,即1银元的1%),二等车价每站3分。[95]最初该公司根据工部局合同规定,电车票价以分为单位。英商电车第一路线车厢分头、二等(后改三等),票价按段计算,每段1.25英里,头等每段5分,全程15分,二等每段2分,全程6分。按当时市场物价,2分可购猪肉1两或土豆1斤,车价昂贵,非一般人能乘坐。电车最早票价按段计算,第一条线路分为三段。根据每车英里成本,加利润及税金制定票价。但实际上,当时100铜元仅兑换0.76银元。电车车上收入的铜元,纳税均以100铜元折合1银元计算,兑换损耗较大,为改善此情,公司曾一度发行一种代价券性质的本票,一本36张的本票,票面共值108铜元,售价1银元,以此吸引乘客购买本票乘车。虽然英商电车公司给予8%的优惠,却可减少24%的兑换损耗。[96]具如英商电车公司最早的客票一般分3—4个票级,个别较长线路有5个以上的票级。其最早使用的有轨电车车票,长为65毫米,宽为25毫米,车票正面印有票记、票号、站号、数字;反面印有英文的公司名称与公共租界字样、中英文的车票等级与票价,还有简短注意事项。头等与三等车票不同,头等票站号用阿拉伯数字,三等用中文数字;注意事项,头等票用英文,三等票用中文;两个等级车票颜色也不同。1908年末,英商电车头等客票价改为3、6、9分,二等改为2、4、6分。次年12月,英商电车公司在北火车站发售特种电车来回双程票,每张票由北火车站至卡德路往返1次,票为双联,每联乘1次,登车换票,专线转乘。[97]

从而,彼时上海“往返搭乘电车,每日次数较多者,则可购月季票已省每次购票之烦,且较为经济[98]。具如1908年9月,英商电车公司开始发售月(季)票,是上海公共交通有月票之始。月票只限乘坐头等,分为成人和儿童2种,成人月票每张价格为8银元(可够买大米1石,合156市斤),儿童月票每张为5银元,只限外国人购买,不向华人发售。月票上只写姓名,不贴照片(后贴一寸半身照片);月票上印有不同英文字母,“G”为男性成人,“L”为女性成人,男女童也用英文字母区别。月票每月都以颜色加以区别。最初月票发售数量极小,第一月发售334张,第二月363张。同时,公司发售月(季)票时就明确其使用规定:月票只限本人使用,并应填写姓名;查出借给他人使用,应予追究;当月1—31日有效;上车应出示,查时应交验;不得命其他乘客让座;本公司各线均可使用。继而规定:月季票使用每月自1号起至满号止;每月中不论何日均可调换(即购买月季票),但须收足1个月之价,不得扣除;连月换月季票均可照常,若一月或数月停止使用,即需重新申请购买;倘若持月季票人有违背公司规则者,当将该月季票吊销,不得索回所剩价值。凭月季票乘车者需主动出示,冒用者以无票论处。购买月季票者须缴纳一寸半身照片2张,1张由公司粘贴在票上,1张存公司以备查验等。其他各家公司也各自定有月票发售办法及使用规定,内容大同小异。1909年7月,英商电车公司开始对华人出售月票,每张价格为5银元,但只限三等车厢使用。英、法商电车公司互通联运后,有英法电车通用月票,每张价格为10银元,其收入按月结算,两个公司平分。以后,英商电车公司又发售可连续使用3个月的季票,每张价格为12银元。自此,月票通称为月季票。1914年,英商电车公司将月票价调低,头等成人月票降为6银元,儿童月票为3银元;三等月票每张为3银元;新发售的妇女月票也为3银元。降低价格后,企业收入有所增加。[99]1924年,公司“月季票仍照前章发行,惟限制月季票本属寥寥无几,现于新章发行日起一概停止售发”[100];至1933年,头等月季票每张按月洋8元,头等孩童月季票(年16岁以内者)每张按月洋4元,三等连接3个月月季票每张洋12元。[101]

继自1922年元旦起,英商电车公司开始增加车资,如头等车由海宁路往正丰街,上年除夕只须铜元3枚,自元旦起则须6枚,惟此票可以坐至棋盘街止。若乘三等车照上述路程,由铜元2枚增至3枚,“此项车资系就五六两路电车而言,其他各路电车车资以此类推”[102]。嗣因“铜元兑价近两年来益见低落,现在更甚”(计银元1枚可换铜元182枚),公司认为“所订定车资本属极廉,被铜元兑价如此倾跌,按照原定价目,受亏足有四分之一”,定于1924年1月24号起实行新章收费,其价目单在各车上均有明示,头等车资至多1角2分,三等车资至多8分。而“其所改之费均系短段路程,其原有站头并不更动。公司原定车资本系银元分数计算,惟此项银元分数车上并不实行,照现行市价兑换”。即车资头等每1.25英里计收银元5分(合铜元9枚),三等收银元2分(合铜元3枚),“新定车资章程只能稍为贴补铜元折价亏耗”,而因此项兑换跌价损失,1915—1919年间所收车资已减少114%,若按现市计算车价当加三分之一,“方符原章,现在所收车资均系铜元,银元、角子在车上收费者极为罕见。按市上兑价收纳银元,则车上当变为一兑换钱店,而收费之人无暇兼行其收费职务”。故遇有付纳银角车费者,每1银角仍以铜元10枚计,大洋1元仍为铜元100枚照核。[103]

至1925年12月4日,英商电车公司再行涨价,“以近来洋价飞涨、铜元日跌,为弥补损失,特定各路车资一律涨价”,三等起码3分,头等起码5分。“各站车资增加表,由电车公司派夜班管车员粘贴,以期大众知晓。”[104]后自1930年4月20日起,公司各路有、无轨电车的车资增加,“将修改车资表及通告悬挂电车中,俾众周知。此项通告,法商电车公司亦有悬挂,外间误为法商电车亦有同样加资,其实加价者仅公共租界各电车”[105]。如是年,其修改头等价目为7.26文、三等4.88文,但“修改电车价目以来,银价低跌甚钜,以致一切营业成本均见激增,认为有请工部局准其修改价目之必要。前项所拟增加之价,比现行价目每英里约增铜元一枚;倘仅将头等车费增加,以资弥补,事难实行。缘此种加价,势必致头等之乘客减少,三等之乘客增多,所拟修改之价目,因在本局核准最高价目范围之内,经予照准”。据1931年4月英商电车公司所拟修改价目(以铜元计每英里均价),以铜元跌价63%计算,经工部局核准价率中最高价为头等27.03文、三等13.51文;最低价为头等7.74文、三等5.33文。[106]

继而1933年6月,该公司再以铜元兑价日低,陈请工部局准将电车价目修改。如原有价目较1931年4月所定,计头等约增4.5%,三等约增5%,“但仍在本局与该公司所订特许合同内规定最高价目范围之内,且所增大都以每站铜元一枚为限”[107]。该票制于是年6月11日起正式实施,“所有车资悉照铜币规定”。6岁以下孩童乘车免付车资,6岁及以上孩童乘车概付全资。[108]嗣至1936年7月,该公司呈请工部局电车价目改用新币,“自国民政府发行十进新币以来,即以铜元三枚作新币一分计算,极为便利。此事日前经工部局公用委员会讨论,谓此次变更价目,目的在推行新币,便利乘客,并无加价之意,其计算方法系以最近之半分为标准”[109]。从而,自1937年6月1日起,公共租界有轨及无轨电车一律改用新辅币,以铜元1枚悉改为法币1分为单位;[110]当日起,英商电车公司各路电车票资为稽核便利计,特“重订票价悬挂于各电车内,以资识别”[111]

综上可见,抗战全面爆发前,公共租界主干线敷设,如有轨电车一路(南京路—静安寺)、三路(虹口—四川路)、八路(杨树浦—十六铺),租界内南北向马路分别有十四路、十五路、十六路、十九路无轨电车,这样构成有轨与无轨、东西与南北的经纬型布局。十七路和十八路,全面抗战前分别由英、法分管,十七路英商经营大世界至四川路桥,而法商从大世界南延至打浦桥,全面抗战前英、法两段经营共长6.4公里。十八路原英商由大世界至北站,法商由大世界至斜桥,全面抗战前共长4.2公里。十四路则从民国路至北站,总长3.4公里。[112]即彼时英商电车公司根据租界人口密度大、工厂商业麇集的苏州河北端、静安寺、南京路、外滩、虹口及沪宁、沪杭铁路线等区域的分布特点,规划相应的电车线网,最终形成电车运营线路分布合宜的城市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