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历史与魅力

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历史与魅力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为宫廷画师的王致诚,不仅参与了圆明园内大量建筑装饰画的绘制,同时,由于参与长春园西洋楼景区的设计和建造,使他能不时居住在圆明园内,从而目睹了这座“万园之园”的营造。整座宫苑,名曰 “圆明园”,意为 “园中之园”,或“万园之园”。三园外围宫墙总长达十公里,设有十九座园门,园内通过山丘、水系、游廊、围墙的分隔形成各有主题、意趣不同的景区,相当于若干园林的集合体,因此被称为“万园之园”。

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历史与魅力

王致诚在宫廷画院的时间,正是乾隆皇帝大举营造圆明园的时期。身为宫廷画师的王致诚,不仅参与了圆明园内大量建筑装饰画的绘制,同时,由于参与长春园西洋楼景区的设计和建造,使他能不时居住在圆明园内,从而目睹了这座“万园之园”的营造。

整座宫苑,名曰 “圆明园”,意为 “园中之园”,或“万园之园”。属于君主的园林并非仅此一处,而是还有三处,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型,但都不及圆明园规模宏阔,精致壮美。另一座园林,畅春园,是由当今皇帝的祖父康熙皇帝肇造,现今皇太后及其臣属居住于此。其他王公皇子之园,虽规制较小;而帝王之园,规模宏大。

圆明园、长春园、猗春园三园,以倒品字形彼此相连,总面积三百五十公顷。三园外围宫墙总长达十公里,设有十九座园门,园内通过山丘、水系、游廊、围墙的分隔形成各有主题、意趣不同的景区,相当于若干园林的集合体,因此被称为“万园之园”。其中修造大小建筑群总计一百二十余处,主要以厅堂楼榭等游赏性景观建筑为主,同时还拥有相当数量的宫殿、居所、佛寺、祠庙、戏楼、市肆、藏书楼、陈列馆、船坞等特殊性质的建筑,类型极为丰富,全面展现了清代皇家园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宫廷匠师的杰出智慧。

王致诚也参与到圆明园的修造过程中,尤其是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及景区的兴造。圆明园的修造虽始于雍正年间,而且雍正皇帝驻跸圆明园理政已经常态化,但是直到乾隆皇帝当朝,圆明园才真正开始大规模的园林营造活动。

这座宫苑,至少像第戎一样大;如此,您就能够通过对比,认识到其壮美。

这座宫苑由众多形态各异的建筑组合而成,虽然互相分离,却呈现出整体的均衡与美感。建筑被巨大的庭园、葱郁的林地和满植奇花异草的花园所分隔。所有建筑物主立面上的构件都做了鎏金,或施以清漆,或绘以彩绘,耀人眼目。建筑内部则饰以众多精美绝伦且价值连城的陈设,大多都是从中国各地、印度,甚至从欧洲搜寻所得的至宝。

在园林中,首先满足的是皇帝驻跸理政的需要。贾珺在《圆明园造园艺术探微》中指出:清代中期“这种君权至上的体制中,皇帝不但是国家的象征,也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脑,是庞大官僚机构的实际中枢,几乎所有重大政事均有皇帝乾纲独断。清代中期的五位皇帝长期在圆明园居住,使得御园中的理政空间称为大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考虑到清帝园居的时间普遍超过住在紫禁城的日子,圆明园中相关殿宇的使用频率也比紫禁城中的同类殿宇更高。”《清会典》载:“皇帝驻跸则听政焉,遇驻跸圆明园,凡召对群臣,引见庶僚,均于勤政亲贤殿。”

营造于自然和园林中的建筑群,比起规制森严的紫禁城,显然多了更多的自由和情趣。虽然位于整个景区的西侧的勤政殿保持了“四进三殿”的空间秩序,整个“勤政亲贤”的建筑群仍然分为西、中、东三路,但总体上,以勤政殿为中心的西路成为整个圆明园理政的核心建筑群。同时,圆明园宫门区还设有庞大的官员办公机构。

除此之外,皇帝驻跸期间,太后、皇后、嫔妃、皇子等皇室成员也会随同于圆明园内一起居住。这些随同人员分别居住于圆明园内不同的寝宫区。其中,“九州清晏”为皇帝和皇后、嫔妃的生活区,“长春仙馆”为皇子和太后的生活区,“洞天深处”为皇子的生活与读书区。王致诚曾对“九州清晏”景区有过细致的描绘:

皇帝起居之所,临近宫苑正门,前有正殿,其后为朝寝,再后则是庭院和园林。内宫整体上就是一座岛屿,周围被既宽且深的护城河环绕。这是一种类似 “塞拉利奥”的建筑。在不同的居所之内,您可看到所有能想像到的最美好的东西,(我指的是那些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各种东西),家具、陈设、绘画,名贵的木器,中国和日本漆器,古瓷花瓶,绫罗绸缎,黄金白银,不胜枚举。这些珍品汇集于此,极尽华美,可谓天然物产与人工巧思并萃杂陈。

圆明园内皇室的行宫除了各种大小规模迥异的宫殿,在更大范围内,则是通过人工堆掇形成的假山、沟壑、溪流、瀑布以及湖泊等组成的园林景观。这些园林景观占据了景区内的大部分区域,构成并塑造着园内的景致。

宫苑着实迷人。它占地甚广,堆山造势,高度从二十英尺至六十英尺不等,其间沟壑纵横,不计其数。

山脚之下,清泉潺潺奔流不息,汇流形成较大的水面和湖泊。

人们通过游船在不同的景致之间徜徉。中国园林一个重要的鉴赏原则——移步换景,在这种动态的游赏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呈现:各种景观要素被精心设计,也通过处于不同视点、不同距离的观赏,加之人对风景文化内涵的沉思和引申,而使人沉浸在园林风景之中,获得美的享受。有时候,仅仅是乘坐游船穿过这些风景,便已妙不可言:(www.xing528.com)

他们乘坐华丽的舟船,穿行于这些溪流、湖泊与河流。我就曾见过一艘七十八英尺长、二十四英尺宽的游船,船上修造着一座堂皇气派的宫室。每处山谷中皆有临岸屋宇,具备协调、各臻其妙;有庭院、敞廊、暗廊、花圃、泉瀑之属,至此而全胜一览,足称美景也。

更多时候,在不同的景区之间行游漫步,身临其境地穿越这些景观时,感觉非常近的小溪、泉瀑,循声而去之时,却消失于山谷背后的林木之间:似乎这涧流来自更遥远的地方,亦不知其流向何方。王致诚在写信之时,必定已多次在其中游历,并注意到了这与欧洲整饬的古典主义园林的显著差异。他继续写到:

自山谷出,往赴他谷,不若欧陆林荫宽道平直,而是以曲折迂回之小径通之,并有小巧亭台、叠石假山石洞点缀于曲径侧旁。每一处谷涧境皆独辟,或因地制宜,或随建筑形制而迥异。

……

在这些溪流之上,总有铺着小石子的散步小径行于山谷之间。这些路径,或近水岸,或稍远离之,皆具自由蜿蜒之意。

论及遍植林木的山丘,以自然的材料和形态组织的园林景观,也与王致诚在欧洲所见的园林有着天壤之别。这种顺乎自然的园林风景,令王致诚印象深刻:

逶迤伸展的山丘之上遍植林木,尤以开花树木为多,皆为常见的品种。无论运河之驳岸,还是涧流之侧旁,均不用光滑的石材饰面,亦非呈直线形态 (一如我们欧洲园林所为),而是以不同大小的天然岩石堆叠出岸线,或前凸或后退,犬牙交错,饶具野趣。众多艺术品散置其间,颇有匠心,宛若天成。在一些区域,水面相当辽阔,另一些则狭窄如蛇行;此处蜿蜒折曲,彼处漫游铺展,好似被山与石挤迫推进而成。水岸上遍植花草,甚至岩隙间也花草葱茏,好像它们早就在那里自然生长一般。花草品种丰富,且随时令与季节而易,变化多姿。

……

每个山谷入口,皆布置有屋宇。正面柱廊周匝,柱间有窗。凡间架木构均鎏金、彩绘,或施以清漆。屋顶覆瓦,色彩纷呈:红、黄、蓝、绿、紫,各按一定比例法式,间杂铺设,形成丰富而协调的变化层次。

几乎所有屋宇皆仅一层,屋基自地面起,屋高二至八英尺。若要拾级而上,登堂入室,并没有规整的石阶,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粗犷的堆石,层层叠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宫室之内完美诠释了何为华丽,不仅布局合理,家俬与陈设亦皆典雅珍贵。庭院廊庑之间,你会见到插满鲜花的黄铜花瓶、瓷花瓶和大理石花瓶:阶前陈列的,不是裸体雕像,而是若干瑞兽神像;在大理石台基上,摆着焚香之鼎。

这些与欧洲迥异其趣的园林、建筑、景致,对王致诚及其他传教士而言,是如此震撼,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而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令皇帝好奇与着迷的西方园林景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