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虚幻境与大观园:真假交错的梦幻之境

太虚幻境与大观园:真假交错的梦幻之境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太虚幻境也就是大观园,就像太虚幻境那座牌坊上所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他是太虚幻境的贵客,警幻仙姑要他在太虚幻境之中,在美好姻缘与悲惨命运之中开悟人生。大观园同样是女儿的王国,贾宝玉是唯一入居的男性。贾宝玉是大观园真正的主人,是大观园的灵魂,大观园是为他而设。

太虚幻境与大观园:真假交错的梦幻之境

第一一三问 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

宝玉随着贾政诸人由蘅芜苑出来,“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虬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是那年月日的事了。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再要考难逼迫,着了急,或生出事来到不便”。

贾宝玉为何一见到玉石牌坊便心有所动,“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他分明想起了太虚幻境,这玉石牌坊便和太虚幻境的玉石牌坊一般无二。作者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太虚幻境也就是大观园,就像太虚幻境那座牌坊上所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从太虚幻境看大观园,大观园是虚,太虚幻境是实;从大观园看太虚幻境,大观园是实,太虚幻境是虚。

太虚幻境是女儿的王国,贾宝玉是唯一闯入的男性,他在那里闻了群芳髓(碎)之香,品了千红一窟(哭)之茶,饮了万艳同杯(悲)之酒,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听了十二支《红楼梦》曲子,还在那里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他是太虚幻境的贵客,警幻仙姑要他在太虚幻境之中,在美好姻缘与悲惨命运之中开悟人生。可惜他还没有来得及开悟便被糊里糊涂地送回人间。

大观园同样是女儿的王国,贾宝玉是唯一入居的男性。他是群芳领袖,绛洞花王。他在这里与那些美丽的女儿们一起伤春悲秋,一起饮茶赋诗,欢乐着她们的欢乐,悲哀着她们的悲哀。他与她们相恋相知,又眼睁睁看着她们一个个如花朵一般凋落,飘零。他进入大观园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葬花,当那些凋落的花瓣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的时候,他绝对没有想到,这就是他一生事业的写照,他是真正的葬花人。

太虚幻境是一个梦,他在那里经历了千种旖旎,万般缱绻,转瞬即逝,难觅踪影。大观园也是一个梦,他在那里经历心灵的震颤、情感的激荡、瞬间繁华、过眼云烟,最终也是花落水流红,“红楼隔雨相望冷,珠泊飘灯独自归”。他究竟是在大观园里做着一个有关太虚幻境的梦,还是在太虚幻境中做着一个有关大观园的梦?谁也难以说清。他只是从一个梦境走进另一个梦境。

让贾宝玉为大观园诸景命名,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好象征。贾宝玉是大观园真正的主人,是大观园的灵魂,大观园是为他而设。那些美丽绝伦的少女一个一个在他的眼前凋谢,就像太虚幻境里那些美丽的魔女为他演唱的有关少女命运的歌曲,目的都是让他开悟,让他悟出一些有关人生命运的真谛。他能够悟出什么?书没有写完,我们不能够猜测曹雪芹那一支如椽巨笔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悟。(www.xing528.com)

传统儒家尊重人的欲望,他们以欲望为基点构筑自己的体系,他们强调要把自身欲望与他人欲望打通,便会实现社会和谐。比如好色这种欲望为人诟病,但只要把这欲望推而广之,让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欲望便成为一种伟大。比如爱财这种欲望也为人诟病,但若把这种欲望推而广之,让天下家家仓廪充实,丰衣足食,这欲望便也成为一种伟大。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佛家在欲望之前设置了一个本来清净心,认为人心本来净静,一尘不染,只因受无明障蔽,才有了种种欲望。种种欲望造成无边痛苦,只须消除这种欲望,使那本来清净之心彰显出来,就能达到涅境界。

道家则直接把这欲望无限拉长,长至与天地同寿,便成神仙。认为只要成仙,则任何欲望都可完成,在仙界不仅能够衣食无忧,长生不死,还能够享受美好的爱情

儒家所重在社会,佛家所重在人心,道家所重在欲望本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那么贾宝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感悟吗?

我们期待,然而这种期待更让我们迷惘,就像在梦中期待另一个梦。也许当一切纷繁都如那落花一样,飘飘荡荡,随水逝去以后,剩下来的只有那一种真情。活着,并且爱着,用真情去爱,情便成为万事万物的本根。然而书中让我们看到的,却是这一种真情的无情毁灭,这让我们心悸,更启我们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