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聋大学生双四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聋大学生双四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聋生汉语教学中,贯彻实行以下原则:以语言学习为主,兼顾文学鉴赏的原则。对聋大学生的教学目标宜比普校适度降低,不可照搬普校的语文教学模式,而应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形作为参考。这样,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成了聋大学生以手语为媒介语来学习汉语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清两种语言,学会从手语的语言规则转换到汉语的语言规则。强调扩大汉语输入的原则。

探索聋大学生双四课堂教学模式

自2009年起,我校引入具有高学历和高汉语水平的聋人教师,直接负责“大学语文”—“手语”—“人际沟通”三维课程体系教学。在聋生汉语教学中,贯彻实行以下原则:

(1)以语言学习为主,兼顾文学鉴赏的原则。由于聋大学生以手语为第一语言,其汉语学习难度不亚于学习一门外语,因此,聋校语文教学应牢牢把握住“语言学习”这个中心,相对弱化文学欣赏环节,强化语言应用环节。对聋大学生的教学目标宜比普校适度降低,不可照搬普校的语文教学模式,而应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形作为参考。我们经过调整,改变了传统的以名篇讲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文学习、语法专题知识讲授和阅读写作训练的课时大体均衡。

(2)将手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原则。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聋大学生的汉语学习实质上是外语学习,需要以第一语言——手语作为教学工具。这样,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成了聋大学生以手语为媒介语来学习汉语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清两种语言,学会从手语的语言规则转换到汉语的语言规则。拥有双语兼优的聋人教师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大便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能看懂学生的手语,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应,还能做到以自然手语来解释疑难字句,以手势汉语来复现课文,在确保学生能辨别清楚的前提下,灵活进行语码转换,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聋教育中师生沟通障碍的难题。(www.xing528.com)

(3)与生活接轨的实用性原则。要让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一泓不绝的活水,真正变封闭式的语文课堂为活泼的生活化语文课堂。本课程的许多教学内容,如即兴演讲训练、应用文写作、表达内心情感训练、作文想象力训练等,都着眼于实用性,使学生学后即能懂,懂后即能用。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中也要时时注意为学生纠正错字和语病。

(4)强调扩大汉语输入的原则。许多特教工作者将聋大学生的书面语问题归结为手语对汉语的干扰,认为手语语序影响了写出来的汉语句子,使其颠三倒四,由此在教学中主张训练聋生打手势汉语的习惯,禁止使用自然手语。但随着手语语言学的发展,这种看法早已站不住脚。既然我们承认手语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真正语言,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聋大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手语作为第一语言既能起到正面作用(正迁移),也能起到负面作用(负迁移),这是任何二语习得者都会遇到的现象。国外的研究者早已证明,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手语对主流语言的习得起了阻碍作用,聋大学生学习主流语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听力障碍造成的大大减少的语言输入和交际体验[5]。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聋大学生以汉语为第一语言,但如果汉语输入量不够,其书面汉语也会存在许多语病,这充分证明汉语学习中遇到的这些障碍不是手语族聋人独有的。在汉语教学中必须始终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加大汉语输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汉语语感,促进汉语学习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