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聋大学生的双四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聋大学生的双四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以“双基训练”为中心内容,重视“双基训练”教学目标的完成。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要确实服务于聋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专业发展,重视“以人为本”的最终教育目的。根据专业发展需求,确定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教学目标。以“双基训练”为教学目标,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重新编排、整合等处理。

聋大学生的双四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1)教师上课要轻松快乐,富有激情,要对学生充满关爱,认真负责,将积极正性的能量传递给学生,起到“以人为本”的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2)建立“民主、平等、互爱,共学、共分亨、同成长”的良好师生关系。

(3)教学以“双基训练”为中心内容,重视“双基训练”教学目标的完成。

(4)依据聋大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5)尊重聋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6)课堂教学要设计聋大学生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构建,自主探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

(7)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要确实服务于聋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专业发展,重视“以人为本”的最终教育目的。

1.简化课程教学内容

(1)了解清楚所教聋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及认知特点。

(2)了解所教聋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明确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需求。

(3)根据专业发展需求,确定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教学目标。

(4)以“双基训练”为教学目标,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重新编排、整合等处理。

(5)依据所教聋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练化、容易化、简捷化等的“简化”处理。

(6)结合所教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每一节课堂教学内容PPT进行可视化、形象化、色彩鲜明化、动画呈现、插入说明、视频链接等优化处理。

(7)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帮助聋大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实际生活事例、分组讨论、情景化表演、操作化演示、现场体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具体的实例、生活实例或情景图片、情景故事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新的教学内容的引进、教学重点的阐述等教学环节中,可创设具体的问题与疑问,增加学生好奇、求知、求解的兴趣。

(3)课堂上呈现制作生动、优质的PPT等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色、光、画等的视觉刺激,充分发挥聋大学生喜欢看的特点,调动其学习兴趣。

(4)课堂上尽量设计一些聋大学生可以参与、可以操作、可以自己探索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聋大学生喜欢动手或操作的特点,提高其学习兴趣。

(5)课堂上尽量设计一些能增强聋大学生学习自信,能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教学活动,如他们大多擅长的画画电脑作品设计等来增加学习兴趣。

(6)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捕捉聋大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与支持,使他们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www.xing528.com)

3.综合处理课堂教学语言与教学方法

(1)综合运用“手语、口语与书面语”的有效课堂教学语言。

①在课堂教学中,“手语、口语与书面语”应相互支持,综合应用,缺一不可。书面语是聋大学生学习书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手语与口语是帮助聋大学生更好学习书面语的学习手段。书面语是老师呈现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手语与口语是教师解释知识与获得好的师生互动的沟通方法。

②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每种教学语言的应用比例是不一样的,甚至每节课课堂上运用的情况都会不同,所以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堂实际状况来分配不同语言的运用比例。

③手语是聋大学生最喜欢用,也是最常用的第一语言,所以在对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缺少手语,而且自然手语、手势汉语及手指手语都应掌握,灵活运用,最好以《中国手语》作为课堂教学统一手语,自然手语、地方手语及手指手语等作为辅助手语帮助学生理解。手语好的老师在聋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更受学生喜爱。

④在聋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口语与书面语(包括板书书面语、幻灯片及多媒体书面语)也很重要。口语可以满足读唇语的聋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书面语是书面知识的主要呈现形式,是知识教与学的主要载体。

(2)综合教学内容及聋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①根据聋大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聋大学生视、触觉功能发展良好,视、触觉资料的记忆相对好。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图片展示、模型观察与触摸、幻灯片或视频资料的放映等教学方法。

②可根据课程内容及聋大学生肢体语言丰富,喜欢操作,动作模仿能力也较强的特点,设计可参与、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如医学基础课程,设计学生自主人体结构的画图创作,学生实际演示肌肉关节功能、学生模拟病例的表演等。

③选择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适合聋大学生知识水平的多样的、灵活的、最佳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④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中,尽量使学生能体验“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构建、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使他们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4.建立完善考核机制与支持体系

(1)建立完善“分层达标,多点联考”的综合考核机制。

①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聋大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水平确立“多层次教学或学习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能力“分层达标”。

②重视将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都纳入最终考核成绩中,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相结合,达到“多点联考”。

③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开卷、闭卷及创作等多种考试形式,达到多方位、多渠道、多能力的真正“综合考核”。

(2)建立完善教学资源、教学保障支持体系。

①购买聋大学生相关课程的专业参考书籍及视频资料。

②购买聋大学生相关课程教学所用的辅助设备、实验设备及用品等。

③进行聋大学生课堂教学所用的无障碍微机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如课堂教学微机互动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师生课后互动网络QQ群的建立、专业网站建设、资源中心网站构建等,并趋于完善。

④成功构建聋大学生课堂教学所用的人体医学模型实验室、手语教学及研究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