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联合设计与竞赛:工科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成果

联合设计与竞赛:工科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成果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配合主线课程的开展,在专业教学中需相应设置一定的实习与实践课程,除了诸如环境与生态学基础实验、行为与规划设计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实验环节外,还包括艺术造型实践、风景园林认知实习、风景园林考察实践、风景园林空间测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等实习实践环节,以及国内外院校联合设计和设计竞赛等设计类辅助教学环节。1)联合设计联合设计的开展形式较多,暑期夏令营是其中可操作、对学生锻炼性较强的开展方式。

联合设计与竞赛:工科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成果

为了配合主线课程的开展,在专业教学中需相应设置一定的实习与实践课程,除了诸如环境生态学基础实验、行为与规划设计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实验环节外,还包括艺术造型实践、风景园林认知实习、风景园林考察实践、风景园林空间测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等实习实践环节,以及国内外院校联合设计和设计竞赛等设计类辅助教学环节。其中联合设计和设计竞赛等更是以竞促建、以竞促改、以竞促教及以竞促学的主要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可全面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面,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系统而综合的规划设计能力、前沿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规划设计水平、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锻炼学生面对风景园林学科前沿课题的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1)联合设计

联合设计的开展形式较多,暑期夏令营是其中可操作、对学生锻炼性较强的开展方式。通过教案设计,可在短时间内集中一个具有前沿性、时效性、探索性的课题对学生在调研分析、概念展开、主题关键词提炼、规划设计布局、设计表达、设计陈述等方面进行全环节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规划设计的综合能力(表5-11,图5-73、图5-74)。

表5-11 9天暑期夏令营的教学大纲与计划/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cess and Schedule

续表

注:教案编制者为笔者。

图5-73 交汇(Confluence)

设计简介:该设计为“2017同济大学CAUP国际设计夏令营”作品,夏令营以“景观再生:水滨门户的活力复兴(Landscape Regener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Waterfront Portal)”为主题,选择上海市宝山区黄浦江于长江出水口水滨门户为基地,通过设计探索基于本土的地标性滨水空间的复兴模式。该设计以“交汇”为主题理念,通过对现有建筑的局部保留与功能置换、湿地营造、亲水空间植入等手段,在两江交汇处营造出游客可游可赏的生态系统
设计者:Jin Yaping、Kang Jia、Wei Hanyu、Taylor Campi、Amie Mason
指导教师:Nathan Heavers、Nick Nelson、Jim Ayorekire、Andrew Saniga、戴代新、董楠楠等

图5-74 Riddle·Rhythm·Release

设计简介:该设计同为“2017同济大学CAUP国际设计夏令营”作品。设计以“Riddle·Rhythm·Release”为主题概念,意在为场地提供穿行于中所获的惊奇的场景感受,塑造有节奏的游历其中的空间变化,通过变旧为新,改善自然环境,建立新的的生活方式
设计者:Ayano Healy、Santiago Mendez、Lucy Tilling、Shen Xuan、Guo Yi、Wang Yitong
指导教师:Nathan Heavers、Nick Nelson、Jim Ayorekire、Andrew Saniga、戴代新、董楠楠等

2)设计竞赛

设计竞赛的课程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和行业发展走向的预测与判断能力,对风景园林学科竞赛主题的理解与演绎能力。

(2)通过分析课题、制定策略并根据竞赛课题与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全面培养学生在课题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与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善于合作、积极沟通、集体攻关等方面的能力(表5-12,图5-75—图5-79)。

表5-12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www.xing528.com)

图5-75 新游牧传奇(New Nomadism Legend)

设计简介:设计针对中国北方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农耕推进、无序开发导致的草场退化、沙漠化等问题,以草场生态容量为基础,通过对聚居区的层级分布、草场的放牧与休养、草场供给范围与路径的选择等力图塑造符合现代生活、可四季轮回的新游牧生活模式
设计者:王鑫、仇文敏、洪佳文、江一凡等
指导教师:李瑞冬、骆天庆

图5-76 可变景观(Movable Landscape)

设计简介:设计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址为对象,针对其内的近现代历史工业遗存,以“可变景观”为设计理念,通过对2010年世博会举办前后景观元素的分解,探索从建筑与构筑物、绿化、铺装、结构与构造、设施等多层面的可变景观体系,以达到会中使用和会后利用的统一
设计者:郭妤、黄筱敏、黄孝文、王磊锐等
指导教师:李瑞冬、骆天庆

图5-77 梦回水乡(The Riverism)

设计简介:设计以上海“一城九镇”建设为背景,探索在引入诸如荷兰、德国英国等小镇于江南水乡的水土适应问题,选择枫泾镇为对象,通过对空间结构布局、用地调整、交通体系重构、水网重组等规划措施,复原江南水网的交通、生活等功能,建构上海大都市内的“梦里水乡”
设计者:李叶正、朱明慧、杨毅强等
指导教师:李瑞冬、骆天庆

图5-78 人河新平衡(Striking a New Banlance between People and The Mother River of City)

设计简介:设计以上海发源的母亲河苏州河为对象,针对现状存在的河道污染、建筑侵占、城水隔绝、绿化退化等问题,探寻城市的源起,以苏州河城市通勤交通的恢复与重构为切入点,建构连续的城市中心滨水开放空间,并通过断面设计探索城景共生的模式关系
设计者:干乃璇等
指导教师:李瑞冬、骆天庆

图5-79 设计的翅膀 可控的迷乱(Wings for Design,Mess of Captive)

设计简介:设计以“蝴蝶效应”为原点,通过对上海徐家汇公园的解析,反思当代景观的设计模式,试图通过点状、片段、段落等看似相互无所关联,甚至略显无序迷乱的设计,来解构以公园为代表的开放性景观空间设计,并寻求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联与规律
设计者:肖红玲、邹承熙等
指导教师:李瑞冬、骆天庆

【注释】

[1]该主线课程设计主要以同济大学的四年制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主线课程为基础,重点突出风景园林、建筑和城乡规划三位一体,并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改革方案对其内容、时序、要求及具体教程实施方案等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与调整。由于目前国内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学科背景不同,在主线课程设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