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著名诗人刘联声,楚雄史话中的文学巨匠

著名诗人刘联声,楚雄史话中的文学巨匠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联声,字毅庵,云南楚雄县人。刘联声早期诗歌创作关注现实,忧国忧民,表现出强烈爱国情怀。当吴三桂坐镇云南后,许多有民族气节的文人都归隐林泉,以琴书自娱,刘联声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许多咏物诗中多凄恻婉曲之语。康熙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后,战争创伤逐渐恢复,社会安定,许多前朝文士开始抛弃民族偏见,刘联声的思想也发生转变。

著名诗人刘联声,楚雄史话中的文学巨匠

刘联声,字毅庵,云南楚雄县人。清代嘉庆《楚雄县志》称他:“少孤,家贫,孝母,通经史,文辞典雅,尤工诗”。清顺治十四年(1657)秋,刘联声应考永历小朝廷在滇乡试,中举人。次年清军入滇,永历帝仓皇西逃。刘联声未及授职,便经历了“亡国”之痛,由此抱定不赴试、不受官的态度,将毕生才华与心血倾注在诗歌创作中,成为明末清初云南著名诗人。

刘联声早期诗歌创作关注现实,忧国忧民,表现出强烈爱国情怀。他在《猎骑》一诗中写道:“处处飞鸣叫远天,将军暇日正游畋;马嘶断岭云边树,人渡斜阳谷口烟;月落孤村犹唤酒,鸡啼野寺尚扬鞭;秋郊猎罢归来晚,千里遥看草色连”。此诗讽刺南明小朝廷局势已危如累卵时,李定国却率部游猎作乐,颇驰武备。当吴三桂坐镇云南后,许多有民族气节的文人都归隐林泉,以琴书自娱,刘联声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许多咏物诗中多凄恻婉曲之语。如绝句《雪中牡丹》隐喻诗人洁身自好,甘于淡泊而不为世人理解的惆怅:“琼楼深处佩珊珊,疑是仙姝下广寒;一片冰心人不解,月明空傍玉栏杆”。康熙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后,战争创伤逐渐恢复,社会安定,许多前朝文士开始抛弃民族偏见,刘联声的思想也发生转变。如《寄徐给事诗二首》:“燕台一去八经霜,几度家书忆草堂;凤岭秋高青桂老,龙池春暖白频香;云开紫陌临天仗,烟绕彤墀捧皂囊;闻道圣朝无阙事,还期补阙报君王”。晚年刘联声,诗歌艺术造诣达到更高境界,创作了不少描写家乡景物的佳作。如《登峨峰有感》:“峨峰高出万峰群,俯视川原日影曛;复阁夹城双塔近,危桥截水一江分;书藏古洞人何在?石响空山客不闻,惘怅当年欢笑处,苍苔一片枕闲云”。总观刘联声的诗作,或托物寄兴,或借景寓情,或吊古伤今,个人家国身世之感,每融于篇中。前人指出他的诗深得唐代诗人杜甫刘禹锡等精髓,笔力苍劲,意境沉郁。他的诗集《脉望斋诗草》曾于清初刊刻问世,至“乾隆中被列入违碍书籍类,奏毁数次。幸《滇南诗略》录诗三十二首,《滇诗拾遗补》录诗十二首”。清末,李根源曾辑录刘联声诗作,编为《脉望斋残稿》,并发表于《国粹学报》第六十五期。其中《阿盖妃》一诗,记述元末梁王指使女儿阿盖用孔雀胆剧毒暗害其夫大理总管段功、阿盖却劝丈夫返回大理、段功被刺杀后她也自杀身亡的一段史实。诗云:“嘹嘹孤雁绕宫帷,梁国奇传阿盖妃;雀胆阳收全父命,兰缸暗剔劝夫归;西山松老秋风冷,东寺钟残夜雨微;云片波粼成往事,苍山遥望泪沾衣”。民国时期郭沫若读到这首诗,始“知道有阿盖的存在”,后来重新找到《残稿》,据此创作了著名话剧《孔雀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