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彝族原始歌舞文化:楚雄史话

彝族原始歌舞文化:楚雄史话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歌舞当天,彝家人以村落为单位,在寨子内栽下“天地树”,摆设祭坛、供奉香火,在彝族“毕摩”祭司的主持下,恭请十二神兽回寨,杀鸡宰羊、顶礼膜拜。彝族十二兽舞娱神、娱人,以古老的方式反映彝族先民农耕、牧猎等各种生产生活习俗,不但赏心悦目,让人尽情体验古老的彝族艺术之美,而且是研究彝族社会发展史、彝族原始宗教及彝族原始歌舞文化的活化石。

彝族原始歌舞文化:楚雄史话

远古的时候,那时没有天,那时没有地。

天公老爷说:上边应有天,下边应有地。

天公老爷说:如今要造天,如今要造地。

……

一只黑母虎,一只白母虎,一只黄母虎。

天公派母虎,黄虎造草木,白虎造江河

从此这以后,地上有万物,地上有江河。(www.xing528.com)

……

楚雄市以树苴乡为中心方圆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居住着近40万人的彝族群众, 自古以来一直传跳着古老的十二兽舞。十二兽舞,也被人们称为“母虎舞”,彝语称为“罗嫫捏姿”,“罗嫫”意为母虎;“捏姿”意为迎接祖先神,即迎接祖先神回家之意。它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楚雄彝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是彝族原生虎图腾崇拜中,以祭拜母虎为主要内容的原始祭祀活动。

有专家认为,十二兽舞起源于远古羌戎的母系氏族时代,集舞蹈集、歌舞、娱乐为一体。古籍《开元占经·龙鱼虫蛇占篇》引《礼纬·嵇命徽》中记载:“(夏禹)建寅(虎),伏羲”,说明远古的彝族部落为虎伏羲部落,彝族渊源于古老的羌戎。

彝族人崇虎尚黑,相传, 自认为是虎子虎孙的彝家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脚下,但是,由于母虎经常不在身边,彝家人总是感到孤独寂寞,且整天担惊受怕。后来,在毕摩的带领下,彝家人从深山老林里请回了母虎神。在接回母虎神的同时,同虎一起深居山林的兔、龙、马、羊、猴、鸡、猪、鼠、牛等十一种母兽,也纷纷尾随着来到了彝族村寨。从此,十二兽神也就成了当地彝家人的守护神,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后,彝家人便把每年正月的第一个属虎日视为岁首,认为这一天是母虎(祖先)神降临人间,赐福予人的好日子,都要举行以母虎为首的十二兽神祭祀活动,跳十二兽舞,欢度一年一度的虎神祭祀节,祈求十二兽神保佑。[4]

十二兽舞,以彝族妇女扮演的母虎为首,依次有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相继演舞。祭祀歌舞当天,彝家人以村落为单位,在寨子内栽下“天地树”,摆设祭坛、供奉香火,在彝族“毕摩”祭司的主持下,恭请十二神兽回寨,杀鸡宰羊、顶礼膜拜。彝族青年男女按照古老的传统习俗,裸身配纹、披戴兽皮棕叶,装扮成各种兽类的形态,在鼓号手的引领下,模仿人类耕种、收割、纺线、织麻、打荞、抖谷等生产生活习俗,依次举行“接虎神”、“祭虎神”、“跳兽舞”、“送兽神”等活动。十二兽舞除展示人类农耕动作之外,还含有歌颂十二兽的曲调和崇敬母虎的祈祷词。舞蹈内容有接母虎神、迎母虎、祭虎神、母虎降临、群兽狂舞、农耕展示、独兽发威、群兽争霸、送虎神等九方面。其中:接母虎神、迎母虎、祭虎神、送虎神属祭祀性舞蹈,群兽狂舞、农耕展示、独兽发威、群兽争霸属娱乐性舞蹈。[5]

十二兽舞既是传统的民俗活动,又是与其他民族祭祀舞蹈不同的民族民间艺术。它祭祀与歌舞并举,舞形变化和舞蹈形式都以“兽”的表象表现,原始古朴。舞蹈动作粗犷豪放,简洁明快,群体动作自然流畅、节奏明快,各兽独舞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群兽共舞,在锣声和鼓点的引领下、在劳动山歌号子此起彼伏的号声中,一跬一跨、扬手踢腿,边舞边唱,不断变换队形,随着鼓号由缓到急,把歌舞活动逐渐推向高潮。然后是兽类独舞,其舞形式独特各异,在锣鼓和号声中奔放起舞、激情豪迈。充分体现出彝家人勤劳勇敢、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风俗。彝族十二兽舞娱神、娱人,以古老的方式反映彝族先民农耕、牧猎等各种生产生活习俗,不但赏心悦目,让人尽情体验古老的彝族艺术之美,而且是研究彝族社会发展史、彝族原始宗教及彝族原始歌舞文化活化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