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雄史话: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介绍及万家坝发掘

楚雄史话: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介绍及万家坝发掘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楚雄市鹿城南端,是“八五”期间云南省兴建的3大博物馆之一,也是少数民族自治州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楚雄州博物馆占地近60亩,总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离楚雄州博物馆不远处的万家坝,是楚雄万家坝铜鼓及古墓群的发掘地。

楚雄史话: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介绍及万家坝发掘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楚雄市鹿城南端,是“八五”期间云南省兴建的3大博物馆之一,也是少数民族自治州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于1993年6月破土动工兴建,1995年7月21日楚雄彝族火把节期间建成开馆。其设计和建筑充分利用山坡地形高差,依山就势布局,将彝族民居土掌房、垛木房与现代大屋顶等建筑风格相融合,使建筑既突出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又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楚雄州博物馆占地近60亩,总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分序厅、古生物厅、历史文物厅、彝族厅、地方党史厅、书画厅、动植物标本厅7个展厅,12个展室,展厅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8400余件。

序厅以形象、生动的河盘模型,电子控制立体显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分布、交通网络、人口民族、 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精华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在楚雄的活动情况等。古生物厅分恐龙世界、海洋生物、陆生动物、禄丰古猿元谋古猿5个单元,以图、文字、化石标本的形式,向人们介绍地球上从生命起源的“三叶虫”到古猿漫长历史演化过程。展出距今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400万年前的元谋蝴蝶腊玛古猿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证明楚雄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历史文物厅分为旧石器时代文物、新石器时代文物、青铜器时代文物和元、明时代文物4个单元,展出有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齿化石及旧石器时代实物,有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各种实物及石棺墓复原,有青铜时代的楚雄万家坝铜鼓等文物。彝族厅是博物馆内最大的展厅,设4个展室,侧重展出反映彝族生产、生活、风俗等实物,展出州内外近百套各个彝族支系不同的服饰和数百件彝族手工刺绣品,以及彝族虎图腾、毕摩文化和彝族先民古老文化的结晶——“十月太阳历”等。地方党史厅展出大革命时期楚雄籍优秀共产党人赵祚传、姚宗贤、毕昌杰、张舫等人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楚雄的光辉业绩;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史资料等。书画厅收藏并展出国内有一定造诣的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作品,计100余幅,其中有数十件为彝文书法作品。还有郭沫若、班禅大师等人的墨宝真迹。动植物标本厅分种子植物、陆生脊椎动物自然保护区、淡水鱼类、森林昆虫5个单元,通过对众多动植物标本的观察,能使人们对彝州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一个概貌了解。(www.xing528.com)

楚雄州是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元谋人的故乡;是禄丰恐龙的故乡;是迄今发现铜鼓最早的地方;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文物文化十分丰富。楚雄州博物馆内展出闻名中外的禄丰恐龙化石、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元谋猿人牙齿化石、万家坝铜鼓等一批珍贵文物,还有民族手工艺绣品、精美的彝族服饰、彝族太阳历、书法、油画中国画壁画、剪纸艺术品等,是了解彝州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

离楚雄州博物馆不远处的万家坝,是楚雄万家坝铜鼓及古墓群的发掘地。万家坝位于鹿城东南侧3.5公里的龙川江支流青龙河西岸。1975年,首次在这里发掘出铜鼓5面。万家坝铜鼓的价值,在于其历史的久远。据研究测定,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及古墓群,其时代约为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距今至少在2300年以上。万家坝铜鼓代表了中国铜鼓文化的一个类型,考古学界称之为“万家坝型”。迄今在云南境内发掘这一类型铜鼓19面,其中10面在楚雄境内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