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雄史话:走出国门的老虎笙

楚雄史话:走出国门的老虎笙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7年“老虎笙”开始走上舞台,引起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双柏彝族“老虎笙”傩舞队获得比赛金奖,受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部门的表彰。双柏彝族“老虎笙”傩舞队演出获得成功,向全国、全世界证明双柏是“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

楚雄史话:走出国门的老虎笙

地处云南地理中心,以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的双柏县,在境内发掘整理出的彝族创世史诗《查母》被视为彝族的根谱,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收藏;彝族叙事长诗《赛玻嫫》被译为英文在国际上发行;《彝文医书》的成书年代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彝剧雏形《阿佐分家》从清朝乾隆年间就演绎流传下来;祭祀图腾崇拜的“老虎笙”,追求光明的火图腾崇拜的“大锣笙”,裸体纹身反映生息狩猎的“小豹子笙”为双柏所独有,被专家学者称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民间文化的宝库”、“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双柏浓郁的民俗文化及其较高的史料价值,吸引着国内外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传播媒体接踵而来;美国、法国、 日本及广州、上海、北京、中国台湾等地专家学者慕名来到双柏,潜心考察;双柏民族艺术团将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天鹅笙等民族歌舞进行艺术加工改编,搬上舞台演出。1987年“老虎笙”开始走上舞台,引起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此后, 日本、法国、中国台湾、香港中央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省、州电视台以及众多报刊杂志的记者编辑,专家、学者纷纷涌向双柏考察、采访、拍摄、报道,使“三笙”名扬国内外。

2005年6月8日至14日,在云南省文联的支持下,云南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楚雄州文联和双柏县委、县政府负责协调,由双柏民族艺术团部分演员、县内部分农民及法脿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组成的双柏彝族“老虎笙”傩舞队赴江西南昌,参加由中国文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有俄罗斯、 日本、韩国、巴西、莫桑比克等国和中国各省市37个表演队参加演出,有美国、 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在开幕式、沿街大型表演和晚上的比赛演出中,“老虎笙”傩舞队所到之处都一一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和《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沿街观看表演的近10万观众被“老虎笙”古朴、神奇的表演形式和原始、奇特的服装所吸引。双柏彝族“老虎笙”傩舞队获得比赛金奖,受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部门的表彰。双柏彝族“老虎笙”傩舞队演出获得成功,向全国、全世界证明双柏是“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

2005年10月,双柏80多人“三笙”民族歌舞应邀参加四川省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的演出,再次向外展示了“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的风采。

2006年10月20日至25日,双柏民族艺术团毕正良一行6人带着法脿小麦地冲的彝族老虎笙到韩国参加韩国第四届假面舞(傩礼)民间艺术节演出及学术研讨会,荣获傩文化演出创作贡献奖。(www.xing528.com)

2006年11月26日,在楚雄州文联、州文化局、州民委、州计生委、双柏县文联和法脿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拥有100多人的“双柏县法脿镇麦地村委会小麦地冲老虎笙协会”挂牌成立,使多年散落在民间的彝族老虎笙舞蹈终于有了自我管理、 自我创新、 自我发展的“家”。

2007年底,双柏艺术团演出的彝族老虎笙又应邀到北京参加国际音乐理事会第32次年会的演出,并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先后演出了5场次,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好评。2010年2月1日至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春节特别节目组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一行和“走遍中国”节目组分别到双柏拍摄专题节目《与虎为伍的人》老虎笙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虎年的春节家家户户一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小麦地冲彝族老虎笙,进一步提高了彝族老虎笙的知名度。

近年来,双柏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连续举办虎文化节,积累了举办重大活动的成功经验,扩大了双柏的对外宣传,展示了双柏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神韵,提高了双柏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三笙”为核心的“彝族虎文化”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以外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彝州一道亮丽的风景,对外交往的名片[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