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溪漫话:辰州端午龙船经

五溪漫话:辰州端午龙船经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辰州府治沅陵,是当年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所经过的地方,历来龙舟十分盛行。五月初五日开赛之前,龙舟在各码头练兵。若是新制龙舟,在此期间要进行称为“关头”的下水仪式。鱼即龙,此举以兆龙附船身。划龙舟时,红船为一方,其余各色船为一方,互相对垒。五月十二日至十五日,人们是在沅陵县城对河凤凰山下的彭家湾江面,进行龙舟竞渡。龙舟出征,村里必准备庆功宴。

五溪漫话:辰州端午龙船经

古辰州府治沅陵,是当年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所经过的地方,历来龙舟十分盛行。宋人朱辅所著《溪蛮丛笑》中,有这样的记述:“蛮乡最重端午,不论生熟界出观竞渡,三日而归。既望复出,谓之大十五。船分五色,皂船之神龙恶,去一必有风雨。一月前,众船下水,饮食男女不敢共处。吊屈原,正楚俗也,名爬船。”他所记述的,应该是当时辰州(沅陵)的事情。

八百多年过去了,沅陵龙舟盛行依旧。这里龙船的打造有讲究,即必须用偷来的木料,俗谓“买来的木料‘笨’,偷来的木料‘灵’”。每到打造新船时,一群身强力壮的汉子便前去偷料。若是被主人骂上一通,那就求之不得。若是偷料者在前面跑,失料者在后面追,就意味着赛龙舟时,也是被别的船追着跑,更是得胜的好兆头,即俗谓“龙船料要偷,十赛九赢头”。这样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五月初五日开赛之前,龙舟在各码头练兵。若是新制龙舟,在此期间要进行称为“关头”的下水仪式。仪式由船木匠中的掌墨师主持。新船置于岸上边坡地,船头朝水,依次站立“划头”“头旗”“二旗”“鼓手”“锣手”五人,艄公站立船后。船的两侧,分立着威武雄壮的十二对桡手。仪式开始,旌旗飞舞,锣鼓齐鸣。掌墨师以斧头砍杀公鸡,血洒船头。焚香秉烛,以公鸡、猪头、活鱼“三牲”祭新船。祭毕,将活鱼放归河中。鱼即龙,此举以兆龙附船身。继而由二童男手持火把绕船奔跑,谓之“跑火”,以火驱赶邪气。此后,在一声巨大的呐喊声中,众人将船托起,送入江中,并一跃而上船,奋力划行,开始练兵。(www.xing528.com)

早年,沅陵县城的人,是不划龙舟的。来自郊区的龙舟,以衣着的色彩为标志,分别称为红船、黄船、白船、黑船等,也就是《溪蛮丛笑》中所说的“船分五色”。划龙舟时,红船为一方,其余各色船为一方,互相对垒。清末,县城人也进入到龙舟竞渡中来。为了区别于乡里来的船,他们身着杂色衣,称为“菜花船”。从此以后,沅陵县城的龙舟变成了三方的竞赛。五月初五日至十一日,乡里的船和城里的船,都集中到了县城。对垒三方的船,整天在江面上游弋,称“探风水”。各方的龙舟队,一则是进行实地演练,二则是通过游弋,观察对方的虚实。

那时候,没有五强溪水库。五月十二日至十五日,人们是在沅陵县城对河凤凰山下的彭家湾江面,进行龙舟竞渡。届时,沅陵县城万人空巷,四乡百姓倾家出动,沅水两岸,人山人海。三派龙舟,船头均有“引水”一人,挥动臂膀,指挥锣鼓和“桡手”。而各派都有自己的划船方式:红船的锣鼓轻快、活泼,划桡动作疾速,一手扬过头顶,称“雪花盖顶”;黄、白、黑船锣鼓深沉、雄浑,划桡注重力度,一手自胸前扬起,称“丹凤朝阳”;菜花船吸取两派之长,锣鼓柔中有刚,“桡手”不看“引水”,只听鼓声,两鼓一挠,称“顺水划”。竞渡总是有胜负的。胜者必擂动“得胜鼓”,划船游江,大显威风,直到天黑方休。负者则从来不认输,总是归咎于船不好,便常常将船砸烂,声称来年做条好船,再来决一雌雄。龙舟出征,村里必准备庆功宴。若得胜,回村喝酒猜拳,狂欢通宵达旦。若失利,懊丧中将酒菜倒入江中,全村老少不饮不食,各自回到家中,蒙头而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