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速铁路导论:运用与管理

高速铁路导论:运用与管理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 利于动车组管理,可根据客流变化采用不同的车辆编组方案;② 动车组运用组织简单。动车段配属动车组,主要承担动车组的整列运用、客运整备及存放作业,完成动车组的三四级检修及临修作业。因此,检修基地布局和检修能力应该与动车组的运用合理匹配,以达到总体优化。

高速铁路导论:运用与管理

(一)动车组运用与管理体制

1.铁总统一购买,各客运专线公司统一租用动车组

特点:

(1)高效节约,统一调度且列车实行自动控制系统;

(2)备用动车组数量减少,利于统一购置检修设备和维修调度;

(3)客运专线公司无足够车辆运用自主权,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效率降低;

(4)租用铁总动车组,会增加费用结算环节。

2.客运专线公司自购,安排担当本公司列车运行线

特点:

(1)利于实现运力和公司其他资源最佳匹配,提高公司运营的积极性;

(2)自购动车组成本昂贵,易引发投资风险,增加公司经营压力

(3)面临维修困境,自建维修基地,购置维修设备,投资成本高且浪费资源,若外委维修则会增加结算手续和成本;

(4)购置不同型号和制式的动车组,易造成全路列车标准不统一,与外公司协调困难,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3.铁总购置和客运专线公司自购相结合

客运专线公司只负责购买本公司需要的动车组,对于跨线列车,由铁总购车,这种方式体现出了前两者的优点,并弥补了各自的缺点。

(二)动车组运用与管理特点

1.提高了运营效率

缩短了换挂机车的作业时间,既利于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又减少了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牵引动力(机车)和运输载体客车车底)的管理合二为一,减少了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人员,同样也提高了运营效率。

超出了常规铁路机车的长交路,形成了所谓的联程交路运用方案。

2.革新了整备和维修体系

动车组采用新的整备和维修体系,提高了整备和维修作业质量、缩短了整备和维修作业时间,保证了动车组能够高质量、高可靠、高效率运营。

3.实现了动车组的运用与整备、维修的一体化

动车组的运用和整备、维修计划是统一编制、统筹安排的,使运载设备的运用和管理从常规铁路的分散化走向集中化,改变了客车车底固定运用方案模式,使运用方案更高效。

根据运用期间的所有动车组数量、设备状态、所在位置、累计运营里程和定检期限,安排滚动式运用方案,在保证完成运输任务和按期进段检修的前提下,使动车组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三)动车组运用管理的主要内容

1.动车组运用方式

动车组运用方式指动车组在线路上担当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形式,确定了动车组能担当哪些区段的列车运行,动车组运用方式是影响列车接续的因素之一。动车组主要有三种运用方式,即固定区段使用方式、不固定区段使用方式和半固定运行区段使用方式。

1)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

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如图6-5-7所示,动车组在给定线路上运行并且其运行区段固定,又分为固定周转方式和两区段套跑周转方式。

动车组从动车段出来承担某个区段的列车运输任务,除因到达修程规定时间才检修入段外,其余每次返回动车段所在站时,只在车站进行整备作业。

(1)优点。

① 利于动车组管理,可根据客流变化采用不同的车辆编组方案;

② 动车组运用组织简单。尤其适于区段内有大量径路相同且到发时刻均衡的高速铁路。

(2)缺点。

不利于高速动车组的、检修和动车组运用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① 动车组检修期间需一定量的备用车组代替,若备用车组由各区段分别配置,则备用动车组数量较大且利用率不高;

② 动车组维修技术复杂,设备昂贵,只能集中于维修中心进行维修,对与维修中心不相邻的区段,需维修的动车组必须专程送检,事后又需专程回送。

2)不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

如图6-5-8所示,在假定各动车组无差别的前提下,不固定各动车组的运行区段,动车组完成一次列车任务后,对下一次所担当列车的运行区段没有限制,一组动车组多车次套用,原则上长短编组独立套用。

图6-5-7 固定运行区段使用方式

图6-5-8 不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

(1)优点。

① 根据运行状态,对须维修动车组预先安排一条终到维修中心的运行线,灵活地解决运行与维修的配合问题。

② 只要满足接续时间要求,动车组就可担当不同运行线的运输任务,从而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减少动车组的使用数量。

(2)缺点。

① 动车组接续安排紧密,运行受干扰时,对动车组运用影响大;

② 动车组编组无法根据不同区段的客流特点而调整,从而造成输送能力虚糜和浪费。(www.xing528.com)

3)半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

半固定区段运用方式是指一些动车组采用固定区段运用方式,而其余动车组采用不固定区段运用方式。它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2.动车组的检修

1)动车组的修程与修制

铁路运输生产中,必须对动车组进行及时检修和维护才能保持动车组的运行状态良好,保证动车组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动车组是将牵引动力装置和载客装置固定为一体的特殊车底,其检修模式与我国目前旅客列车的机车和车辆检修作业不同,需要对动车组的检修制定新的、适合车底运用特点的检修模式。

2)动车组检修设施布局

为适应动车组的运用维护和定期检修的需要,必须设置动车段、动车组运用所等运用检修设施,主要分工如下:

动车组运用所派驻动车组,承担动车组的整列运用、客运整备以及存放作业,完成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作业,根据需要完成动车组的部分临修作业。动车段配属动车组,主要承担动车组的整列运用、客运整备及存放作业,完成动车组的三四级检修及临修作业。动车段(所)应合理布局。若动车检修基地设置过少,动车组不能及时得到检修,或者为了检修而增加额外的空车走行和回送现象,从而降低动车组的运用效率;若动车检修基地设置过多,又会造成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的浪费,从而带来运营成本的增加。因此,检修基地布局和检修能力应该与动车组的运用合理匹配,以达到总体优化

(四)动车组运用状态

(1)运用动车组:指担当旅客运输(含确认列车)或试验任务的动车组和热备动车组,即以旅客列车车次开行的动车组。

(2)热备动车组指停放在动车基地或动车存放点内、技术状态良好、作为应急备用、随时可以上线运行的动车组。

(3)备用动车组:指停放在动车基地等动车停放点内、不上线运行的动车组。

(4)检修动车组:指正在实施一到五级检修、临修、技术改造及待修的动车组。

(五)动车组需要量的计算

影响动车组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动车组运用的作业时间标准及途中旅行时间,行车量,列车铺画方案和运行线的位置,动车组长、短途套用程度等。

动车组需要量N车底可以用图解法和分析计算法两种方法确定,在运行方案不详的情况下,可用分析计算法进行计算。

(1)对于相同类型列车所需的动车组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Kh——每小时平均发出列车数。

(2)对于不同类型列车所需的动车组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θ车底i——第i类动车组周转时间,h;

ni——单位时间内发出i类列车的数量,列。

(3)动车组配属数量的确定:

其中运用动车组、检修动车组按下式确定:

式中 T有效——动车组有效运行时间。

备用动车组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当运输波动需要加开列车时,承担加开列车的运输任务;另一个是列车运行调整时承担一些临时变化的运行任务。一般按下式确定:

通过适当调整列车始发或终到时刻,压缩列车在基本段或折返段的停留时间,组织长、短途列车间的套跑运行等都可能减少动车组需要数。

(六)动车组乘务组织

1.动车组乘务组的组成

动车组列车乘务组由动车组司机、客运乘务人员、客车检车员、列车乘警、随车保洁餐饮服务人员组成,简称“六乘人员”,六乘人员必须在列车长的统一领导下(除行车救援指挥外),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旅客服务工作。

2.动车组乘务员值乘制度

动车组乘务员的值乘制度有包乘制和轮乘制。

(1)轮乘制。

轮乘制是指在高速旅客列车密度大,且列车种类和编组又基本相同的区段,为了紧凑组织乘务交路和班次,采用乘务组互相套用,不固定动车乘务组服务于某一列车,乘务组不包车底,乘务员不包车厢,而是按出乘顺序,轮流担当旅客列车的乘务工作,各乘务机班可以在任一动车组上值乘的乘务制度。

优点:乘务员单班作业,一般在本公司内值乘,对线路、客流及交通地理等情况熟悉,联系工作方便,乘务中也不需宿营车,从而节省了运能。轮乘制有利于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减少配属站数量和动车组购置费,也有利于提高日车公里与乘务司机的劳动效率。

缺点:增加了乘务员之间的交接手续,不利于车辆保养和服务设施维护,对服务质量有所影响。

(2)包乘制。

包乘制是指按列车行驶区段和车次将列车乘务组和客车底固定起来,即两个乘务组包乘一组客车底,各司其责,其实质为乘务组包车底制、乘务员包车厢制。根据车底使用情况不同可分为包车底制和包车次制。

包车底制指乘务组不仅固定区段、车次而且固定包乘某一车底(长途列车乘务组分成两班轮流服务)。

优点:① 有利于加强列车驾驶员对动车组运用和保养的责任心,便于列车驾驶员熟悉动车组性能特征,掌握动车组的状态,有利于车辆设备及备品的保养;

② 乘务人员可以熟悉该列车的运行情况,掌握沿途乘车旅客的性质和乘降规律,便于乘务组班次的安排和合理分配作息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缺点是在检修期间对设备利用与培训资源是一种浪费,包乘制使动车组运用受到限制,动车组运行时间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动车组运用效率和列车驾驶员的劳动生产率

包车次制指一个车次(通常叫线路)几个乘务组包干值乘,但不包车底。

其优点是乘务工时易保证,乘务员熟悉沿途情况和旅客乘降规律,便于管理,可保证服务质量;缺点是不利于备品和设备的管理,不利于车底保养,交接手续复杂,时间较长。目前国外的高速铁路线路中,绝大部分都不采用这种低效率的包乘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