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0辑):1921年鬼会活动及血腥鬼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0辑):1921年鬼会活动及血腥鬼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1年正式出了一次鬼会,当年的天津城隍庙虽已改为小学,庙内西殿仍有神像,恐影响学校作业,未便在庙内大肆开展这种活动。鬼会中的“排衙”开始时,所有城隍的行动全要按照知府在衙门升堂理事的规矩和礼法表演。这项活动是在城隍诞辰前一天四月初八白天举行。一项一项的鬼会,按照规定的先后次序沿着会道行进。血腥鬼是女人因生孩子致死的女鬼。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90辑):1921年鬼会活动及血腥鬼

天津的鬼会,也和皇会一样,在清朝时盛行,民国以后就趋于消沉,我们所见到的鬼会,是在20世纪20年代。1920年的鬼会只是设摆了一次。所谓设摆,就是在四月初九城隍诞辰前几天,把城隍庙里的府、县两位城隍神像请到庙内大殿月台上临时专备的“宝座”上,设摆一天,任人观看。与此同时,庙内庙外临时搭设多处席棚,悬灯结彩,并张挂一些名人字画,摆设多种多样文物,全是从名门大户借来的,并在庙内演奏玄乐或清唱昆曲,参加者多系书香门第的子弟,情况也是非常热闹的。1921年正式出了一次鬼会,当年的天津城隍庙虽已改为小学,庙内西殿仍有神像,恐影响学校作业,未便在庙内大肆开展这种活动。这次出鬼会时除了搭设灯棚设摆、演奏清唱外,还以城隍为中心人物,举行排衙、出巡、赦孤三项活动,兹就记忆所及,分谈其情况如下:

①庙内排衙的场面

排衙,是由府衙门和县衙门的衙役三班人员组成的一种会,表演城隍在庙内接受朝圣和审案情形。因为在旧时代的衙门,是封建统治的官府,不许可一般老百姓随便进去的,衙门里老爷们办事和审案情况不是外边普通人可以了解到的。鬼会中的“排衙”开始时,所有城隍的行动全要按照知府在衙门升堂理事的规矩和礼法表演。先由三班衙役前呼后拥地将城隍塑像从神殿里请到临时设在殿前月台的宝座上,气氛非常严肃,俨然知府大人升堂的气派。城隍就座后,接受各种会的朝圣,完全按照叩拜知府之礼行事。在城隍审案时,被提解充当罪犯的各鬼由执行提调的衙役手里拿着“拘魂牌”,在前面领路,来到月台宝座前,叩见城隍,也完全按照一般罪犯叩见知府听审的规矩。

坐在宝座上的城隍塑神当然不能说话,另有一个人隐藏在城隍塑像后边,代替城隍说话审案。这就如同表演双簧一样,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我(李智远)在当年就是扮演蹲在城隍塑像后边代替府城隍说话审案的角色之一。在府城隍审案时,完全按照府衙门审讯规矩进行。这是利用城隍庙会机会,举行的游艺性质的表演,好像是真人真事一样,该罚的罚,该打的打,该判罪的判罪。用这种封建迷信方法警戒世人,以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排衙”表演方法和目的。

②城隍出巡的行列

所谓城隍出巡,是历次鬼会中最热闹的一个场面。这项活动是在城隍诞辰前一天四月初八白天举行。在所谓城隍出巡时,要用府县官员出巡时的一切执事,像清朝府县知事外出一样的派头。如在行列最前的开道大锣、飞虎旗、官衔牌、肃静牌、回避牌、黑红棍、鸭子棍、信马、衙役等,样样齐备。还有高照灯,加杂着中幡、狮子、法鼓、香锅等,最后是提炉、盘炉、顶马、日罩、神轿夫抬着,好像神气十足的知府大人出巡一样。

在各项执事的后边,神轿前边,是参加出巡会各种鬼会和为自己的老母亲还愿的“挂灯”者。一项一项的鬼会,按照规定的先后次序沿着会道行进。其中包括开路鬼、赤发鬼、绿发鬼、大头鬼、小头鬼、黑无常、白无常、血腥鬼、酒鬼、色迷鬼、财迷鬼、气迷鬼和五魁会、十魁鬼会、老都魁鬼会以及各种挂灯者所谓“红犯”们。以上这些鬼和“红犯”都是沿途表演着各种神气和身段。因为这是玩会性质,参加扮演各种鬼和红犯的走起路来,既要表现出优美姿态,又要令人感到害怕,只有做到这样才是表演者显能之处,博得观众的喝彩。因为这是迎神赛会的玩闹举动,参加扮装各种鬼和“红犯”的,多是好者为乐的人,等于参加演戏玩儿票一样。如当年麦加利银行买办徐朴庵,也曾装扮了一个鬼,参加在鬼会行列中且走且演,引以为乐地玩儿了一场。

参加鬼会的各种鬼的装束和扮相都有讲究。化装也是一种技术,化装出来的脸要表现出冤屈、嬉笑、凶恶狰狞等等不同的面貌。鬼脸分为两种,有的是制作的假鬼脸,有的是在人脸上勾画的鬼脸。各种大鬼大多数是用假脸子来装饰,各个鬼脸都不一样。假鬼脸是各扎彩作的作品,当年天津做鬼脸最著名的是北门里蒋记扎彩作。它的鬼脸是用纸浆作模型,在脸上画上各色油彩,形成鬼脸。由于技术精湛,做成的假鬼脸口眼都能活动。大头鬼是戴着一个斗大的假鬼脸,面带笑容。扮装这个大头鬼的是由一个人穿上肥大的衣裳、戴着大头鬼假脸,沿路表演,有时与沿路两旁看会的对脸戏逗,引人害怕,但还是有许多人爱看它,与之相对逗趣。小头鬼是用竹篾子扎成的架子,高个子小脑袋小脸,由一个人钻进架子去耍。黑白无常鬼也是用竹篾子扎的架子,高度超过平房,头戴大烟筒式的帽子,脸上七窍冒血,耷拉着舌头,由一个人钻进架子去耍。酒、色、财、气鬼也都是戴着假脸子。装扮以上这些鬼的,因为戴的是假脸,可以随摘随戴,不时有人替换,轮流休息一下。

另有一种是在本来面目上勾脸,如在剧场扮演花脸角色的一样,用各种油彩画出鬼脸来。像扮演这种自行勾画脸谱的鬼,最为吃力,因为他不能把鬼脸摘下来休息一会,也无处藏身,更不能稍为闲着,倘若一时不在活动表演着,那就太不好看了,所以说扮演这种鬼的最吃力。

五魁、十魁、老都魁等鬼都是本脸勾画油彩,身穿戏装,而且都是由身高体胖者扮演,以示威武的神态。

血腥鬼是女人因生孩子致死的女鬼。旧社会时,对这样病死的人叫“丧气鬼”,是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因此这种病死的人死后要给她扎一间小屋子,一把雨伞,一个蒲团,所谓到处为家。扮演这种鬼的要带着这些道具,化装起来,沿路表演各种可怜的形象,叫人看着凄惨极了。都是由男子扮演这种鬼。(www.xing528.com)

红犯也是一种女鬼,好像是犯了罪的犯人,穿一身红衣裳,戴着刑枷锁链,由一个衙役牵着沿途表演行走,好像戏台上演的“女起解”。

挂灯者不是鬼,是扮演一个善男因母病自发心愿还愿挂灯的样子。这个许愿还愿的是本来面目,穿平常衣服,把两只胳膊露出来,在胳膊里面肉上穿上几个窟窿(两个、四个、六个不等),挂上灯笼,晚上还要点上蜡,举着胳膊游行。在大会停住时,有人用两个地杈子给他架上胳膊,好让他休息一会。

记得这个出巡路线是由城里西北角城隍庙出发,经过西门里大街,过鼓楼、出东门,沿东马路到官银号(东北城角),再经单街子、锅店街、估衣街、针市街、南阁、太平街、古皇庵、慈惠寺、南头窑、掩骨会,一直到西营门外为止。各会边走边表演,并配以鼓乐敲打,沿途观众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热闹的情况不减于皇会。

③夜晚“赦孤”的情景

城隍出巡到了西营门外,已是万家灯火时候,把城隍乘坐的神轿抬到四座坟地方,城隍的宝座设在那里的乱坟荒冢之上。城隍升坐后,“赦孤”的场面即行开始。这时由“老都魁”会的五个大鬼亮相表演。这五个大鬼各持钢叉一把,有如戏台上的大花脸在演戏。他们在黑夜里手举钢叉,一边飞跑一边摇动钢叉,表示他们是奉城隍之命驱散冤鬼孤魂离开人间,各去安息。这样做含有超度亡人的意思。当这五个大鬼奔跑在荒郊野地、钢叉哗啷地响着,同时更有许多人打着绿纸糊制的灯笼和火把,照耀在那里,使围观的群众们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毛骨悚然,有不寒而栗之感。当这五个大鬼跑出很远很远地方时,他们手举的钢叉声音乃逐渐减弱,灯火缥缥缈缈,看热闹的人群也不敢再跟随远去。最后这五个大鬼,又跑了回来向城隍交令,表示他们所执行的任务已经完成。这场“赦孤”活动即告结束。

以上所记,是我们当年亲眼看到的,因事隔几十年,记忆力又差,恐有记错遗漏之处,尚望知者核正补充。

(刘炎臣记录整理)

【注释】

[1]据光绪十年岁次甲中秋月新刻印的张焘(赤山)著《津门杂谈》载,在当时天津范围内的城内东北隅、西北隅、西南隅、东南隅、城外东门外、西门外、南门外、北门外以及河北、河东等十个方面,带有宫、庙、寺、观、庵、院、堂、阁、林、祠、园、室等字样的庙宇,共计136处。

[2]天津后宫现已修葺一新,恢复昔日旧貌。——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