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时代: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战国时代: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时代。其中,最可注意的,一是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二是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农业生产方式的确立。前者决定政治权力结构的走向,后者则奠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本章将重点讨论战国时期个体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纵观战国历史,列国以“农战”为基石。由于农业生产形态下,土地分配形式(田制)的变化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存在紧密联系。

战国时代: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时代。其中,最可注意的,一是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二是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农业生产方式的确立。这两点,是理解战国历史变迁轨迹的两个关键变量。前者决定政治权力结构的走向,后者则奠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前章已有介绍。本章将重点讨论战国时期个体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战国时期,日益激烈的兼并形势,“耕”(农业生产)与“战”(军事战争压力突出。农业是列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粟者,王之本事,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故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商君书·农战》)“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战国策·楚策一》)因此,行“重农”之策,就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纵观战国历史,列国以“农战”为基石。重农政策,总体上围绕两点而展开:一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财富积累,达成“国富”目标;二是加强国家的经济汲取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适应战争需要,达成“强兵”目标。核心就是以国家权力为主导,依托集权体制,从土地和赋税制度改革入手,重建土地与农民的直接联系,落实国家对土地(田)和劳动力(民)资源的有效控制与调配。(www.xing528.com)

由于农业生产形态下,土地分配形式(田制)的变化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存在紧密联系。田制的变化,往往以赋税改革为先导;而赋税制度的变革,则是导致土地制度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因此,战国农业体制变革的重点,是田制和赋役制度改革。其中,国家授田制的推行,则是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