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派乡土文化:移风易俗,打破传统秩序

海派乡土文化:移风易俗,打破传统秩序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行镇上,几年来接连吹拂起时代新风,使传统的乡土秩序瞬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秦锡田的眼里,某些当地旧俗是迷信,必须改良。他从培养“新国民”这一教育目的出发,明确要求必须与此俗一刀两断。同时,秦锡田极力支持女权意识,主张改良乡村婚礼。所谓六色人,是男引、女引、乐人、香案、夫头、炮手等礼仪职业人员的俗称。为此,秦锡田顶住压力,带头推行新时尚。秦锡田一边新法嫁女,一边恋旧纳妾。

海派乡土文化:移风易俗,打破传统秩序

陈行镇上,几年来接连吹拂起时代新风,使传统的乡土秩序瞬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秦锡田的眼里,某些当地旧俗是迷信,必须改良。如“病不延医,反听巫言,酬神送鬼,枉费金钱”,“病家迎得女巫看,看出魔多神不安。连夜招寻毛道士,酬神送鬼闹登坛”。又如“士大夫家葬事,一听地师,或积至数十年不葬”。他从培养“新国民”这一教育目的出发,明确要求必须与此俗一刀两断。

同时,秦锡田极力支持女权意识,主张改良乡村婚礼。他认为:“古来嫁娶礼彬彬,俗例偏多六色人。要省繁文与繁费,文明新式合遵循。”所谓六色人,是男引、女引、乐人、香案、夫头、炮手等礼仪职业人员的俗称。

为此,秦锡田顶住压力,带头推行新时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陈行秦氏养真堂内外又一次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秦锡田三女儿秦之荃要出嫁到松江城里去了,新郎胡德良是上海法文书院(今上海光明中学前身)毕业生,而且在秦家举办的结婚仪式率先采用新式婚礼。曾任直隶州知县的亲家胡祖谦(字端臣)与秦锡田是挚友,极为支持秦锡田要求婚事新办的主张。

礼堂装扮一新,婚礼简化了礼仪,主要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由主婚人宣读训词。(www.xing528.com)

一场人称“文明结婚”的新式婚礼,为陈行老街增添了时代气息。人们闻所未闻,顿时轰动了四乡。

但是,对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正在盛行的主张从家族专制下彻底解放女性的“解放论”,秦锡田并不完全赞同,以致表现出极为慎重的态度。他在《周浦塘棹歌》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结婚我爱自由成,婚约仍须主父兄。多少狂男淫荡女,大都借汝自由名。”他感到“解放之说盛行,男女防闲因之大溃,有心世道者多忧”。

秦锡田并非好色贪淫之辈,又十分同情弱女子,此时在上海城区梦花街遇见苦命女子包昭,竟然不顾旁人闲言碎语,欣然将其纳为姬人。可惜,包昭短命。他又纳李壬林,谁知也短命。为了能在场面上显示身价,他只得第三次纳妾。

秦锡田一边新法嫁女,一边恋旧纳妾。看来,当时他仍是一个新旧观念相混合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