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设计到建成:装配式建筑的转变观念

从设计到建成:装配式建筑的转变观念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要适应转变生产方式的要求,首先需要转变观念。要从“专属、独有”转变为“跨界、共享”的观念。要从“模糊、拼凑”转变为“精确、集成”的观念。要从“施工”转变为“建造”的观念。图6-6 主体结构和装修机电的集成关系要从“个别和单体”转变为“全部和整体”的观念,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需要整体设计的思想。

从设计到建成:装配式建筑的转变观念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要适应转变生产方式的要求,首先需要转变观念。

(1)要从“专属、独有”转变为“跨界、共享”的观念。“跨界、共享”强调专业和工种之间的融合,关注创新的持续性,通过不断调整,使得相关人员形成具有交互功能的团队,充分利用个人和团队的创造性思想,利用现有的技术,形成交互的复杂创新系统,从而形成创新的融合,并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专属、独有”只能故步自封、作茧自缚。“跨界、共享”才能实现专业间的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不可复制、不可超越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如图6-1所示。

(2)要从“模糊、拼凑”转变为“精确、集成”的观念。“齐不齐,一把泥”的“行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建筑行业“模糊、拼凑”的旧观念,这种观念指导下建设方式存在不科学、低效率、质量差、寿命短等弊端。装配式建筑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和装配化的简单相加,用传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真正的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在精确,关键在于集成,只有将建筑看作一个整体有机的系统,各系统通过机械自动化精确制造并集成为完整的体系,才能体现工业化大生产的优势,实现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减少人工、减少浪费的目的,如图6-2、图6-3所示。

978-7-111-60235-4-Part02-5.jpg

图6-1 跨界、共享、协同

978-7-111-60235-4-Part02-6.jpg

图6-2 “拖泥带水”的工地

978-7-111-60235-4-Part02-7.jpg

图6-3 “干净利索”集成装配的工地1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系统集成的设计与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系统集成的方法很多,应该提倡主体结构构件、建筑内装、管线设备三部分装配化集成技术,实现内装修、管道设备与主体结构的分离设计。使之具备结构耐久性,室内空间在全寿命周期内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装修及设备管线可更新,同时兼备低能耗、高品质和长寿命的优势。

(3)要从“施工”转变为“建造”的观念。在以“施工”为主的观念中,一切工作是围绕“工地”展开的,具有分散性、临时性、随机性,缺乏组织化和预判性的特点。而在以“建造”为主的观念中,工地成为“建造”的一部分,具备整体性、永久性、计划性并且高度组织化的特点。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对“建造”过程的理解和应对非常重要。要在技术策划和方案设计一开始,就建立“构件组合”的设计观,按照构件和模块组合的思路和逻辑来进行设计,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设计和建造的全过程,如图6-4、图6-5所示。

978-7-111-60235-4-Part02-8.jpg(www.xing528.com)

图6-4 “干净利索”集成装配的工地2

978-7-111-60235-4-Part02-9.jpg

图6-5 中国尊运用了“中建造楼机”,变“施工”为“建造”

(4)要从“廉价、时髦、眼下”转变为“优质、优价、耐用和长寿命”的观念。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片面追求“廉价、时髦”和不可持续的短期效益的倾向。有的重形式,轻功能,导致使用上的不合理和浪费,有的过分重视节约造价,轻视使用中的运营维护成本和建筑长寿命使用的要求,导致后期管理成本过高,“短命建筑”大行其道。装配式建筑承担了“转方式”的历史使命,就应该避免“短命建筑”,提供“综合最优”和“长效可持续”的整体解决方案。就应该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更新和再生改建的全过程,如图6-6所示。

978-7-111-60235-4-Part02-10.jpg

图6-6 主体结构和装修机电的集成关系

(5)要从“个别和单体”转变为“全部和整体”的观念,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需要整体设计的思想。传统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仅针对单独项目的需求,包括甲方条件、功能要求及审美需要等,各项目是无关联的分散个体。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标准化的构件和部品涵盖了若干个采用统一建造标准的不同项目。他们之间共享设计方法、装配构件、建筑部品、标准模块、标准楼栋等。因此,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统一标准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整体关系,既包括项目之间,也包括项目各个单元之间的整体性,如图6-7所示。

978-7-111-60235-4-Part02-11.jpg

图6-7 传统设计和集成设计的区别

(6)要做“绿色”的装配式住宅,推进绿色建筑工业化发展进步。新型装配式建筑带有典型的“绿色”特征,不仅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提升了性能和质量,更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更加高效的“绿色”技术,具有更大的“绿色”效益。其一:可以使住宅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更节约、更合理。其二:提高了结构精度,减少了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使住宅的性能质量更加优化。也提高了住宅的“绿色指数”。其三: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通过建筑构件的工厂化预制,可以形成构件生产上下游的产业链,可以将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转变为工厂内的“产业工人”,转变生产关系,促进“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