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洲发展银行与同济大学的合作成果

亚洲发展银行与同济大学的合作成果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面向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城市知识中心由亚洲发展银行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旨在共同促进在城市发展领域里的区域知识交流,推动地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

亚洲发展银行与同济大学的合作成果

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现代技术实验室为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全国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学科,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咨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国内城市规划领域技术方法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面积600m2,目前配备有较先进的虚拟设计技术硬件和软件,可进行大型城市规划和建筑的虚拟设计。该实验室由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研究室开始发展(1987年),1995年基本建成。其中包括三个室:GIS室、交通规划室和CAD以及系统室,另有专供本科生和研究生上机用的开放式机房。

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2006年9月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来函批准在同济设立“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中心服务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及其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主要负责文化遗产的培训与研究,包括: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世界遗产保护水平和质量;与该地区相关的研究中心合作,从事研究、保护和遗产资源调查工作;举办科学研讨会和各种会议(地区和国际性),开设涉及所有世界遗产领域的长短期培训课程和培训班;在世界范围内收集相关的资料,建立资料库;通过互联网,收集和传播本地区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出版,传播各国研究活动的成果;促进世界遗产保护各个具体领域的合作计划,并就此在地区级别推动保护工作者的交流和交换。中心位于同济大学文远楼,面积约300m2

同济—亚洲发展银行城市知识中心(www.xing528.com)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区域知识中心(简称“城市知识中心”),于2010年3月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这个面向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城市知识中心由亚洲发展银行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旨在共同促进在城市发展领域里的区域知识交流,推动地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该中心建立至今,由我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唐子来教授主持的团队正在展开第一阶段工作,主要包括:总结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规划、能源利用和废水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和城市发展的从业人士为对象,编写中英文版的案例报告;并与亚洲发展银行协作,以城市知识中心为平台,举办城市发展经验的国际研讨会,将中国城市的优秀案例在国内外推广。城市知识中心的长期目标是总结和传播国内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亚太地区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同济大学985平台“空间信息与城市立体监控系统”

该平台以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城市立体动态监控的理论技术和应用为研究主题,以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实现软硬件集成的、动态的、三维的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及城市立体动态监控系统,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中的灾害监测与应急反应提供空间技术保障和空间信息决策支持。目前,已经研究开发了车载移动三维空间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空间信息快速获取与城市立体动态监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