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序:揭示艺术生态与文化的契合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序:揭示艺术生态与文化的契合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道一2003年6月,唐家路君的博士学位论文《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艺的文化生态论》通过了答辩。20 多年前,为了研究我国的民间艺术,我们借用了“民艺”这个词,曾引起了一些不同的议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从民间艺术的本质出发,借鉴自然生态学引到文化生态理论,进而落实到民艺的文化生态论,最后得出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离不开民间艺术的基础。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序:揭示艺术生态与文化的契合

张道一

2003年6月,唐家路君的博士学位论文《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民艺的文化生态论》(出版时题为《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通过了答辩。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家路君“十年寒窗”的攻读成绩和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为中国的民艺学增强了力量。当这篇论文要出版的时候,家路君要我在前面写点文字,我却有些思绪万千。

20 多年前,为了研究我国的民间艺术,我们借用了“民艺”这个词,曾引起了一些不同的议论。实际上,“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20世纪30年代,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在使用这个词时,其范围并不大。因为是两个汉字,字义明确而且使用方便,我们便选用了,并为其作了我们自己的解释:民艺之“民”是指民间和大众,民艺之“艺”是指艺术、工艺和技艺。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搞得沸沸扬扬,好像是一种新事物,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和重视。这样也好,当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而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起来了,看来确实是好东西。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受到了重视,特别是那些过去不关心的人,也重视起来了,是件很好的事。然而作为研究,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出现了,据说他们的研究带有前沿性,是当今国际性的研究热门。

研究什么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对汉语的理解,不是曰“非”;“物质文化”相对于精神文化;“遗产”是死者留下的财产或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这样看来,概念很清楚,但其对象又很模糊。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只是相对而言,或者叫做侧重。譬如说用布做衣服,既要注意布料,又要讲究式样,但是用布画油画,看的人从未想过用的是什么布料。因为衣服是直接穿的,而油画不过是借布作为艺术的载体。按照一般的理解,前者叫作物质文化,后者叫作精神文化。既然是精神文化,又何必称作“非物质文化”呢?既然是非物质文化,又为何联系到大众的衣食住行呢?至于“遗产”,只能是逝者对于存在者而言。活着的人所作的东西,有形,可触,占有空间和面积,怎么是“非物质”呢?只有他手上的功夫和脑子里所记、所想、所保存的经验是“非物质”的;日本有个词叫“无形文化财持有者”,在概念上要确切一些。我是从研究着眼,从表面上看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是防止研究的失误。这与社会上某些活动不同。对于民间艺术,过去曾出现过“过时论”“消亡论”“老奶奶的破烂”“进博物馆的东西”和“收藏论”等言论;现在,一反常态,围绕着民艺热又出现了一些热心者,议论也很多,诸如“留住手艺”“一网打尽”“开发旅游品”“民艺扶贫”等。从积极的方面看,这些热心者和热心的议论,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真正的民艺发展不见得要靠这些举措,关键还是靠大众的兴趣和为自己的创造。他们如果像过去一样从心底里喜爱,既可以为钱而做,也可以不为钱而做。研究者头脑要冷静,应该做理性的思考。家路君的思考不是在书斋里,而是在田野里。许多年来,他是通过走村串巷、调查访谈来进行民艺研究的,在调查中产生了思考。他从民间艺术的本质出发,借鉴自然生态学引到文化生态理论,进而落实到民艺的文化生态论,最后得出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结论。全文高屋建瓴,节节紧扣,步步相连,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民间艺术的理论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用他自己的话说,认识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生态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传统民艺的性质和特征,理解传统民艺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丰富性和重要性,以及它与民众生存生活的关系。这一认识很重要,文章也写得很好,非常实在。它的实际意义在于,既为民艺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构成艺术学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从综合创新文化观出发,提出了“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于当下流行的一些议论,也算是作了一个回应。(www.xing528.com)

中国的民间艺术太丰富了,不仅由于民族众多、地域广、历史久,也与长期的农耕文化有关,因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数千年来文化积淀的硕果。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离不开民间艺术的基础。而中国民艺学的任务,是从中探讨一些艺术的规律和方法,看到它的本质,以达到继承和创新的目的。理论的研究与一般实践的不同之处,是要考虑到长远和未来,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以人本为中心。“劳者当歌”,当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都富裕起来的时候,是不会丢掉他们的艺术的。

研究者的路既在他们的脚下,也在自己的脚下。

2005年6月16日于东南大学兰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