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宁文史大观:一樽还酹

静宁文史大观:一樽还酹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足见其险要的程度。叛军因得到缴获的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大加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朝野震动。项忠知杨狐狸可用,赐以金带钩,商定计策,诱土达满四出战东山。其事迹散见于杨一清的《关中奏议》。郭溯胆气过人,敢勇当先,据传鞑靼骑兵侵犯固原,首先探问郭

静宁文史大观:一樽还酹

在《静宁州志·名将附》中,有一位虽未督抚一方,却是功勋卓著的军事人才。他就是明代中期静宁籍的战将郭溯。

郭溯,具体生卒日期无考,大致经历了明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等几个年代。其父郭坚,字屏翰,静宁仁和里(今静宁中部偏南一带)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入贡,历知河北密云顺义、束鹿三县事,后升涿州知州,政绩尤著,卓为时望,《静宁州志·乡贤》有传。其子郭溯虽出身文官家庭,但他“好勇,工骑射,从军京师”。成化四年(1468),固原土达满四叛乱,郭溯以良家子的身份,召集土兵,自备鞍马,报效杀贼,投入了卫国保家的行列,自此长期戍守静固平隆一带,捍卫桑梓,屡立奇功,跻身将坛,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纵观郭溯“管领土兵三十余年”,经历“大小战阵数十余次”的军旅生涯,有突出的三点,载入史籍:

其一,成化四年(1468)从总督都御使项忠,讨伐石城土达满四,生得伪招贤王满四。授秦州卫所镇抚(卫镇抚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其二,成化十三年(1478),从都御使余子俊讨洮岷叛藩,升百户(正六品),叙功为指挥佥事(正四品),授“明威将军”。其三,弘治至正德时期,长期戍边,在东起大同,西至宁夏、河西的边防线上,听调御敌,威名远播,深得三边总制、左副都御使杨一清的称赏,上奏朝廷,由时任的秦州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晋升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先谈“讨伐石城土达满四”。论及“土达”,得先从元明时的土司制度说起。为达到“以土官治土民”的目的,明代也在西南、西北僻远地区,设立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袭任的官职,如土知府、土知县等等,是为“土官”。“达”是蒙古语达鲁花赤”的简称,意为制裁者、盖印者、总辖管。元在中央及各地均设有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土达”也就是“土达鲁花赤”之意。满四,本名满俊,因排行属四,故又称“满四”,祖上名巴丹,其领地在开城县之固原里(今宁夏固原)。明朝初年巴丹率所部归附,根据惯例,朝廷任命他为当地“千户”,免除科徭税赋,保留着“土达”的世袭特权。巴丹孙满俊性格犷悍不驯,与豪猾李俊相勾结,“出边抄掠”,横行乡里,以至成为不法奸民的庇护所。成化四年(1468)夏四月,在一次上门缉拿逃犯的冲突中,土达满四不服地方官吏的趁机勒索,拒不交出逃犯,进而激成叛乱。地方守臣派遣其侄满璹(shú)率兵往捕,土达满四尽杀从者,劫持其侄入居石城,与官军对垒。石城又名“大石城”“石城堡”,乃唐代吐蕃旧城,位于今之西吉县火石寨乡一带,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山体峭拔,林木茂密,易守难攻。参与进剿的副指挥、大理寺少卿马文升在他的《西征石城记》中写道:“石城者,东西俱山,左山峭壁高数十仞,无径路,上者俱拽绳而登……两旁空处并后面悉筑墙,高二丈五、六尺,各留一小门,仅容单人马过之,不知何代人造此以避乱者。城外皆乱山,形甚恶,至此毛发耸然。满四等常围猎至此,熟知其险可据。”足见其险要的程度。土达满四起事后,在静宁以北的硝河城修建王府,自称招贤王,李俊称理顺王,部众约四千余人,分居要害,不时四出骚扰周边各县,静宁因其相邻较近,骑兵只消一日便可沿葫芦河川兵临城下。且静宁为陕西向河西一带输粮大道,经济较为富庶,因而受害尤甚。从《静宁州志·兵戎》“成化四年(1468),固原石城土达满四叛,城中告警,居民悉入城内,不能容,知州祝祥始筑东关”的简略记载中,可以想见当时静宁周边一带一夕数警,居民不堪骚扰的景象。不久,李俊领人攻打固原千户所时中箭毙命。朝廷命令陕西总兵官宁远伯任寿、巡抚都御史陈介进剿。陈介等人贪功冒进,中敌诱降之计,伤亡惨重,都指挥蒋泰、申澄被杀,土达满四乘胜在静宁州官道截获明军“冬衣布花万余匹,粮米不可胜计”。叛军因得到缴获的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大加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朝野震动。明宪宗朱见深一面严责不力将领,一面组织力量,任命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大理寺少卿马文升协剿,兵分六路,长驱直入,采用“绝其刍汲,则釜鱼自毙”之策,截断了土达军的粮水供应来源,迫敌出降。1468年年底,御史项忠督兵急攻,叛军军心动摇,纷纷缒城出降。项忠发给凭票,纵之使还,于是投降者益众。大石城蓄水无多,满军面临饥渴威胁,土达满四的主要出谋者杨狐狸乘夜出汲,为官军所擒,俯伏乞命投顺。项忠知杨狐狸可用,赐以金带钩,商定计策,诱土达满四出战东山。第二天,土达满四中计出城,伏兵四起,竞前相扑。土达满四仓皇突阵,坠马就擒。后被械送京师,按律伏诛。(www.xing528.com)

关于郭溯生擒土达满四的具体经过,有关史书包括《明史》、清代学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平固原盗》等均无记载,平叛副帅马文升的回忆录《西征石城记》中“俄报满四等巳生擒,少顷送至军前,争功者不已,予手刃欲杀之,众方散”的话也是语焉不详。但笔者认为下面三点理由,可以充分证明《静宁州志》上“生得伪招贤王满四”的记载确凿无疑。一、在朝廷“论功升赏有差”的严格考核中,郭溯以一介“从军京师”的普通武夫,叙功授予五六品级的秦州卫所镇抚,非有较大功勋者,不能获此奖授;二、从若干年后三边总制杨一清请求朝廷褒奖郭溯的奏章里“亲入贼巢,招降叛贼,节次有功”的回忆性陈述来看,郭溯在决定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时刻,深入虎穴,风化瓦解敌人,熟悉敌情,和敌军头目最近距离地周旋,具备了生擒敌酋的充分条件;三、《静宁州志》说他“每战,常将平凉士兵千余为先锋,多斩获”。寥寥数语概括了郭溯的作战风格,那就是战斗一旦打响,他总是亲率一支熟知地形特点、擅长山地作战的平凉籍精兵,冲锋在前,像一把尖利的钢刀,直插敌人心脏,“生得满四”,非他莫属。

弘治至正德时期,郭溯长期戍边,累树殊勋。其事迹散见于杨一清的《关中奏议》。例如弘治十八年(1505)十二月,明朝宿敌鞑靼数万人,深入静宁、隆德地方,大肆抢掠后仓皇出境。镇守署都督曹雄委令跟随游击将军陈善前去宁夏韦州(今宁夏同心县东)小盐池一带邀截归路。当时官军各部共计一万五千余员,但慑于敌势,彼此相顾,莫敢发兵。独有郭溯挺身而出,率领家人士兵奋命追赶,直至狼巴井(今青铜峡市南)而返。郭溯胆气过人,敢勇当先,据传鞑靼骑兵侵犯固原,首先探问郭溯是否在此驻军,然后决定进止。其威名远播,于此可见一斑。郭溯没有利用“官二代”的优势,靠“恩承祖荫”走飞黄腾达的终南捷径,甚至,当石城事平,论功授职时,朝廷原打算授给他“前途无量”,炙手可热的锦衣卫所镇抚职事,也被他婉辞拒绝,“告改秦州卫”,和家乡父老一道,肩负起保卫边防,建设家乡的重任。他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和刻苦努力,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实现了由一名普通“编氓”到成熟将领的角色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