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充李必敷、太原李时中的静宁文史大观

南充李必敷、太原李时中的静宁文史大观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嘉靖十五年,新任州守、四川南充李必敷莅任,和儒学师生们共同向陕西巡抚赵廷瑞呈文请愿,表达了迁学建庙的诉求。赵廷瑞来静宁实地考察后,同意改迁的设想,并及时下拨了相应的经费。继任知州、山西太原人李时中是一位“勇决有为”,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嘉靖二李”因其对静宁教育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名列康熙《静宁州志·循卓》中,受到后人崇敬。

南充李必敷、太原李时中的静宁文史大观

把儒学作为治国理念的封建社会,历来非常重视庙学的建设,上至省府,下至州县,文庙学宫都超过地方衙署的建筑规模。静宁文庙,当元时就有,依附于州城西北隅之紫极观。康熙《静宁州志·典礼》记载:“明洪武六年(1373),知州欧阳信经始;永乐十二年(1414),知州史信踵修;天顺六年,知州郭增更新。”其后弘治侯明、熊应周踵连修葺;嘉靖十二年(1533)刘珫增建名宦、乡贤二祠。然而此时庙学距郭增大修,将近百年,小修小补,不啻杯水车薪,庙学风雨飘摇,境况堪忧:“庙坠什四,学坠什六,倾者、圮者、坳者、陷者相错”,远远不能适应科举教育发展的需要,地方主管教育官员和诸生呼声十分强烈。嘉靖十五年(1536),新任州守、四川南充李必敷莅任,和儒学师生们共同向陕西巡抚赵廷瑞呈文请愿,表达了迁学建庙的诉求。赵廷瑞来静宁实地考察后,同意改迁的设想,并及时下拨了相应的经费。继任知州、山西太原人李时中是一位“勇决有为”,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他下车伊始,即丈量居民所侵公地,变价集资。在正式批文未下达之前,抓紧时机,卜日开工。将文庙从州城西北隅(今党校、供销宾馆一带)迁至州东南角(今一中址)。迁建过程中,将原来的大成殿增至七楹,学宫明伦堂增至五楹,历经一年,庙学俱竣。都御使胡缵宗在《迁学庙记》中写道:“殿与戟门,金碧辉煌;庙门与庑与启圣祠,朱紫烜朗。而泮池与阶墀与名宦乡贤祠,咸鼎新焉,而庙巍如也。敬一亭与致斋所,丹漆赫奕;明伦堂与二斋与门,轮奂雄丽。而廪与庖与周垣咸改作焉,而学焕如也。盖庙之丽,有若宫阙;学之严,有若台省。故望者改观,见者加赏。”文庙、学宫、崇圣祠及附属建筑射圃等一步到位,其规制一直延续至“甘肃省立静宁中学”成立。近年来,静宁一中屡有扩建,但总格局未变,“嘉靖庙学”的影子依然明晰可辨。“嘉靖二李”因其对静宁教育文化事业的突出贡献,名列康熙《静宁州志·循卓》中,受到后人崇敬。(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