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珫:静宁文史大观补充

刘珫:静宁文史大观补充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补1.《甘肃新通志》刘珫,字德仪,四川嘉定人。补2.康熙《静宁州志·循卓》刘珫,字德仪,四川嘉定人,嘉靖十二年由举人知州事。于是奉直大夫知静宁州事嘉定刘君珫,祗承明命,董作建室。昔范仲淹进乌昧草,以悯民饥,允称文正之谥;薛文清立行好古,以端士习,爰有夫子之称。每顷给银四两二钱三分,共银百两,易完讫,每年该租一十六两五钱。乃集诸父老,计丈尺,议高低,作事于嘉靖十四年三月十三日,毕务于八月二十五日。

刘珫:静宁文史大观补充

静宁县志·历代职官表》

四川嘉定人。

补1.《甘肃新通志》

刘珫,字德仪,四川嘉定人。嘉靖十二年(1533)由举人知静宁州事。教民劝农,敦本修废举坠,创修东关,懋绩丕著。后升湖广襄阳同知。及去,州人赋诗饯别,攀辕不忍舍。

补2.康熙《静宁州志·循卓》

刘珫,字德仪,四川嘉定人,嘉靖十二年(1533)由举人知州事。珫勤教养,修废举坠,懋绩丕著。后升湖广襄阳同知,及去,州人赋诗饯别,攀辕不忍舍也。

补3.康熙《静宁州志·艺文志》静宁州自宋置军以来,为边鄙要地,其人沉鸷勇决,号为能兵,故倚之以内捍秦雍,外卫羌弧。然则卓荦雄杰,建藩翰之勋;循良方牧,树甘棠之泽,代有其人,法宜从祀。今天子建元十有余年,海内向风,申饬典礼,制诏守令于诸学宫建名宦乡贤祠,以春秋举祀焉。所以劝贤昭烈,启佑后人,德音甚备。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御史兰溪唐公,上承下教,敷政爰发。于是奉直大夫知静宁州事嘉定刘君珫,祗承明命,董作建室。列绥英灵,允协郡望。祠既毕奠,丽牲有石。刘君既得太史对山康子之文,以志其乡之献哲,复征余文,以志诸名宦于碑。

名宦祠记

赵时春(都御史)

夫静宁之为边郡固矣,唐宋迄今,得为中土礼义之乡者,系诸名贤,实有武功;以为干戈,实有文德;以为衣被,卒复优于皇王礼陶乐淑之中。此圣主所以垂式,元老所以婴怀,良守所以建祠者也。武成曰:“惇信明义,崇德报功”,余予兹举见之。《大雅》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之君子,共相勖诸。

学田记

明·马相(州人)

静宁地近边陲,疆土硗薄,田不植夫稻桑,里不工于机织。穷荒编户,每不聊生。业儒之侣,益多空乏。诗歌泌水,语称绝粮,君子伤之矣。万历岁甲午(1594)春,督学宪副沈公,按临平凉,观风问俗,察静宁芹泮贫乏之众,慨然叹曰:“嗟乎!士子造诣,顾所养如何耳!乡学乏田,生何以养?养无所资,人何以奋?”欷嘘者久之。后抵省,因捐俸百金,发州,为诸生议置学田。

夫较艺而赏劝,督学之责也,末闻问及于治生;见贫而周恤,仁人之心也,未闻躬为之营田。立法创制,捐俸谋租,仁人之泽,其利溥哉。昔范仲淹进乌昧草,以悯民饥,允称文正之谥;薛文清立行好古,以端士习,爰有夫子之称。沈公德教,其媲美于二公乎!当是时,捐金贮库,示谕通衢,乡民未喻上意,连岁未果得田。洎岁庚子,督学宪副臧公心同沈公之心,屡檄而察之。州守大名刘公,抚民均地,勘明阖州田亩,稔知肥硗,以附郭多屯田,乡遂皆砂碛,乃择阜民、乐土,从政、平安等里川平地易买焉。儒学晏、侯二君,择诸生行优堪任者,得李子启信、马子益勇,自(yí)、苏子敬、朱子光焕共领捐金,偕公直柴邦训、马子惠、马昭光、夏应鹏共诣田间,愿鬻(zhōu同“粥”)者得二十三顷六十四亩。每顷给银四两二钱三分,共银百两,易完讫,每年该租一十六两五钱。

先是州南天麻堡,旧有学田九顷八十一亩二分,岁久为邻人兼并,适郡理真定杨公摄州篆,政治严明,库生具呈,委官丈勘,仅得五顷有余。新旧地亩四至,刊具书册,每生各给一帙,正经界畎亩之混淆,杜邻佑豪强之欺隐。阡陌定而征利明,家室足而弦诵起,多士永沾德患,含哺藏修。于是以圣学为良田,以明经为镃基,以仁义忠信为谷种,以曲学嗜欲为粮莠。耕之耨之,粪之植之,仰体上心,俯涤尘虑,日异月新,虚心食腹。耕也既不馁,学也复得禄。庶不负沈公作养之盛心,诸公交养之至意,学田之创设为不朽矣。愚齿衰识陋,不工于文,亲知固索,勉记岁月,以告来兹。

时万历岁次辛丑(1601)二月吉旦

补4.乾隆《静宁州志·艺文志》

乡贤祠记

康海(状元)

嘉靖刘公珫知静宁之三年,民安吏畏,礼教聿兴,乃集其士大夫耆旧谋之曰:静宁虽远处北陲,然代有贤哲。佐时昌续,名于当时,传于后世,盖诸君之所睹也。今明兴百六十有八载矣,若郭公坚之守涿,文公明之教河津,马公襄之丞魏,或德惠在民,或孝道惇己,虽视吴魏公挺、郭泾原浒、郭恭毅浩等,勋业死节,大小有差,要之,皆自好者也。其他节慨后先建明一时者,迄今追慕风烈,宜同祀于左右序。若刘武穆锜、吴涪王玠、新安王璘,当宋室板荡之余,皆能笃忠履义,恢复残祚,续一线于将绝,宗社邦国,咸赖再造,垂二百年。其卓迈古今,貤忠百世,宜祀正堂,以昭来兹。士大夫党君礼等,欢欣承赞,力企厥成。于是请于总制尚书唐公、都御史黄公、巡按御史周公、分守参政张公、兵备分巡佥事樊公、张公,皆可其事。

祠工既讫,州守刘君遣使征予为记,刻之贞珉,永垂不朽,以告后裔。凡居是乡者,相与砥砺无倦,共期有成,无负刘君建祠意也。予家武功,知君之才之美久矣。闻此举益深嘉叹。因采其论于士大夫者,书以归之,则其所以为教者大矣,不徒翌日宠擢光显而已也。(www.xing528.com)

是为记。

创修东关记

明·樊鹏(兵备佥事)

嘉靖乙未(1535)冬,静宁州知州刘珫移文报成关城,奉总制唐公、抚军黄公命也。余谓事艰大,今且易何也?至其地登城而观之,曰:“嗟乎壮哉!重城边地利也。”

先是洪武四年(1371),州建城隘。成化初,守靳善请诸抚军项公,成重城九里,东、南、北关烟火日繁。成化十一年(1475),守祝祥复请抚军阮公,成外东关广五里。当是时,草创亟成,年久城坏。刘君忧之曰:“陴也何能防?然吾固死守吏,弗可宴然坐观。”乃集诸父老,计丈尺,议高低,作事于嘉靖十四年(1535)三月十三日,毕务于八月二十五日。城长二千七百三十尺,高一丈六尺,截然与州城相表里。又推其余力,新文庙斋居,创名宦乡贤祠。

余闻之,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故城郭沟池险之大端,君子不废也。今夫鸟雀高巢,虎豹远穴,蛟龙深渊,所以守也,而况夫人民乎!且静宁东接六盘,西通金城,北近长城,南杂羌戎,是古今裔彝必争之地,戎马驰驱战场处也。即城守坚严,犹有意外之虞,如嘉靖甲午,虏拥十万撇青沙拉,安会堡寨多破,安会城固获免,贼竟败去。由此观之,地利可弗谓之先务乎哉!或曰:今圣王御世,天下太平,边鄙无事,宜无劳纷纷者。曰:周之成康何时也,周公告成王,必曰:“克诘戎兵”,《洪范》八政,不遗于师,何者?安不忘危,古今保天下至意不可以寻常道也。

郡人党礼、李玖、马应麟、姚寿、王进卿、葛梦请记以求其传,余为之记。刘君琉,四川嘉定人,治成,今升襄阳府同知。时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孟秋之吉

补5.民国《静宁县志·艺文》

思正堂记

明·胡缵宗 都御史

陇干刘守治郡之明年,六事既举,百废乃兴。庠有贞士,田无冶农。当路嘉其贤良也礼劝之,而闾阎之下老者歌,少者谣,远者传,近者颂,关西籍籍称良牧焉。郡原有后堂,岁久倾圮,刘守每退食,若不宁处者。使治郡而退无所处者,其何以遇寮采,修燕享,捡书契而敛身心?乃白诸当路,日措而月积,不征于民,不给于官,为作堂三楹,轩三楹,轾三楹。经始于弘治十八年(1505)七月之初,落成于十月之终。望之宏丽,就之爽朗,居之严邃,非为复旧,亦抑鼎新。郡大夫士乐其成也往贺之,焕然美观,豁然欣睹,守亦怡然间止焉。客请其名,以“思正”对。客曰何也?曰:“《语》有之:‘政也者,正也。上以是感,下以是应,捷于影响。’是故官师异治,宾客异议,财赋异供,兵传异令,工作异习,讼狱异情,守暮入而思之,孰得其正,孰不得其正;孰为正,孰为非正?规划既宜,筹度复允。朝出而莅之,而政有不公平正大者哉?”守曰:“几矣,犹未也。”客曰:“何也?”曰:“郡之人众矣,无问贵贱贤不肖,咸视守以为准。譬之射焉,守的也,守正罔不正。是故自公退食,吾省吾心有弗正乎?吾端吾所操;吾省吾身有弗正乎?吾贞吾所履,燕于斯,思不慢于斯;息于斯,思不懈于斯;处于斯,思不愧于斯。郡之人指的而趋,望的而止,振振秩秩然罔不归于正矣。”守曰:“其然,非曰能之。”

少尹党天秩述以告缵宗,缵宗曰:“美哉守也!其命名也惟思,则堂不徒设矣;惟正,则思不徒兴矣。夫刘守巴蜀之英也,先君子存翁惠政,守所目击者,故有声滇南,有绩湖东。兹刺是郡,复有闻望。非所谓世德作求者欤?然明天子方重司牧,刘守周旋是邦,委蛇是堂,治必如黄霸,化必如文翁,爱必如朱邑,以膏沃其土,糯裤其人,固守之分也,亦守之志也。古之人以治绩而加司空,以治行而拜司农,皆守今日所有事也,思岂徒哉!况堂成而劝书适至,一又再而五焉,可以考守矣!”守闻而笑曰:“有是耶?”因记之以告夫嗣守而牧是郡者。

守名珫,四川嘉定人,庚午乡进士也。

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上元吉日勒石

补6.康熙《静宁州志·艺文志》刘珫诗

省耕诗

春初小雨洒尘清,简从驰驱山路行。

中鹄少年弓角劲,飞云壮士马蹄轻。

数声燕子寻巢急,几点梅花带雪明。

抚景谁能同范老,素餐深愧拥边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