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伽朝觐两次,二世土司受赐-《巍山史话》精彩呈现

左伽朝觐两次,二世土司受赐-《巍山史话》精彩呈现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左伽治理蒙化府期间,其管辖的区域较为广阔,巍山民间的说法是“三十六条箐,七十二条沟”和“三川”“两江”。左伽任职期间,于明洪熙元年四月和明宣德七年八月两次晋京向仁宗和宣宗皇帝献马匹和其他物产,宣宗皇帝钦赐左伽“世守土府”金字大匾一块,此匾曾数年悬挂在土司府大门之上。巍山土司府,民间称之为左衙。左伽是左土官家族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任期内左土司家族的声望和势力达到极盛。

左伽朝觐两次,二世土司受赐-《巍山史话》精彩呈现

左伽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承袭蒙化州知州。明正统六年(1441),因战功升任临安府(今建水)同知,后升大理府知府。以上两次升迁,左伽都未到任,仍然在蒙化州掌州事。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六月,明朝廷将蒙化州升格为府,编户35里,左伽升任知府,官至从三品。据清代《禹江公墓志》记载“再传至伽,伽统州事,以军功改府。”

史载左伽自小习武,武功超群。明永乐、正统年间,左伽曾数次被朝廷征调,每次征战都立下过卓著战功。明正统六年(1441)协助明军平定麓川(今德宏州大盈江、瑞丽江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大致为今德宏、临沧西双版纳一带)思氏土司叛乱的“三征麓川”的过程中,他亲率一千多名蒙化子弟勇猛作战,屡屡挫败叛军,收复了大侯、猛痛、镇康等地,以其骁勇善战和指挥有方备受明军总兵官蒋贵等人的赏识。刘文征所著的《天启兵志》中说:“永乐中,左伽,以兵于麓川战于大侯,功第一,累升中宪大夫,临安府知府,掌州事。正统中,晋州为府,遂真授知府。”明朝正德年间的《云南志》中也说左伽“永乐间袭父职,从征大侯、麓川等处,屡立功,又捐己资助军饷,升临安府同知,寻升大理府知府,仍掌蒙化州事。正统间升州为府,遂以伽为知府”。

左伽治理蒙化府期间,其管辖的区域较为广阔,巍山民间的说法是“三十六条箐,七十二条沟”和“三川”“两江”。“三川”指北川、云川、白川,两江指上江(漾濞江)和下江(澜沧江),这个区域大致包括今天巍山、南涧县全境,漾濞县的大部和弥度县的部分区域。其四至大约为东至滥泥哨五十里赵州界(今大理凤仪镇),南至澜沧江一百六十里云州界(今云县),西至杉松哨一百四十里顺宁府(今昌宁县),北至三台岭一百里。其辖区已远远超过今天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辖区范围。(www.xing528.com)

左伽任职期间,于明洪熙元年(1425)四月和明宣德七年(1432)八月两次晋京向仁宗和宣宗皇帝献马匹和其他物产,宣宗皇帝钦赐左伽“世守土府”金字大匾一块,此匾曾数年悬挂在土司府大门之上。巍山土司府,民间称之为左衙。左衙由左禾初建,后经左伽扩建完善。左衙占地约70多亩,建筑规模宏大,设施齐全。房屋雕梁画栋,出阁架斗,犬牙交错,艺术精湛。衙门内分设大堂、二堂、三堂、主楼和关圣殿五个大院。大堂、二堂为土知府的办公场地,三堂为花厅,内建池塘凉亭,四周遍植花木,厅内陈设有各种书籍,墙上以诗词、楹联、名家书画作装饰。主楼为土知府和家属的住所。关圣殿是左家开展道、佛活动的地方。大堂的门额上高悬着十四世土知府书写的“荣保堂”大匾一块。花厅的门头上挂着十一世土知府左世瑞书写的“花园交辉”木匾一块,笔力遒劲。左衙大门坐北朝南,门前建有一座高丈余的石牌坊,牌坊前后各安置有四对石狮子,其中两对高五尺余,一对高七尺余,一对高九尺。四对石狮高低有致,虎视眈眈,威风异常,象征着左土司的显赫权势和至尊地位。牌坊的石柱上镌刻着“亘古亘今门第,全忠全孝人家”对联一副,这是明朝皇帝赐给参加“三征麓川”有功的左伽的对联。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清军与驻蒙化城的杜文秀军激战,左衙被战火焚毁。据说,左衙被烧时大火延烧了三天三夜,到民国初年还遗留有建筑遗迹和石狮等物。20世纪80年代初,在史料所载的明代土司府大门位置上出土了一尊高七尺的石狮,记载了巍山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

左伽是左土官家族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任期内左土司家族的声望和势力达到极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