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服饰等级制度:揭秘中华传统文化十讲!

中国传统服饰等级制度:揭秘中华传统文化十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服饰也确立了相应的等级制度,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着装,防止僭越,以确保社会秩序。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冕服制度,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参照《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制定服饰制度。周礼等级制度决定了先秦服饰的形制,影响了人们对服饰的态度。到宋代,服饰等级制度进一步明确并且规范,明朝的汉服仍沿袭唐宋不变。至此,汉服体系彻底完善,礼制分明。

中国传统服饰等级制度:揭秘中华传统文化十讲!

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服饰也确立了相应的等级制度,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着装,防止僭越,以确保社会秩序。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冕服制度(天子公卿的礼服和礼帽合称冕服),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参照《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制定服饰制度。总体来说,在周代冕服制度已初具规模,以后历朝历代虽有变化,但基本承袭周制。例如,冕服的种类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六种,即裘冕、衮冕、鷩(bì,鸟名)冕、毳(鸟兽的细毛)冕、希冕、玄冕。冕服的形制和用途有严格的区分,天子祭先王时服衮冕,其旒数为十二,每旒十二颗玉,前后二十四旒,共用玉二百八十八颗;祭社稷服希冕,九旒,前后十八旒。公卿大夫也服冕服,但所戴旒玉数量与天子不同。与冕服配套的还有笏(又称手板、朝笏或朝板),笏是古代臣子面君时的工具,为朝会时所执,古代自天子以下皆执笏。(www.xing528.com)

周礼等级制度决定了先秦服饰的形制,影响了人们对服饰的态度。冕服制度体现出服饰的尊卑等级之分,自天子至大夫、士,服饰各有区别定制。到了汉代,在周冕服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了舆服制度,同周制一样,基本也是以不同的冠区分不同等级。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出现,品官等级正式确定,设置了九品官,每个品级的礼服、常服颜色都不一样。唐代是服饰最开放的年代,但从唐高祖李渊起就确立了非常详尽的服饰制度,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各级人等的衣着、色彩、服饰、佩饰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到宋代,服饰等级制度进一步明确并且规范,明朝汉服仍沿袭唐宋不变。至此,汉服体系彻底完善,礼制分明。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易服来表示对其“臣服”,此时服饰成为对一个王朝是否忠诚的标准。清王朝同时又秉承华夏“衣冠之治”的传统,制定了种种有关穿靴、戴帽、着装、佩饰的烦琐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