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味烹调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调味烹调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烹调理论中咸味为君,其他四味则为臣,各种味道要增加适口感也都少不了盐。中国烹调理论中调味的目的是清除异味、突出正味、增加滋味、丰富口味。事实上,本味论的出现导致中国的烹调理论走向变味与本味的合流。就是说要根据食材本身的特点进行调味,在变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本味的特点。

调味烹调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一)五味调和

相对于西方人注重饮食营养的科学态度,中国人对待饮食是一种艺术的或审美的态度,更注重的是食物的美,包括色、香、味、形、触等各方面,还包括食器、饮器及就餐环境等。色是食物的色彩,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香是食物的气味,它带给人的嗅觉感受可以直接刺激食欲;形是食物的造型,它通过对食物原料的改刀和码放形成;触则是食物的口感,如爽滑、酥脆、Q弹等。而核心则是味。中国人非常重视食物的调味,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五味调和的观念,甚至把它运用到政治领域

中国人把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的味道归纳为五种:咸、甘、酸、辛、苦。咸味来自食盐,它最单纯,也最重要。清代章穆的《调疾饮食辨》称:“酸甘辛苦可有可无,咸则日用所不可缺。酸甘辛苦各自成味,咸则能滋五味。”中国的烹调理论中咸味为君,其他四味则为臣,各种味道要增加适口感也都少不了盐。古代所谓的“甘”不同于今日的甜,它指的是那种可以在口中慢慢品味的味道,它可以缓和过咸、过辛、过苦的味道,起到提鲜润色的作用。上古时期的甜味来自甜酒饴糖蜂蜜,用甘蔗熬制蔗糖的方法是唐代从印度引入的。酸味可以刺激食欲、帮助消化、去腥解腻,在肉食较多的宴席上尤为不可少。酸味的来源有梅子或其他有酸味的果子,后来有了醯,也就是后世的醋。辛是比较复杂的味道,其来源包括葱、姜、蒜、韭、芥子、花椒桂皮等有刺激性味道的物质,现在的辣味是辣椒引入中国之后才有的。苦味很少单独用,但却不可或缺,我们今天炖煮肉食时也要用到陈皮丁香杏仁这些苦味调料来去除腥膻,并激发食物的香味。

中国烹调理论中调味的目的是清除异味、突出正味、增加滋味、丰富口味。中国的调味料极其丰富,数量达几百种之多。调味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要根据食材本身的特点、烹饪方法的不同,以及食物成品要达成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味。不仅要调出美味,而且要注重口味的变化,使各种味道呈现层次感。(www.xing528.com)

(二)本味与变味

上古时代,肉食获得不易,人们也以肉食为珍。各种肉食都会带有程度不同的腥膻气味,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烹调观念注重于“变味”,即改变食材原有的异味,赋予其被人喜爱的香料的味道。自宋代开始,士大夫阶层开始喜欢素食蔬菜、竹笋、菌类等被许多士人所赏识,如苏轼在《菜羹赋》的序中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这种“自然之味”就是食材的“本味”。宋代高僧赞宁嗜好食笋,特著《笋谱》介绍竹笋的采掘、食用方法,特别强调要食其“本味”,要连笋皮一起用山泉水慢火文煮,坐在山林里享用。清代李渔也是坚定的本味论者,他在《闲情偶寄》中对笋、蕈(菌类)、莼菜等鲜美素食大加称赞,并称笋是“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变味论与本味论各有所长,也都有缺陷。变味论是将原本腥膻的食材调理成美味,固然值得称道,但食材本身的特点消失了;本味论保留食材本身的特点,但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自然之味”等易被人接受的食材。事实上,本味论的出现导致中国的烹调理论走向变味与本味的合流。清代学者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提出:“调剂之法,相物而施。”就是说要根据食材本身的特点进行调味,在变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本味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