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传播与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佛教传播与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官方记载正式传入时间是东汉明帝时。在这一基础上,汉传佛教发生分流,形成宗派林立的状况,中国佛教宗派的出现标志着其中国化的完成。随着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乃至溃灭,世界佛教的中心也东移到了中国。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已经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局面。

佛教传播与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十讲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官方记载正式传入时间是东明帝时。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因夜梦神人飞行于殿堂,遂派遣大臣蔡愔等西行寻访,于大月氏国请得西域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永平十年(67年),蔡愔一行携二位高僧返回洛阳,他们所带的经典及佛像由一匹白马驮运,次年建白马寺译经,所译《四十二章经》为第一部汉文佛典。刚进入中国的佛教并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中国人对它的了解也很肤浅。人们把它当成一种能驱灾辟邪的方术,它也主要活动于以宫廷为中心的上层社会,还没有普及到民间。当时由外籍人士翻译的经典不仅数量少,质量也不高。

魏晋北朝时期,中国陷入分裂和动乱,也带给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痛苦,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4]陷入水深火热的中国人需要宗教的精神慰藉,佛教也由此获得了可以生长的土壤。曹魏时允许国人出家为僧,始有华籍僧人。三国两晋时期,始有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如朱士行、法显。并且,这一时期开始有中国学者翻译佛经,中国人在译经时采用“格义”的方法,即以儒、道思想解释佛经,并剔除其与中国文化不符之处。“格义”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开端。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帝王都崇佛,尤以梁武帝为甚,他曾四次舍身同泰寺,大臣们只得出重金将他赎回,实际上是变相地为寺院募捐。据学者统计,梁代有佛寺2 840所,僧尼8万多人。北朝佛教势力更盛,北魏之世,佛寺有3万多所,僧尼数量则超过200万人。由于受到政府扶持,佛教寺院拥有大量的财富,不仅占有大量土地,甚至开设抵押借贷业务,中国后世的当铺就起源于这一时期的寺院。

隋唐时代为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拥有数量极为庞大的信徒,几乎形成一种全民信仰的宗教。政府的资助和社会各阶层的布施使寺院拥有丰厚的资产,大片的田产甚至要雇佣大量佃农和奴婢来耕种。各寺院还开设酒肆、客店、车坊接待各方香客,并经营金融借贷业务。唐代佛经翻译的数量和质量远超前代,佛学研究非常兴盛。在这一基础上,汉传佛教发生分流,形成宗派林立的状况,中国佛教宗派的出现标志着其中国化的完成。随着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乃至溃灭,世界佛教的中心也东移到了中国。(www.xing528.com)

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已经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局面。但从佛教本身的发展来看,尽管仍然宗派林立,寺院、僧人的数量甚至还有所增加,但其势力、影响的总趋势却是每况愈下,再未能重现隋唐时期的盛况

佛教在唐代传入西藏地区之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藏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即藏传佛教,并一度成为蒙古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藏传佛教后来逐渐分成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四个教派。明清以降,格鲁派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达赖、班禅都属于格鲁派。藏传佛教的“显教”部分与汉传佛教大致相同,其“密教”部分及“活佛转世”制度和政教合一体制则为汉地佛教所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