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经贸成就与脱贫成功

龙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经贸成就与脱贫成功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代,龙州县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搞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工农商业,口岸贸易红红火火,取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2018年8月,龙州县各族人民实现脱贫摘帽目标,龙州县成为全国第二批、广西第一批脱贫摘帽县。

龙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经贸成就与脱贫成功

在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建设阶段,龙州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办学校、修水利、建电站、搞商业医疗惠民,工业发展,农业增产。全县实现了整个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年代,龙州县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全县各族人民的温饱问题。新时代,龙州县各族人民经济建设为中心,大搞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工农商业,口岸贸易红红火火,取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一)边境贸易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龙州实行对外开放,边民只需要领取腰牌就可以乘船往来于中越之间,开展边境贸易。龙州的水口口岸是广西最早与越南开展民间贸易的口岸,清末民初,龙州海关货值有了较快增长,龙州一跃成为广西最繁华的沿边商埠,在中国广西对越南近代贸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口岸(何琛慧 摄)

1949年12月,龙州海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52年,南宁海关水口办事处成立。1953年10月,南宁海关科甲支关成立。1954年,南宁海关水口支关成立。1978年,水口、科甲支关暂停对外业务;1993年12月,恢复对外业务。1994年1月,水口海关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水口海关(何琛慧 摄)(www.xing528.com)

龙州县具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拥有国家一级水口口岸和国家二级科甲口岸。进入21世纪以后,进出口货量快速增长,特别是200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水口口岸贸易进入黄金十年,进出口货量迅猛增长,进出口货值大幅飙升。水口口岸主要进口铁矿砂、锰矿砂、坚果等商品,主要出口黄豆、瓷砖化肥农药、日用品、农业和冶炼机械等商品。1995年,边贸进出口总货值563.56万元,2018年边贸进出口总额326.37亿元。

(二)经济建设

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龙州县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依法治县,反腐倡廉,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旅游业,挖掘特色文化品牌,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工作。2018年8月,龙州县各族人民实现脱贫摘帽目标,龙州县成为全国第二批、广西第一批脱贫摘帽县。

龙州县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成效斐然。全县财政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县财政收入从1951年的16.4万元,到2018年的4.48亿元;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72元,到2018年的1076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2528万元,到2018年的23.12亿元;实现了经济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