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龙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州县城各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又分别集会,决定开展各项抗日活动。他团结龙津县“三青团”中的干部团员,深入龙州各个学校,组织培养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骨干力量。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提升了龙州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龙津县抗日救亡宣传演出空前活跃,许多救亡歌曲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学生军中队和女生分队深入龙津县城乡的每个角落,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龙州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日军占据沈阳的消息传到龙州后,引起龙州县各界的无比愤怒,其中最激愤的当属各个中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各个中等学校的学生会均主张抗日。龙州县各界团体也纷纷集会,探讨抗日救亡的对策。龙州边务学校成立宣传小组,广西省立第七中学(今龙州高中)学生会成立宣传委员会,呼吁把日军赶出中国。

1931年9月26日,龙州县各界人士共1000多人聚集新填地大广场,召开龙州县各界抗日救国示威运动大会。会后,立即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日示威大游行。龙州县城各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又分别集会,决定开展各项抗日活动。全县各个中小学校师生表现出很高的爱国热情。每天晚上,在新填地大舞台演出抗日白话剧。广西省立第七中学组织学生宣传队,到县城各大街用各种方式开展抗日宣传。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日烽火熊熊地燃遍中国大地。地处南疆边陲的龙州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领导龙州抗日救亡运动的是打着龙津县“三青团”旗号的中共龙州地下组织负责人李雪涯。他团结龙津县“三青团”中的干部团员,深入龙州各个学校,组织培养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骨干力量。依靠这支骨干力量,开展龙州抗日宣传活动。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提升了龙州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和中共龙津县地下组织指导下,1937年初秋,龙津县小学进步教师谢汉葭、韦如高等人组织龙津县10多名进步知识青年,成立龙津县抗日救国夜呼队采取夜呼口号、唱救亡歌曲、演抗战话剧、上街演讲等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抗日活动。是年10月,为了便于广大青年集中训练,抗日夜呼队改为抗日救国烽火剧社,向全县人民广泛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全县抗战气氛。是年12月,又将抗日烽火剧社更名为龙津青年抗日救国业余剧社(简称青年业余剧社)。青年业余剧社先后到城镇、乡村演出《血钱》《血债》等独幕话剧和演唱《流亡三部曲》《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龙津县抗日救亡宣传演出空前活跃,许多救亡歌曲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1939年初,广西学生军第三团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和女生分队共100多人奉命从宾阳县开抵龙津县城——龙州镇。学生军中队和女生分队深入龙津县城乡的每个角落,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书写抗日救国标语、出版墙壁画报、组织群众高唱抗日战歌等,很受人民群众欢迎。经过一段时间宣传活动后,组织“义卖队”,义务销售抗日报纸、书籍、杂志等,将抗日前线的战斗消息、捷报等及时送到人民群众手中,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支援前线,抗日救国”。龙津县城的进步商贾、开明绅士、行业工人、商店职工、医院职员和乡村的农民兄弟姐妹都纷纷解囊,为抗日救国捐款献物,掀起了人人为抗日救亡作贡献的热潮。1940年8月,广西学生军集中于隆安,整顿培训后第一大队第三中队120多人奉命从隆安开赴到达龙津县城。在学生军中的中共地下支部书记晏云海的具体指导下,先后深入到龙津县的城厢(今龙州镇)、上降、龙门(今属彬桥乡)、水口和上金县的窑头圩(县城)、科甲乡等地,广泛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41年春节后,广西学生军第一大队第三中队才奉命调离龙津县。(www.xing528.com)

广西学生军女兵在龙津县城书写抗日标语(龙州县纪念馆 供图)

1940年5月,中共地下党员、龙州海关职员黄扆贵领导龙州海关代理税务司陈双玉、职员江守礼等人发动龙州海关全体海关职员捐款购买、捐赠抗日进步书刊,在海关内创办一个小图书室。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进步书刊学习教育后,龙州海关代理税务司陈双玉、职员江守礼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中共龙州海关小组成立,小组长黄扆贵。不久,中共龙州海关小组编辑出版了具有鲜明抗日色彩的不定期油印刊物——《龙关通讯》。《龙关通讯》主要在全国海关内部发行,有力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和其高官的腐败现象,坚决地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极大地唤起了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龙关通讯》一直发行到1944年5月,黄扆贵和陈双玉奉命调离龙州海关后才停刊。

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的中共抗敌演剧第四队地下支部,书记舒模,有党员6人,秘密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2年4月中旬,抗敌演剧四队一行30多人从靖西徒步到达龙津县城。在龙津县停留的10多天时间里,抗敌演剧四队深入驻龙津县的国民党军一三一师、一三五师、一八八师等抗日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到县城的机关学校向公务员、教职员、青年学生进行戏剧和歌咏演出宣传活动。舒模分别到广西省立第七中学、县立国民中学和城镇小学作以“音乐之民族形式”为题的讲座,给师生们辅导声乐基础知识。抗敌演剧四队在龙津县演出了大量抗战话剧,演唱了许多抗战歌曲,他们创作的《保边疆》和《走私的人》两首歌曲在龙津县脍炙人口,广为传唱。1942年5月初,龙津县文化艺术界同仁为抗敌演剧四队举办了欢送茶话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