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藏山水:强调动感的特性

西藏山水:强调动感的特性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中国文人的这种绘画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并在中国画坛起主导作用。西藏远离内地,自然山水有一种英雄气概,整体自然呈现一种活跃的、上进的和流淌的形态。另外,西藏高原在数万年前它是一个喜马拉雅海,既然是大海,就不可能死水一潭,风浪、潮汐、冷热交替以及暗流涌动使海水将山川雕蚀成了具有海的性格、海的模样的自然山川。这也是我在不断地与大自然耳鬓厮磨的过程中,受西藏自然景致的影响逐渐形成的思想与观念。

西藏山水:强调动感的特性

中国早期人物画就已有动与静的解释,即“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等动态之说。自唐代开始,文人士大夫加入绘画队伍,就给原来纯粹的绘画业带进了一股浓厚的仕风意识。这些文人一般情况下都有一段世态炎凉的经历和国破家亡的坎坷际遇。他们在失意与无奈之后,便参禅悟道,思想意识由入仕时的积极上进堕落至迷茫和空无。认为生命苦短,世态炎凉,人生难以掌控,处事不争、平淡适逸才是该有的最佳精神状态。随后中国文人的这种绘画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并在中国画坛起主导作用。今天是什么年代?卫星上天、核弹爆炸、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化时代。作为画家,在文化与思想上大大地超越了旧时代以“经史”培养造就的纯粹汉学家。欣赏者的队伍结构更比以前复杂得多,丰富得多,如无神论者、革命分子、军人、政治家、理工大学生、新型农民,更有当代“土豪”等等。所以现代人如果仍以“空无”的思想进行绘画创作,对应面会特别狭窄。

西藏远离内地,自然山水有一种英雄气概,整体自然呈现一种活跃的、上进的和流淌的形态。另外,西藏高原在数万年前它是一个喜马拉雅海,既然是大海,就不可能死水一潭,风浪、潮汐、冷热交替以及暗流涌动使海水将山川雕蚀成了具有海的性格、海的模样的自然山川。今天海水虽已退去,陆地上升,但大量的自然面貌仍明显地保留着千百万年前海水冲刷过的痕迹。它的显著特点便是具有流动的形态。巨石也是海水冲磨后的圆形,沙石的走向就是水的走向。这里很少见到重叠的花岗岩,这是一块松散的大陆,流动的风化石、浑圆的秃山与漂浮的草皮块,更有那一泻千里不可一世的流沙与裸岩,这些天成的自然景物和我的绘画思想极为吻合,所以我在画中一味地追求流动、泻淌、动荡而少有平静与淡定。这也是我在不断地与大自然耳鬓厮磨的过程中,受西藏自然景致的影响逐渐形成的思想与观念。我不是说“淡定”不好,而是说我自己喜欢浓重,喜欢厚道,更喜欢激动,这样的“动”更有活力、更有生气和更具时代精神。(www.xing528.com)

神山圣水图(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