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公树的神奇力量及七棵古树的寓意

灵公树的神奇力量及七棵古树的寓意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荆坪古村有一棵树特别有灵性,所以称为“灵公树”,当地人又叫它“灵公太太”。灵公树,当地百姓称为曼青冈,为黄栗树,树龄约为500年。说来也怪,凡是来树下求愿的人,大部分都心想事成。当地的女巫师称为仙娘,男巫师称为童子。在七棵古重阳树中,有两棵长得特别亲密,枝缠叶绕,互相依偎,人称“夫妻树”。如今这七棵古树被当地老百姓视为保佑荆坪的守护神。其中的“夫妻树”象征着夫妻恩爱,多子多福,百年好合。

灵公树的神奇力量及七棵古树的寓意

荆坪古村有一棵树特别有灵性,所以称为“灵公树”,当地人又叫它“灵公太太”。当地人拜灵公树,一是求子,二是求功名,三是求财,四是求寿,五是求失物得归,六是求夫妻好合,七是求减灾。

灵公树,当地百姓称为曼青冈,为黄栗树,树龄约为500年。该树位于荆坪古村古池塘(三叠月塘)东北方向直线距离约为190米处。灵公树在当地与古重阳树一样有其重要地位,从树下遗留的纸钱灰及香灰分析来看,灵公树及其下面殿宇供奉的潘法通等,信徒非常多。

灵公树下有大小七座殿宇,最大的为供奉潘法通灵位的殿宇,七座殿宇里面供奉着当地巫傩道教老司潘法灵、法通等几代老司的灵位。这些殿宇都是其弟子和弟子的房族亲戚捐资修建的,因最早的老司为潘法灵,所以当地人称灵公祠。荆坪附近百姓对灵公树下的祖师十分敬重,据说灵公树有求必应,长此以往,人们也称有求必应的灵公树为许愿树。2010年农历十一月,由荆坪族长潘中兴及排坊组组长潘仁树牵头,重修灵公树下殿宇,并整砌四周保坎,使之重现昔日气派。

关于灵公树还有一种传说在当地流传。相传天上的灵公菩萨云游至荆坪,见这里水秀山明,土地肥沃,就停下来玩了几天,走时不小心将衣袖里装的从雪峰山上采下来的黄栗树籽掉了一粒。第二年春天,荆坪的土坡上就长出了一棵黄栗树。老百姓都很奇怪,怎会长出这样一棵树呢?所以就将其留了下来。因为大家的好奇,黄栗树得到村民的爱护,也长得很好,一代一代的荆坪人就这样守护着这棵难得的树。很多年后,黄栗树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每年花开不少,但很少结果,大家都感到很奇怪。有一年遇上一场天灾,当地百姓粮食收成很少,很多人老早就没了口粮。可就是这棵黄栗树结了满树的果实,就是这些果实救活了村里的很多老百姓,村里的一位百岁老人做梦是“灵公老爷显灵了”。从这以后,大家对这棵树越来越尊敬,还在树下修建殿宇来供奉灵公树神,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逢年过节还会有人来烧香许愿。说来也怪,凡是来树下求愿的人,大部分都心想事成。老人说只要心诚,灵公树神就会显灵。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灵公树还是那样枝繁叶茂,树下的殿宇已修过多次,当地百姓依然心诚如故,树下还愿的木桅杆越立越多;香灰香棍到处都是。这五百年的灵公树和善良的荆坪人,因为一份信仰和心愿,彼此世代相连。他们相信,只要世代守护着这棵古树,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

这些求愿仪式的进行,都需要当地的师傅(巫师)来主持。当地的女巫师称为仙娘,男巫师称为童子。当地人认为童子或仙娘是灵公太太的化身,也就是灵公太太附体。当主事的童子或仙娘过于年老或者即将去世时,灵公太太将会寻找下一个与他生辰八字相同的人来继承,其过程就与西藏的达赖与班禅过世后选取灵童作为新的首领一样。

求夫妻好合这一项,据说如果夫妻之间不和,或者结婚后女方不喜欢男方,男方不喜欢女方,就可以请师傅去劝和。夫妻双方不必都到场,师傅到时会给来求愿的一方一颗糖或一个苹果,只要把这拿回去给没来的那一方吃,就可以了。求子的话,也是由一个师傅率领,由师傅代表夫妻双方向灵公太太求取,但是夫妻双方必须都要到场,跟随仙娘或童子向灵公太太请求发放孩子。

据传在求子、求功名等七项上,必须要由童子或仙娘向灵公太太求取。这七项都必须备好纸钱、蜡烛、香,还要有贡品,贡品有糖果和水果。还愿的时候还得请师傅去。愿望一旦达成尤其是求子成功,家里就要请唱戏的唱大戏,唱潭戏、傩戏还有辰河高腔,最次的话是阳戏。然后要给唱戏的和师傅发红包,并且要请师傅坐上席,因为他(她)是代表灵公太太。其他的,比如求功名应验后,还愿就不用唱大戏了,需要到灵公树下的殿宇门口摆上前面所讲的供奉物,而且纸钱要多烧一点,并且要请仙娘或童子前去以示虔诚。(www.xing528.com)

将军树。将军树位于五通庙前,如一个挺拔的将军守卫着五通庙。而将军树背后的故事也最为奇特,用当地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将军树,它成精了”。而它又与清乾隆帝师潘士权、明朝兵部尚书潘丙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它,当地有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当地传说,每逢刮大风,下大雨,雷鸣电闪,尤其是白天,如果你能看到树上的一条金龙(迷信说法,其实是乌云形状)的话,这是一个好兆头,就意味着接下来你将有一番大作为,走上人生巅峰。据潘氏后人讲,潘氏家族中有三个人“看到了树上的金龙”,而且他们都做了大官,并且非常出名。第一个就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治水专家潘季驯。第二个就是清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潘士权,潘士权因为“看到这条金龙”,后来便成为帝师,并在辞官回乡时得到了皇帝御赐的“见官大三级”的荣耀。第三个就是明朝的兵部侍郎潘丙然。

“夫妻树”。“夫妻树”位于双封桥内。在七棵古重阳树中,有两棵长得特别亲密,枝缠叶绕,互相依偎,人称“夫妻树”。关于“夫妻树”的传说,当地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在古代瑶族与且兰国发生了一次战争,从半夜打至天明,且兰国一度被瑶兵踏平,只剩六个王子和新婚的夜郎公主还在浴血奋战。最后,瑶兵将六个王子和新婚的夜郎公主七人逼至水河边,他们面对汹涌的河水和残暴的瑶兵没有一点惧色,一起齐身跳入滔滔江水中。瑶兵抢光了且兰国里的一切财物后返回大山里。第二年春天,在夜郎公主和且兰国王子投河的河畔,长出了七株小树。百年过后,七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其中的两棵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枝缠叶绕,十分亲密。当地百姓认为这是公主与王子的化身,其中相挨着的两株为夜郎公主和且兰王子夫妻二人,所以大家都称之为“夫妻树”。千年过后,七棵古树依然挺立在河边,其中的“妻子树”身上,还长出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杂树,分别为观音树、苦栗树、金蜡树、刺桐树、槐树,这让它不仅像一位多情的妻子,而且更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百姓见后,颇感惊奇,认为是“夫妻结合,多子多福”之意。如今这七棵古树被当地老百姓视为保佑荆坪的守护神。其中的“夫妻树”象征着夫妻恩爱,多子多福,百年好合

亲娘树。在当地人心中,一棵名叫“亲娘树”的古树地位很高,它是七棵古树中树龄最长的,也是当地香火最旺的,来参拜的信徒络绎不绝,并且在树下有两座阴公庙,香火也非常旺。在当地有把小孩拜继给七星重阳树中最古老一棵的习俗,俗称“拜干娘”。湘西许多地区也有同样的习俗,就是一些人家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易长大成人,有把孩子拜继于人、于某种事物的习俗。在拜继前,一般视孩子的“五行”和家庭情况来确定拜继对象。如果家里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五行”缺木,就把孩子拜继给大树做干儿子(干女儿)。在拜继前会认真选择大树,选择树龄在百年甚至几百年且树干粗壮、长势良好的大树,其意义是高大的古树有挺拔的树干,雄姿勃勃,历经沧桑之后长成栋梁。拜继完后,便在拜继的树上系上一条红色布条。从亲娘树上挂的密密麻麻的红布条来看,信徒数量可观。

而在荆坪地区,拜继的仪式兼具南北风格。荆坪地区拜继主要是为了消除“关煞”,或者消除病痛,并且不限年龄——无论多大年纪,随时可以拜继(当遇到病痛时),拜大树为干娘(爹)。如果一对夫妇结婚以后生下的小孩“关煞”很重,如夫妻关、断桥关、溺水关,还有高空关,为了免除“关煞”,让孩子平安成长,那么就必须把儿子拜继给他人,就是要拜干爹、干娘。如果你的儿子拜张某做干妈,拜她的老公李某为干爹,但是张某和李某肯定会对你多有想法,所以拜继给他人多有不便。为了避免这种误会,就可以找一个替身,这个替身有三种——一是千年古树,二是大石山,三是古井、古桥,就拜这些为干娘(爹)。

拜继的时候是有讲究的,仪式很庄严。首先在当地巫师主持下,要写告文,要向天地祷告。举一个例子,现有一对夫妇卓某(男)和叶某(女),要将孩子拜继这棵古树为干娘,告文内容如下:“我叫卓某,与叶某生育一子,叫卓某某。今吉期测定,向全天下的神灵告之,卓某的小孩,拜认千年古树[千年古重阳或荆坪古重阳(树)]为母亲,敬请千年古重阳(树)保佑卓某某,颐(易)养成人,长命百岁,万事胜意,心想事成。卓某携妻叶某跪拜叩首,携妻叶某及子卓某跪拜叩首,公元×年×月拜立。”并且还要准备相关贡品,需要买三牲以及其他所需东西,要进献,烧纸钱,烧香,点一对蜡烛,纸钱多多益善(当地方言叫“随喜”)。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比如李某拜这棵古树为干娘,而他的儿子李某某也拜这棵树为干娘,那么父子二人按照辈分关系就要以兄弟相称,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是不被允许的。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一个人拜了哪一棵就要在族谱里记载。举一个例子,潘姓某一家,首先潘甲拜了一号树,那么族谱里就会有记录。如果其儿子潘乙也要拜,就不会再拜一号树而是去拜二号树。同样,其孙子潘丙则是拜三号树,后续依此类推。以五服为一轮,拜完一轮即可重新从一号拜起。并且,拜干娘的人数量并不是很多,只有有需要时才会去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