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鸦片战争中的关天培、杨芳、奕山:重要将领简介

鸦片战争中的关天培、杨芳、奕山:重要将领简介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到鸦片战争时,情况有了不同,因为敌我武器装备的差距已经很大。意味着两人对决,一人空手,一人使用匕首。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商的气焰,使得英国收入锐减。据说,关天培的遗骸由家仆领走时,英舰鸣放礼炮,以示对殉国者的尊敬。继关天培之后,杨芳、奕山都无法抵御英军。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优惠关税等条款无一不损害到中国的利益。签订和约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宣告结束。

鸦片战争中的关天培、杨芳、奕山:重要将领简介

讲述鸦片战争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孙武看来,有五个因素值得注意。

他在《孙子兵法》开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简单来说,孙武认为,战争是家国大事,关系生死和存亡,必须认真对待,慎重考察,但该从哪些方面做出胜负的判断呢?

他说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预测胜负。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是指民众和君王是否心意相通。天是指阴阳、寒暑、春夏秋冬四季。地是指路程远近、地势险易、战场广狭。将是指为将者是否智、信、仁、勇、严。法是指军队编制、将吏职责划分,以及后勤供给。

我们可以看到,他没有提到武器装备情况。这可以理解,在兵器时代,交战双方武器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以上这些因素算是考虑得比较全面。然而到鸦片战争时,情况有了不同,因为敌我武器装备的差距已经很大。

清军是冷热兵器混用。冷兵器有刀矛弓箭,相对而言,杀伤力有限,可以暂且不提。热兵器有火枪,而这种火枪仿制于明朝时从西方传入的火器。这比英军使用的火器落后两百余年。除了火器,还有舰船的差距。而之所以有这些差距,无疑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有很大关系。

这些差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两人对决,一人空手,一人使用匕首。

这些在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中有极详细的分析,若有兴趣,可以翻看。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鸦片战争不同于之前我们讲述的各类战役。唯有明了这些,我们才能懂得鸦片战争中为何清军会一败涂地。

当然你可以说,武器只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其他的因素呢?比如将帅。那时的清王朝已经散发出腐朽气息,虽然有英勇的将帅,但寥寥可数,更多的是愚昧自傲、无知怯弱的将与卒,根本无法和英军抗衡。

下面,我们便挑出一位英勇的将帅关天培一述。

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商的气焰,使得英国收入锐减。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决定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公元1840年6月,英国人懿律率领东方远征军入侵珠江口,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派官员琦善同英人谈判议和。琦善步步退让,也不能让英人满足。道光帝看到英人条件苛刻,便决定宣战。他遣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率兵前往广东。

公元1841年2月25日,中英虎门之战拉开序幕。之前,英军已经攻占了大角、沙角炮台,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洞开,形势十分危急。紧接着,英军又攻到镇远、威远两处炮台。这里由关天培镇守。

关天培武举出身,为人耿直,善于领兵打仗。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期间,他便全力支持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次,他知道虎门炮弹不多,兵力又不充足,料定守住两座炮台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心存死志,决心和虎门共存亡。

他给年迈的母亲写信,表达诀别之意。他在信中颇为悲痛地说:“国家正值多难之秋,这是我捐躯报国之时,希望母亲能够谅解,勿以我为念。”写完信,他便召集全体将士,发出“人在炮台在,不离开炮台半步”的誓言。

一切安排妥当,关天培和众将士只待英军前来决一死战。这时,有侦察兵来报,说前面的海上出现数个黑点,估计是英军的战船。关天培立即下令,让全体士兵做好战斗准备,装好炮弹,将炮口对准英舰。

英军压根儿没把镇远、威远放在眼里。总指挥官乔治下令三面包围镇远、威远,企图一举摧毁虎门炮台。英军虽然船多人足,弹药充裕,但关天培毫不畏惧,带领将士们沉着应战。他一再告诫士兵要珍惜数量不多的炮弹,但是,炮弹还是很快就用光了。

英舰渐渐逼近,已经有数十名英军手持刺刀跳上炮台。

情况危急,关天培大刀一挥,高声喝道:“将士们,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刻到了!”将士们高声响应,士气高涨。他们手持武器,同英军展开白刃战。在震人心魄的厮杀声中,清军奋勇杀敌,无奈士兵太少,很快便支撑不住。眼见一名英军倒下,便有十余名英军蜂拥而至。(www.xing528.com)

关天培带领将士奋勇杀敌,他身上的伤口多达十余处,鲜血淋漓,染红了衣甲。

眼见炮台要失守,关天培让随从孙长庆将自己的提督大印送到广州,表示自己将以身殉国,与虎门共存亡。孙长庆不忍离开,关天培则举刀赶他,并长叹一声说:“我上未能报答君恩,下未能赡养老亲,这是我的余恨。你归去后,请告诉我的妻子,让她代我孝养老母,我死而无憾了。”

说完,关天培提刀冲向英军,最终伤痕累累地倒下,英勇牺牲。

就这样,镇远、威远两座炮台沦陷。据说,关天培的遗骸由家仆领走时,英舰鸣放礼炮,以示对殉国者的尊敬。他出葬那日,数百人身穿白衣送别,旁观者中有不少人痛哭失声。关天培这样的将领不可谓不英勇,然而于事无补。

区别于关天培的英勇,更多的将帅是愚昧、怯弱。

他们上演着一场场滑稽的剧目。比如曾被寄予厚望的湖南提督杨芳,他是如何应对英军的呢?他见英军舰船上火炮威力惊人,便认为肯定有邪教善术者潜伏其中,于是购买妇女溺器来破邪术。此外,他还做纸扎人,建道场,祷鬼神。这些怎能御敌?

有一位炮台守军将领竟然遣人和英军商议:“你也不要放炮,我也不要放炮,谁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没有炮弹的炮,给皇帝留面子,然后走掉。”

这样的将帅又怎能抵御英军?

继关天培之后,杨芳、奕山都无法抵御英军。最终,奕山被迫签下《广州和约》,支付英军六百万元赎城费。当然,英国政府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战果。公元1841年4月30日,英国内阁决定召回懿律,改派璞鼎查率兵继续入侵。

清王朝一路沦陷,待英舰直逼南京下关时,道光帝明白已无力抵抗,只得遣耆(qí)英、伊里布前去议和。就在英军战舰上,耆英、伊里布和英国的璞鼎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优惠关税等条款无一不损害到中国的利益。

这是中国历史上耻辱的一日—公元1842年8月29日。

签订和约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宣告结束。现在,我们再回头简单一提林则徐。早在一年前,为了安抚英军,道光帝罢免了林则徐,将其发配新疆。就在镇江,林则徐遇到前来相送的好友魏源

对这次相逢,魏源在诗中写道:“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

的确,虽内心百感交集,他又能说些什么呢?临别之际,林则徐将自己在广州期间让幕僚翻译的《四洲志》手稿交给魏源,嘱托他继续搜集资料,编写出一部能够使国人睁眼看世界的著作。

魏源点点头,郑重地担负起这份嘱托。随后,他多方搜罗资料,一年后编写出《海国图志》。这部书初版五十卷,1843年1月刻印于扬州,然而出版后并未引起国人重视。之后,这部书漂洋过海,东渡进入日本,引起巨大反响,风靡一时。

那时,日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明治维新。当幕府高官看到《海国图志》,立即读懂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意义,于是组织翻译,予以发行。正是在这部书里,魏源提出了应对西方入侵的见解,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究竟如何才能击败英军呢?魏源苦思冥想,写下“师夷长技以制夷”几个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