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靖边县革命老区治沙英雄

靖边县革命老区治沙英雄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治沙造林,张加旺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牛玉琴和丈夫张加旺一直在做一个“治沙梦”。1985年1月,在村里无人和他们家“联户”承包治沙的情况下,牛玉琴和张加旺正式同村委员会签订了承包治理万亩荒沙的合同书,并制定了“一年栽上,三年补齐,五年初见成效”的治沙计划。并开通了一条通往沙漠的道路,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对沙漠进行综合开发,建立了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用林地的收入再投入到沙漠治理,进行滚动发展。

靖边县革命老区治沙英雄

牛玉琴,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农民中国共产党党员。1984年,她和丈夫张加旺与村委会签订了万亩荒沙的治理合同。为了治沙造林,张加旺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牛玉琴化悲痛为力量,率领全家老少继续治沙造林,承包治理荒沙的面积扩大到11万亩。从1棵树到2850万棵树,历经37年,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由过去不到2%增加到现在的80%以上,为治沙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英雄”“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中国十大女杰”“联合国拉奥博士奖”等90项国内国际奖项。并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1988年起,当选为陕西省第七届、九届、十届人大代表。1998年起,当选全国第九届、十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2000年起,当选榆林市第一届至第四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

牛玉琴

1966年,17岁的牛玉琴从定边县郝难公社嫁到靖边县东方红公社金鸡沙大队。这里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自然环境恶劣,“风卷黄沙满天飞,白天刮风需点灯,沙打窗户半夜醒,庄稼苗苗捉不全”就是当地环境的真实写照。但牛玉琴和丈夫张加旺一直在做一个“治沙梦”。

1984年,靖边县委、县政府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号召全县群众承包治理沙漠。张加旺从村里开会回来,欣喜的与牛玉琴商量,决定联合村民承包治理村北15里外的“一棵树”万亩荒沙。然而,村里人惧怕沙漠,没有人敢应声。牛玉琴和张加旺不甘心,没人干,我们一家人干。于是,他俩恒下心:治沙绝不能后退半步。1985年1月,在村里无人和他们家“联户”承包治沙的情况下,牛玉琴和张加旺正式同村委员会签订了承包治理万亩荒沙的合同书,并制定了“一年栽上,三年补齐,五年初见成效”的治沙计划。

万事开头难,在一没技术、二缺劳力、三无资金的情况下,要治理万亩荒沙,真是困难重重。牛玉琴也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靠几年前养羊养鸡和卖农产品积蓄的七八千元能完成1万亩的造林计划吗?她心里也没底。为了在造林过程中少走弯路,张加旺根据地貌特征,制定了缜密的治理方案,将承包的荒沙地划分为北部大型流动沙丘区、中部平坦流沙区、南部小沙丘区三个治理区。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大型流动沙丘以种植沙蒿、踏郎、沙柳为主,平坦流沙区以种草为主,小沙丘区以种植杨树榆树、柠条、沙柳为主。

1985年春天,她们请了11个帮工,抢时间争季节地干。从家到承包地有15里路,全是流动的大沙丘,行走非常困难。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吃饭,每人背上几十斤重的树苗,赶到“一棵树”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牛玉琴和张加旺边栽树边检查,整天巡回在各个造林点上。他们一家人埋头苦干,20多天栽植各种树苗1750亩。几天后,一场大风刮倒了刚栽的一半树苗。牛玉琴花了300元钱雇人捡起树苗重新栽植上,但成活率不到50%。

1985年夏天,治沙失败后,牛玉琴和丈夫住进了沙漠,这一住就是一年。他俩在沙漠里观察沙丘在风力作用下的移动规律,发现大沙丘最底下的部分沙子流动最少、风沙侵害较小,适合在春季栽植杨树、榆树、沙柳等树种;中间部分的沙子,在夏天雨季来临前至秋末是不流动的,适宜在夏季种植沙生植物,如沙蒿、沙米、踏郎、花棒等;最高部分的沙子,一年四季都在流动,可利用风的力量拉平沙丘、降低高度后,再种植沙生植物。

1986年春天,牛玉琴带领家人和帮工们再一次向“一棵树”沙漠进军,利用总结出的治沙新方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全年造林种草6000多亩,成活率高达70%以上。1988年,春季造林开始了,张加旺对牛玉琴说:“你带着人先栽沙柳,我出去买树苗。”话说完,拄着拐杖出去买树苗。几天后,县水保局和林业局派车,帮他把12万株杨树苗、15万株花棒苗和40万株紫穗槐苗拉回家。他们一家人和帮工们在沙漠里埋头苦干了28天,将60多万株小苗栽植在地里。陕北的6月份是沙漠里种草的最好时节,然而就在这时,张加旺的身体扛不住了。一张诊断书摆在牛玉琴的面前:张加旺骨癌晚期。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丈夫却走了。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老人孩子没人照顾,植树种草没人去。万分悲痛的牛玉琴渐渐从悲伤中冷静下来,她仔细想:“我不能光顾着悲伤,什么也不管,一家六七口人,老的老、少的少,他们今后的生活全指望我,要是我倒下了,他们怎么办?”有人劝她卖林,改嫁。她想丈夫虽然走了,可他是带着未了的心愿走的。这片林子是她和加旺共同用心血建造的,她没有权利毁掉他们共同的事业和希望,更不能让九泉之下的张加旺失望。于是她对劝她的人说:“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我必须把张加旺未完的事业干完!”就这样,她强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继续奔波奋战在这片沙海里。(www.xing528.com)

牛玉琴把自己每年养猪、养鸡、养羊所卖的钱全部用来买树苗、请帮工,也多次向信用社贷款,可还是不够。无奈之下,她选择了向私人借贷,后来把家里仅有的几件值钱的东西也给卖掉了。牛玉琴在13年的时间里历经千难万苦,营造起了1.7万亩林草,使昔日荒凉的大沙漠换上了绿妆。

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在治沙的道路上从不满足,从不懈怠。1997年,她再次承包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的两万亩荒沙进行治理。1998年4月,牛玉琴组建了靖边县绿源治沙有限公司,当年投资100多万元兴建靖边绿源治沙养殖场。1999年,牛玉琴与东坑中学和伊当湾村委协商,由村委提供土地,东坑中学利用全民植树日提供人力,牛玉琴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治理该村7万亩荒沙。并开通了一条通往沙漠的道路,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对沙漠进行综合开发,建立了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用林地的收入再投入到沙漠治理,进行滚动发展。

2006年,牛玉琴开始在原灌木林地(退化林地)更换新树种,改变了过去造林树种单一的现状。为了治好沙地,牛玉琴经常让三儿子张立强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先进做法。从2013年起,牛玉琴带着家人在自家林地上开始在樟子松上嫁接红松、章武松、白皮松、长白松的试验,嫁接成活率达到97%以上,取得了成功。2019年,嫁接的红松第一次结果,意味着该嫁接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

牛玉琴的生活逐渐富裕了,她首先想到的是周边百姓。20世纪90年代初,她投资3万元建起了“旺琴”小学,解决了周边120多名孩子的上学问题。2000年,牛玉琴积极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的号召,在承包本村已治理好的沙地上投资30万元,平整了水地,搞了移民工程,将南部山区24户贫困户移到本村。2003—2004年,她投资600多万元修通了东坑至金鸡沙村的11公里柏油路,为当地“五村一场”的2万多农民打开了致富通道。其间,由于资金不足,她把自己的养牛场、养猪场都卖掉了。她还先后争取资金1100万元,为本村通了电,为380户村民安装了电话和电视接收装置,为2个村民小组安装了自来水,为东坑中学修建起2栋教学楼。

牛玉琴常常叮嘱家人,创业容易守业难,治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如今,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治沙英雄年纪大了,她看到三儿子做事踏实,放心地交出了治沙接力棒。

牛玉琴,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成功的女性。她是绿色事业的播种者,她带着家人把绿色的种子播撒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片荫庇子孙后代的绿荫。牛玉琴精神,值得传承、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