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汉帝国风云录》

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汉帝国风云录》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后印象派则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该画可以看成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

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汉帝国风云录》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法国画坛最引人注目的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画家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风景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观念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德加、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均称为“印象派”。美术史上,早期印象主义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造型。后印象派则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正因为极富创新精神,印象主义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有意思的是,爱德华·马奈并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由于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所以艺术史界公认其为作为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

爱德华·马奈(Manet Edouard)于1832年1月23日出生在巴黎,父亲内务部首席司法官。和其他幼年学艺的画家不同,马奈学画较晚。父母希望儿子学法律或当海军军官,年轻的马奈起码有2年的时间是在开往巴西轮船上当见习水手,1850年方得进入巴黎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图尔的画室学习绘画,受到整整6年的严格的绘画基本功训练,这种训练影响了他的一生,人们不难发现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美艳的印象派色彩一直交融在马奈的画中。但马奈并不满意古典主义。在托马斯·库图尔画室学习期间,马奈常到卢浮宫观摩历代名家名作,并游历德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广博的阅历使他获取了画室中难以获得的艺术素养。1861年,29岁的马奈在沙龙展出《西班牙吉他演奏者》,在巴黎画坛上崭露头角。31岁时,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而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1867年,马奈举行了一次个人作品展览,以此同拒绝接纳他作品的官方沙龙进行对抗。

图297 马奈(1832—1883)

图298 《草地上的午餐》,布面油画,208厘米×264.5厘米,马奈作,1863年,现藏巴黎奥赛博物馆

《草地上的午餐》(法文:Le déjeuner sur l'herbe)系马奈于1862年和1863年间所作。人们不难看出这是效法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的《乡村音乐会》(又名《田园合奏》)的构图,但整个格调已经不是威尼斯画派那种田园诗绘画。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两位男子和一个裸体女人的肢体互相交缠,画中的性意象被清楚地凸显了出来。画法上也进行大胆革新,画家摆脱了传统绘画精细的笔触和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色块,这自然使得官方及保守的学院派无法接受。

马奈热情奔放,不受拘束,具有自发的革命意识。他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被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这显然是他对自由的追求和浪漫的激情所致。而当他把生命的激情转向艺术时,就在绘画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马奈的画具有古典造型基础,又有明亮鲜艳、光与色的整体表现。受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1882年他在沙龙展出了生前最后一幅作品《福利·贝热尔的吧台》,获得极大成功,官方授予他“荣誉团勋章”。第二年的4月30日,马奈病逝。代表作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白色的牡丹花》等。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于1840年11月14日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面对英吉利海峡的诺曼底港口城市勒阿佛尔(Le Havre)。父亲希望他继承家里的杂货店,但莫奈则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他很喜欢风景画家欧仁·布丹的作品,其注重外光的油画技巧给莫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布丹曾经说过,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在画室里所不可能达到的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这种观点对莫奈影响很大。不久莫奈又被尼德兰画派的约翰·巴托尔·琼康的创作所吸引,这位画家以动荡、兴奋、活泼的激情和比他同时代的人更为活跃的笔触画小桥、村景、河岸和破旧的茅草屋。学术界公认,莫奈就是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艺术修养的。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库尔贝、柯罗等画坛名流,莫奈认真学习并运用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当然莫奈并非盲目崇拜权威,而是一个直面传统的叛逆者。他虽然在1863年进入格莱尔学院的画室,但并不想按部就班地在学院完成他的学画过程,所以当格莱尔学院的画室停办后,他并没有去充实他那相对贫乏的传统艺术修养,而是怀着火热的激情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纯直觉观察,他鼓励朋友们和他一起去枫丹白露林边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画户外写生。在平日绘画实践中他也不去理会各种理论学说,而是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绘画方法,创作了一批具有独到风格追求的作品。莫奈一生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是他于1873年推出的风景画《日出·印象》。

图299 克劳德·莫奈(1840—1926)

(www.xing528.com)

图300 《日出·印象》,写生画,莫奈作,1873年,现藏法国巴黎马尔莫坦美术馆。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勒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淡紫色。一轮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晨曦水光中形成朦胧模糊的剪影,船上的人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画作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标举创新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该画可以看成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于光和影与风景的动态变化的描绘,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而这正是体现了印象派风格的本质。1926年12月5日,莫奈去世。主要代表作除了《日出·印象》外,还有《睡莲》《干草垛》《阿尔让特伊的塞纳河》《撑阳伞的女人》《鲁昂大教堂》等。

埃德加·德加,原名埃德加·依列尔·日耳曼·德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1834年7月19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个金融资本家,祖父是位画家,从小德加便生长在一个富裕且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19岁那年他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巴黎大学法学系就读,但仍未忘却艺术,他拜师安格尔的弟子路易·拉莫特,遂全身心地投入绘画。21岁起,德加通过考试,进入著名的巴黎美术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还经常去卢浮宫等处研究和临摹古典绘画。1854年至1859年,德加多次利用赴意大利探亲的机会,实地观看和临摹15世纪早期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25岁时在巴黎开设了画室,专门从事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先后完成了《练武的斯巴达少年》《奥尔良城的苦难》《贝列里一家》《菊花妇女》等一系列杰作,其不落俗套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作为一名志在创新的艺术家,德加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的兴趣由宗教和历史而转向了现实,在创作中反映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德加取材于下层社会生活的作品有《苦艾酒》《烫衣服的妇女》《女帽店》等。

图301 自画像,埃德加·德加 (1834—1917)

图302 《苦艾酒》(原名《法国咖啡厅速写》,布油彩,1875年至1876年),德加作,92厘米×68厘米,现藏巴黎奥赛博物馆。

《苦艾酒》(图302)绘于画家的中年,应该视为前期的作品。画中的男主角是画家的朋友、版画家马赛兰·台斯色丹,女主角是当地的一名女演员,名叫爱伦·安德蕾。台斯色丹是一位乐天派人物,由于不擅长理财,常常处于穷困境地。安德蕾则是姿退色衰,生活没有保障,一杯苦艾酒衬托出两个失意人的精神状态。画作的构图也较独特,人物被推到右上角,画面空出大部分空间来描绘简陋的酒吧陈设:锯齿形的桌面、墙上模糊不清的旧镜子,空旷感与人物的失落感相互映衬。德加在此前后许多画作中塑造的洗衣妇和女帽店员的形象,也往往是基于对此类人物职业性习惯动作的仔细观察。正因为如此,在印象派画家中,德加被认为较具有现实主义品质,主张放弃古希腊美的理想,而代之以朴实、真挚地表现所见的事物,一句话,就是为了接近美的理想而又不脱离现实。

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德加在绘画中也极力追求光与色的表现。只不过他很少去户外写生,而是根据室内或舞台光线来作画。值得注意的是,德加的画风前后期有变化,前期色调细腻沉着,在他50岁后,画面色调变得明快起来,晚年的绘画色调变得越来越鲜艳、明快,这与画家长时间画水粉画有关。他以大胆而粗重的笔触创作色粉画,有时还留下画纸的原色,或者在色粉画中同时使用油彩、水粉等不同颜料,甚至将几张画纸合在一起,以造就成自己所希望的画面。晚年的德加对人对己都很严厉、苛刻,性情变得十分古怪。在他视力极度衰弱时期的最后一幅色粉画中,庄重的形状几乎完全融入了色彩鲜艳的强烈光线中。与形状相比,色彩更加直接地诉诸感觉的表现方式令人想起20世纪才诞生的野兽派。1886年开始,德加的作品已经不再展出。1917年9月27日 德加逝世于巴黎。

艺术史上,印象主义绘画其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画家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主张既然是凭感觉,那必然是主观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绘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与传统的再现论美学观截然相反。技法上他们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观念上他们只重感觉,无视思想本质,以瞬间现象取代之。通常以习作代替创作,以素材代替题材,以偶然代替必然,以次要代替主要。这实际上也标志着与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的决裂,预示着一个现代艺术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