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职教教师双专业身份历史与现实启示

新时代职教教师双专业身份历史与现实启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涂三广摘要:进入21世纪,英国对职教教师提出了“双专业”的目标要求。本研究通过对英国职教教师的历史发展分析发现,历史的“双专业”是优先行业和职业资格,在教育体系中职教教师被边缘化和商品化。但是,英国“双专业”与我国的“双师型”所强化和弥补的恰恰相反。英国职教教师“双专业”定位彰显了英国职教教师作为技术性存在、工具性存在和自主性存在的本质属性。

新时代职教教师双专业身份历史与现实启示

涂三广

摘要:进入21世纪,英国职教教师提出了“双专业”的目标要求。英国职教教师“双专业”本质是什么?它是从来就有的吗?其现实与历史有何不同呢?本研究通过对英国职教教师的历史发展分析发现,历史的“双专业”是优先行业和职业资格,在教育体系中职教教师被边缘化和商品化。现实的“双专业”理念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冲突,职教教师在新入职教育(ITE)中缺乏“合法性身份”和“实践共同体”环境。研究发现,英国职教教师“双专业”本质上是一种理念型符号,具有结构性、发展性和象征性等特征,“双专业”理念与实践是一种矛盾存在,是统一与分离的结合,正是这种张力与距离确保了英国职教教师始终处于专业化的状态。基于英国的经验与我国“双师型”问题,文章创造性提出了“技术优先”+“入职教育”+“两个升级”+“结果导向”的“双师型”实践路径。

关键词:“双专业”内涵;英国职教教师;历史建构;现实实践

作者简介:涂三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培训中心,博士(北京,10001)(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40年来,“双师型”一直是职业教育对教师发展的定位。但是,40年的实践“双师型”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反而引起了理论上的重大争议。表现在,数量上兼职教师严重不足(小于10%),质量上“双师型”内涵形式化严重令人质疑,地方政府难以招聘到学校所需要的具有行业和企业经验的专业师资。最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教教师必须具备企业3年经验的要求,甚至2020年不再从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职教教师”。有学者认为,该政策是推动落实我国职教教师“双师型”发展的关键(邓泽民关于《解读》)。但是,政策背后却也引发各界广泛争议,相关学者和职业院校管理者对政策落实提出了担忧。如何正本清源,超越“双师型”符号本身,在理论上科学认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中找到可行的路径,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做法。而英国就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案例。

2014年,英国教育与培训基金会(Society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SET)颁布新的职教教师标准《教育与培训者标准》,在标准的内容中明确指出英国职教教师要成为“双专业”专家的身份,即职业或者学科专家(Vocational or subject staff),同时是教学专家(Pedagogical experts),他们必须致力于维持和发展这两方面角色的专门知识,以确保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如何理解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双专业”(Dual professional)的内涵及其意义?其中存在复杂的制度文化安排和教师内在变革诉求。英国“双专业”教师目标的要求,它类似于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定位。但是,英国“双专业”与我国的“双师型”所强化和弥补的恰恰相反。英国试图通过“双专业”目标让来自行业和学科专业的教师掌握“如何教学的技能”,而我国“双师型”教师除了要求新教师掌握教学法之外,更多强调教师如何完善自己的职业经历和企业经验。英国职教教师“双专业”定位彰显了英国职教教师作为技术性存在、工具性存在和自主性存在的本质属性。具体而言,历史上英国“双专业”形成了优先行业(职业)资格的传统,现实中英国“双专业”的职业资格与教师资格之间存在一定冲突。从本质上英国“双专业”是一种理念的存在,实践与理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这种理念与实践的距离促使职教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自我的发展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