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祭祀节日的内容及重要性

祭祀节日的内容及重要性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节日的主要内容是祭奠祖先亡灵、祀奉神灵天帝,借以驱灾避邪或表达哀思。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祭奠节日,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和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证实,端午节原是祭祀龙的节日,而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祭祀节日的内容及重要性

祭祀节日的主要内容是祭奠祖先亡灵、祀奉神灵天帝,借以驱灾避邪或表达哀思。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节日中,这类节日居多。

春龙节 时在农历二月二这天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据说冬眠的龙到了这天在隆隆的雷声中惊醒,故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民间每逢这天要到江河水畔祭祀龙神,《寿春岁时记》载:“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清人《燕京岁时记》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民间传说,二月二祭龙神,是为了乞求龙神按时播雨。

社日 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社日分春社和秋社。《通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五戊”是指第五个戊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之后有春秋二社。相传很久以前,社神勾龙的父亲水神共工与天神打仗,碰折撑天的柱子,弄得天崩地裂,女娲炼石补好天,勾龙又把裂缝填平,于是黄帝封他为后土官,专司四面八方的土地,是谓社神。后来每到社日,人们带着米酒、社饭祭祀社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载:“秋社日,朝廷及州县差官祭社稷于坛,盖春祈而秋报也。”筑坛祭社神,以唐宋明时最为盛行,今北京中山公园保存的社稷坛,即明清皇帝祭祀社稷神的场所。到了近代,各地的社坛大多变成土地庙或土谷祠,所祭对象为土地爷,而非勾龙。

清明节 时在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主要的是祭奠祖先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外出郊游的节日,所以又称踏青节。《淮南子·天文训》曰:“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清明的前一二日是寒食,相传春秋时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归国后,鄙视争官禄,与母亲隐居绵山(在今山西介休市),重耳烧山相逼,介之推抱树而死。为了悼念他,重耳禁止在介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习。清明扫墓祭奠祖先的习俗盛于唐宋,唐玄宗开元十年(公元722年)曾下令说: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当使之永为常式。白居易有诗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杜牧也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扫墓主要是为了表达悼念哀思之情,所以《梦粱录》说清明这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刘侗《帝京景物略》也写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祭奠节日,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清明节期间还有荡秋千、打球、拔河、放风筝娱乐活动。(www.xing528.com)

端午节 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行于吴楚两地的说法是纪念伍子胥,流行于会稽一带的说法是纪念孝女曹娥,流行于晋南一带的说法是纪念介之推,不过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被放逐后,听说自己祖国的国都被秦国攻破,报国无路,痛不欲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殉国。传说屈原投江后,渔夫泛舟前来打捞,并拿出原为屈原准备的粽子等食物投在江中,为的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不去侵害屈原;一个老医生也将一坛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加害屈原。此后每年这一天,人们要划船竞渡,表示救捞屈原,还吃粽子、饮黄酒、佩香囊,在门上挂艾草以避邪。这些传说和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但是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和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证实,端午节原是祭祀龙的节日,而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腊日 时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本是古代祭祀之名,《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叫“腊日”,《说文解字》曰:“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佛教传入中国后,腊八这一天的活动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因为传说腊月八日是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大约到宋代,有了吃“腊八粥”的习俗,《梦粱录》载,腊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至迟在明代,民间盛行自己煮腊八粥,全家聚食,并馈送亲邻。

此外,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是祭祀的节日,道教僧寺在这一天作盂兰盆斋,民间百姓则在这一天祭祀祖先,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有烧纸祭祖、送面娃、面鱼的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