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艺术设计与文化:环境艺术与艺术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与文化:环境艺术与艺术设计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9世纪末,西方艺术史中产生了为艺术而艺术、为生产而生产的两种思潮,在这两种思潮的相互撞击之下,催生了工艺美术运动,这意味着现代艺术与设计的萌动。而到了包豪斯时期,开始了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与教学的历程。从此,一提起“现代”,人们马上便会想到西方的现代艺术流派和现代设计。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艺术设计之路也不例外。

现代艺术设计与文化:环境艺术与艺术设计

个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经常被作为评价艺术设计作品的三个主要因素,这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相随,在人思维和行动时,都无法躲开它们的左右和支配。

传统与现代因时间的距离所显现的结果似乎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它们之间又有着割不断的依存关系。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丰富的传统,而今天我们也在创造着历史。任何无视传统的做法就像没有根系的树木与没有地基的建筑,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19世纪末,西方艺术史中产生了为艺术而艺术、为生产而生产的两种思潮,在这两种思潮的相互撞击之下,催生了工艺美术运动,这意味着现代艺术与设计的萌动。而到了包豪斯时期,开始了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与教学的历程。从此,一提起“现代”,人们马上便会想到西方的现代艺术流派和现代设计。这种认识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设计的个性化发展。而实际上,西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是经过漫长的道路,沿着自身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时代变革方向而发展的。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艺术设计之路也不例外

西方文化艺术是在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追求的是对自然的模仿,要求理解自然、把握自然,按照理性的思路发展。在古希腊,雕刻家在对人体造型入微的观察中把握了人体的物理、生理规律;数学家在研究几何学形式的过程中,发现了长、宽比例和谐的美,提出了黄金分割这个衡量视觉美的尺度。维纳斯雕像不仅是对女性人体美的创造和再现,而且它从整体到局部都经得起黄金分割的检验。由此,古希腊人找到了可以用物象规律(物理、生理规律)检验、用数学尺度衡量的艺术,它通过人体体现了古希腊人心中对美的理想,也奠定了西方传统文化艺术审美和写实艺术的基础。

如果说维纳斯雕像只是在人体的形态中展现了人们共同的理想美,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蒙娜丽莎的微笑”则由体态的外在美深入到了精神状态的内在美,这不仅是艺术家的自然发现,而且使艺术从神圣的殿堂移向人间,艺术家的创作视线从宗教传说中的神,走向了世俗现实中的人。审美和传统艺术的理论,也由比例和谐的研究深化到了对空间理论的探索。焦点透视的出现,使写实艺术的时间、空间与物体结构更加具体,形成一种严密的关系,并且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动下,这种带有西方传统审美观和主要艺术形式的写实美术到了将近极限的地步。与此同时,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人们对于自然和一切客观事物不再满足于模仿和再现,而开始强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绪的表达。在建立新的艺术审美观、时空观以及新的艺术形态过程中,面向世界,从东方艺术得到启示,成为新时期艺术的追求。其主要标志是从严密的三度空间中解脱出来,准确地说是增加了空间的自由性,呈现了四度空间(在三度空间基础上融入时间这个虚空间),进而在原始形态中寻找到了原生的艺术动力。尤其在后期印象派之后,长期隐含在写实艺术背后的黄金分割及一切视觉抽象形式,逐渐被立体派、野兽派等新的艺术流派所强化,其后又由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米罗等人予以发展成为抽象构成主义,形成了以点、线、面、色等纯粹抽象形式与人的心理相对应,通过视觉传达表现人的思想情绪的新风格,并且与现代工业生产生活用品的工业化相结合,使抽象艺术渗透在生产与生活的各种器物中。功能化艺术作品的广泛应用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新概念。

由此看来,西方现代艺术是在古希腊传统文化艺术及其审美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西方现代设计又是从现代艺术中分离出来的。它们都带有地域文化性(即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同时它又带有时代、社会的变革性,从而影响了它的审美活动。虽然在其成长过程中,西方现代艺术从东方及非洲艺术中借鉴了一部分元素,但从整体上讲,不论是西方现代艺术还是设计,都有着它们自己的个性,西方的“现代”也只能代表其自身文化发展的阶段性,而不能完全代表世界艺术及设计的发展状况。因此,“现代”这个词对于不同的国家应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它鲜明的个性。但是,它也有共性的一面。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文化在总体上必然要有一个层面,即特色各异的现代各国设计要靠一种能够相互沟通的“现代语言”来统一在这个层面当中,这种“语言”不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意识上的。(www.xing528.com)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与艺术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例如装饰艺术,它在原始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到青铜器时代,出现了规范化的龙凤纹样,其规整、精细的表现形式是对动物体察入微之后,经过复合创造而成的。青铜艺术与同时期出现的《易经》,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基础。它没有多少物理或数理的发现和解释,却蕴含着人生与宇宙的哲理,即体现了天人关系的哲理。它一直影响着这个地域人们的艺术和文化,对形成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艺术风格有着航标作用。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艺术一直遵循着一种独特的哲学形态而发展,尤其是老庄思想的影响颇深,其提倡“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法”,就是要求以分黑布白来体现道家有无相生、虚实相济的至理。战国的帛画,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等艺术形式都是这种至理的反映,最能代表汉文化的霍去病陵墓石雕也是一例。它以极少的雕琢和简洁的线纹,刻画出了跃马、卧虎等栩栩如生的形象,使自然形态的石材,在有无相生、虚实相济中成为艺术珍品。其后,从魏晋时提出《六法论》的谢赫,直至清代的石涛等大师,都对这种美学思想加以了补充和提炼。齐白石所讲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更简明、准确地道出了这种思想的真谛。“似与不似”就是实与虚、有与无的关系。中国文化和艺术之所以一直在这种美学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发展,是与社会及人的状态分不开的,它是人们在不断追求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中国古代艺术特征是自身美学思想发展的必然,它与西方艺术的发展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更依赖本体的“道”。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没有明确的空间理论。在绘画创作所运用的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虽也涉及第三度空间,但没有西方焦点透视那样严格的规律。散点透视的法则令中国绘画在空间上显示出了很大的自由性。在二度空间的造型上,中国绘画也没有明确的法则,一切都体现在线的运用上。中国绘画的线,不仅在行气运笔中以提、按、顿、挫的形式,使线条呈现出时间的过程,而且也蕴含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自身的修养。一条线从下笔、运笔到收笔,本身就是时空的统一体。而对于点来说,在西方绘画中只有位置,但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点也和线一样,有着一个起、运、收笔的时空过程。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呈现出由点、线表现主要空间特征的根源。

不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有不同,都有其个性的一面,但是,它们又都同属于世界艺术园地中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现状和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中国艺术发展了几千年,到现在它应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感,应怎样走下去,尤其是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年轻”的门类,应当怎样在保持其民族个性的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时代,这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各国的风土特色、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皆植根于各自的地域环境之中,人们的审美观的形成也与之息息相关。从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角度来看,拥有个性和民族性才会更具有国际性。因此,只有重视个性和民族性,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国际视野,我们的设计才会被世界承认。另一方面,设计师还需步入现代文化状态,单纯重复祖宗或简单地模仿西方都是行不通的。要在艺术设计实践中既体现个性和民族性,又展示出现代的观念意识及时代感,不仅要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艺术,而且还要善于汲取西方现代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只限于形式、已的伟大遗产,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民族文化艺术的前进。因为我们的肤浅和无知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盲目陶醉的后果只能导致一种文化的衰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