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湾各族人民的抗外斗争:《中国地方史纲》成果

台湾各族人民的抗外斗争:《中国地方史纲》成果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的时候,台湾的各族人民便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当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高山族人民“男女壶浆,迎者塞道”,欢迎来自大陆的亲人。为抗击英国侵略者,台湾人民组织了为数4.71万余人的义勇队。此时,法军封锁了台湾海峡,刘铭传一面向清政府求救,一面号召乡绅组织民团,全力抗击法军的侵略。自外国列强入侵中国之始,中华民族就开始了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台湾各族人民的抗外斗争:《中国地方史纲》成果

早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的时候,台湾的各族人民便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当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高山族人民“男女壶浆,迎者塞道”,欢迎来自大陆的亲人。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更加疯狂地侵略台湾,台湾各族人民的抗敌卫国战争也从未停止过。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曾屡次侵犯台湾的基隆、大安港、琅乔、淡水等地,激起当地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反抗。他们自立乡约,联合备战,同时规定严禁与英贸易。为抗击英国侵略者,台湾人民组织了为数4.71万余人的义勇队。[162]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者对台湾发动了进攻,台湾各族人民与台湾守军密切配合,英勇抵抗,击退了英军的进攻。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十一日,英国侵略者武装船只窥探台湾淡水、彰化交界处的大安港,当地的渔民发现后,一方面给官军报信,一方面诱使英国侵略船只进入暗礁海域,致使其搁浅,台湾军民乘机对英国侵略者发动进攻。“义首士民亦皆共奋同仇,争先擒斩逆夷,以泄义愤”。[163]英国侵略者屡次侵犯台湾,遭到台湾军民的抗击,终无所获,被迫停止了对台湾的侵扰,这是台湾各族人民在抗英斗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海军少将率军舰进犯基隆,企图控制当地煤矿,作为舰队的补给地。出身淮军将领的刘铭传,得知法军进攻台湾的消息,积极备战,并亲自到基隆督战,使法军没有在台湾登陆,取得了中法战争的第一个胜利。法军并未就此罢手,光绪十年(1884)十月再次进犯台湾,进攻的目标是基隆和沪尾(淡水)。刘铭传鉴于守军不足,放弃基隆,坐镇沪尾。此时,法军封锁了台湾海峡,刘铭传一面向清政府求救,一面号召乡绅组织民团,全力抗击法军的侵略。大陆人民也冲破法国军舰的封锁,向台湾输送物资。在台湾、大陆军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打退了法军。这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将台湾改设为行省。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廷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全部割让给了日本。台湾人民得到这个消息后,愤怒无比,他们“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164]怒斥朝廷无能,誓与台湾共存亡。同年六月,日军由台北南犯,攻占了基隆、台北。台湾绅民一致拥护刘永福统率各路抗日义勇军,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同年八月,刘永福派遣前敌营务处吴彭年与台湾义军徐骧的先锋营在台中地区阻击日本继续向南部进犯。在大甲溪义军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兵败退守彰化。八月底,侵台日军主力近卫师团猛烈攻击彰化,吴彭年率黑旗军和义军在彰化城外与日军血战,参加斗争的将士全部战死。九月,日军组成南进军司令部,以四万兵力进军台湾南部地区。十月,日军兵临嘉义城下,误入义军设置的雷阵,死伤700多人。由于清政府拒绝救助,义军寡不敌众,嘉义失陷,台南危机。在此情况之下,刘永福见大势已去,只身逃回大陆,义军首领徐骧率领部下继续战斗,身死殉国。台湾驻军和当地各族人民在刘永福、徐骧等人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大小100多次战斗,虽然最终失败,但在与日本3个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的作战中,打死打伤日本侵略者3万余人,击毙日本侵略者头目北白川能久中将和山根信成少将。[165](www.xing528.com)

从1895~1945年,是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50年,在此期间,台湾各族人民并肩作战,抗日烽火从未熄灭,“三月一小乱,半年一大乱”,[166]概括地说明了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坚持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史,他们一直为台湾回归祖国而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

自外国列强入侵中国之始,中华民族就开始了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严峻考验,各民族的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日益觉醒,各民族更加团结,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家卫国,才能打败外国侵略势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奴役。因此,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可以说,是外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由自在走向了自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复合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断地增强相互认同的凝聚力。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整体称呼得到了各族的认可,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整体称谓。中国由古代王朝逐步转变为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