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团队的协作与管理能力-中国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团队的协作与管理能力-中国设计艺术原理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协作能力能帮助设计师与其他人员顺利完成设计方案。这些产品是一个杰出的设计项目的综合成果,是设计团队之间共同协作取得的成绩。其设计的发达与杰出的设计师团队有直接关系,瑞典的设计师擅长团队合作,他们尊重彼此的意见,同时勇于表达自我,共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工作多年的设计师常常有机会成为设计部门的管理者,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锻炼和培养相应的管理能力。

设计团队的协作与管理能力-中国设计艺术原理

图6-13 厨具式灯具设计[意]理查德·萨伯

设计师的工作不同于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通常具有很强的协作性。一个设计项目往往需要多种不同工作类型的人员甚至不同团队来共同完成,因此,合格的设计师需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在面对具体设计项目时,设计师需要与生产、材料、技术、市场等各部门的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良好的协作能力能帮助设计师与其他人员顺利完成设计方案。著名的设计师或设计团体都重视团队协作精神,意大利阿莱西公司从1979年起发起了一项设计研究,成立了所谓的“创想之舱”,成员包括设计师理查德·萨伯、美食家阿尔贝托·冈兹以及厨师阿兰·坎贝尔、瓜蒂洛·马谢斯、安格洛·帕拉库西、雷蒙德·杜勒、珍妮·安德烈·卡瑞尔、皮埃尔、米歇尔·图格鲁斯和罗格·维吉,活动的宗旨是促进设计师与厨师的合作,以生产出更加理想的厨具。最终,理查德·萨伯在马谢斯的协作下,于1984年设计了一系列的厨具,简洁而实用,并于1986年投入生产。这次的合作一方是意大利最好的设计师——理查德·萨伯,另一方是米兰的新式烹饪法的智者——马谢斯。这一案例证明,不同行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可以做出更优秀的设计。理查德·萨伯还与厨师安格洛·帕拉库西合作设计了造型别致、颇似厨具的灯具。这些产品是一个杰出的设计项目的综合成果,是设计团队之间共同协作取得的成绩。

瑞典的设计享誉世界,可谓无设计不生活,国民享受着合理设计带来的生活便利。其设计的发达与杰出的设计师团队有直接关系,瑞典的设计师擅长团队合作,他们尊重彼此的意见,同时勇于表达自我,共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各有所长的设计师汇聚在一起,往往能跳脱自我的窠臼,展现更新颖的创意及风格。瑞典斯德哥尔摩知名的“CKR三人组”是由瑞典国立艺术工艺设计大学的三位同年级同学即摩顿·克拉森、耶罗·哥威斯和欧拉·朗组成。虽然他们个性和年龄都不相同,但是依据这些不同,三人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其成员欧拉·朗说过:“个性不同这点真的很重要,如果我们都很像,可能无法像这样合作无间。平常想说什么就直说,毫不隐瞒,尤其一起思考个案的时候,有任何不满都会坦率表达。这并不是在挑对方毛病,而是让设计更精良的必要手段。”[34]

除了设计师之间的协作,设计师还常常面临与委托方、营销部门、生产部门的人员及工程师、管理者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一起共同完成新的设计项目。这些人员来自不同的领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观点差异也较大,设计师更应该学习如何有效协调,弥补不足,实现最终的共同价值和利益。(www.xing528.com)

工作多年的设计师常常有机会成为设计部门的管理者,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锻炼和培养相应的管理能力。设计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设计策略负责,二是协调所有部门间的设计工作。他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产品计划,有机会与企业管理者、工程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共同研究产品的设计方案。因此,他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要求,还要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与其他部门协调,使公司的产品在保持一贯风格的同时保证产品的适用性。他不但要有专业的设计知识和能力,了解设计项目的产品计划、产品发展等有关问题,还要对企业的经营有所了解,对消费者的心理有所认识。美国第一代杰出的工业设计师雷蒙德·罗维,除了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家外,还是一个很精明的企业主管。罗维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很长,其雇员和客户也都是美国人,虽然他的英语水平好,但他常常借助浓重的法国口音来逃避争论。每当与顾客发生争执时,他故意说“听不懂”而逃避正面冲突,过后再与顾客心平气和地沟通解决问题。同时,他在公司里善于营造幽默诙谐的气氛,以利于员工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创意和设计。罗维还十分重视公司的形象宣传,1939年左右,他雇用了一位公共关系咨询顾问——伊丽莎白·里斯(Elizabeth Leese)。此后的28年当中,在伊丽莎白·里斯的建议下,罗维广泛出席各种讲座、发表演讲、举办讨论会,利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创造了所谓的“罗维”奇迹。1949年他成为美国重要的杂志《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罗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另外,罗威的设计公司交给顾客的草图、工程图、效果图都只签罗维的个人名字,这看起来是一种专制的、沽名钓誉的行为,但实际上是宣传公司,扩大知名度的良好策略,这里签的不仅是罗维的名字,更是罗维公司的标志。

图6-14 《时代周刊》封面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