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沦陷后的租界兴盛时期:小梨园剧场掌握曲艺市场

天津沦陷后的租界兴盛时期:小梨园剧场掌握曲艺市场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桂森“小梨园”剧场是30年代建立的。天津沦陷后,很多富户人家、投机倒把商迁移到租界内居住和营业,尤其是日军曾一度封锁英、法租界,是小梨园的业务最兴盛的时期。这种情况给小梨园增加了收入,也开展了营业。她在中原公司时的包银是每月90元,小梨园出包银120元。无论是老曲艺演员,还是后起之秀,差不多都在小梨园演唱过,因此小梨园以演出曲艺出了名。但是好景不常,正在小梨园营业兴盛之时,有人出来要和它竞争。

天津沦陷后的租界兴盛时期:小梨园剧场掌握曲艺市场

王桂森

“小梨园”剧场是30年代建立的。开始演出是在1936年7月,到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转业,共计演出20年。小梨园主要上演曲艺节目,包括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奉天大鼓、相声、太平歌词、评书、单弦、天津时调、河南坠子、单弦拉戏等。演员有本市的,也有从北京和上海等外地聘请来的。

小梨园的园址坐落在天津法租界二十一号路(今和平路)泰康商场三楼,即现在的劝业场对面沙船鞋店、古籍书店的楼上。泰康商场于1927年建成,面积小于对面的天祥商场(天祥商场解放后并入劝业场)。当时商场为了活跃业务,招徕游客,在建场时建有剧场和球社等娱乐场所,例如天祥商场三、四楼有天祥舞台、歌舞楼,泰康商场三楼有小梨园,四楼有新声舞台,这些剧场都是以演京剧为主。1936年泰康商场经理赵一琴为了租出剧场,派人四出张罗,要求条件是每日租金5元,后来被赵一琴的一个亲戚,经营电影公司的冯紫墀知道后,经过双方协商就以每月租金125元租赁了过来,准备开办一个专演曲艺节目的剧场。

冯紫墀是天津的一家粮商富户的后代,河东粮店街冯家大门就是他的老宅,粮店前街、后街很多房产都是他的祖产。他于1924年在南开大学商学系毕业后,教了几年书,后来到华北电影公司担任编辑兼秘书。华北电影公司包括六个电影院,即天津平安电影院(现在的音乐厅)、光明社电影院(现在的光明电影院)、皇宫影院及北京的平安电影院、真光电影院和中央电影院。后来平安影院租给陈霁堂,成立北中电影公司,陈为总经理,冯为经理,冯的秘书是王桂森,总务是辛德贵(王和辛后来担任了小梨园的经理)。1939年陈去世后,北中电影公司结束,冯又与刘镕开办了平安影业公司,经营平安、光明社两个电影院。

在小梨园开演曲艺节目之前,专演曲艺节目的戏园有南市的燕乐升平和丹桂茶园。那时曲艺节目叫作“什样杂耍”,节目包括大鼓、相声、单弦、时调、戏法(即传统魔术),还有踢毽子、耍坛子等。有的电影院如上平安影院等,在上演电影中间休息时,加演两段曲艺节目,以活跃剧场气氛,因为那里的电影是无声的。冯紫墀和他的秘书王桂森、辛德贵、李魁海等人商议,准备开办一个专演曲艺的高雅的剧场,恰好泰康商场三楼小梨园出租,泰康经理赵一琴和冯又有亲戚关系,所以很容易地谈妥,除租金每月125元外,还要给赵经理留出一个包厢,供给他长期占用不收费用。这个园子共有500个座位,前批有六个包厢,每个包厢内有五个座位。第一号包厢就是留给赵经理的。包厢也叫雅座,是专为那些富商、银行、钱庄经理和其他特殊人物预备的,有的是长期包用。票价前排每位二角,包厢每个二元,比散座贵一倍。

在旧社会里干戏园子的,如果没有后台做靠山那就干不了。所谓后台即是有权有势的人,如官僚、青红帮等,在开演前先要向他们送礼拜客,把各方面的关系搞好,不然的话就会有人来找你的麻烦,包括租界里的警察。冯紫墀在旧社会里是个知名人士,他认识各阶层的人很多,国民党时期,天津市长杜建时也是他的同学,杜建时任命冯紫墀为市政府顾问证券所副所长等职。所以说他的后台是很硬的。他干的这几个园子包括光明社电影院、平安电影院等,不但不三不四的人不敢去找麻烦,就是巡捕也没有白看电影的。(www.xing528.com)

小梨园是专演曲艺节目的,开始演出时以相声“攒底”(即压场戏),由张寿臣、陶湘如演出。张、陶是著名的老一辈相声演员,由于当时段子不多,不太受欢迎,上座不多。不久邀请唱梅花大鼓的女演员花四宝等,也只能上半堂座。在小梨园开演曲艺前,演曲艺的老园子有南市的燕乐升平茶园和天晴茶园(后改名大观楼)。在旧社会南市一带是天津市比较繁华的地方,是娱乐场所、旅馆、饭馆、妓院等最多的地方,所以南市一带的戏园子经常客满,但是人员杂乱,园子秩序不好,而且园子的茶房(服务员)还收小费,除票价花费不少,所以有些上层人物不喜欢去。小梨园地处法租界,交通方便,环境比南市一带安静,园内清洁卫生好,装饰雅致,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而且不收小费,邀请著名的演员不断增多,所以业务逐步兴旺起来。天津沦陷后,很多富户人家、投机倒把商迁移到租界内居住和营业,尤其是日军曾一度封锁英、法租界,是小梨园的业务最兴盛的时期。除正常演出外,经常有银钱号经理、暴发户、阔少爷等人借这个园子捧妓女,就是在演节目之间,让被捧的妓女清唱一段京剧等,台上摆满了花篮。捧的人不怕花钱,除被捧的妓女所穿戴的衣服、首饰外,连前台的服务人员的开支都由他负责,利用这个机会显示他们的阔气,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妓女的名声。例如谦益银号经理李墨香,为了捧一个名叫素筠的妓女,就花了很多钱。这种情况给小梨园增加了收入,也开展了营业。

小梨园这个剧场为什么从开演以来业务蒸蒸日上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冯紫墀用人得当,经营管理不断改进和创新外,演员是个关键因素。冯紫墀对于邀请演员是下了一番苦心的,除有名望的老演员如刘宝全、金万昌、荣剑尘等外,也留心技艺精湛的青年演员。那时夏季中原公司(现在的百货大楼)屋顶花园每日晚上演曲艺节目,其中有小彩舞(即骆玉笙)演唱的京韵大鼓,别具一格,很吸引观众,冯就托人情、出高价把她挖来。她在中原公司时的包银是每月90元,小梨园出包银120元。除了让小彩舞唱“大轴”外(大轴即压场戏),还有小蘑菇(常宝堃)、赵佩茹的相声,以及各种大鼓轮换演出。演京韵大鼓的有刘宝全、白云鹏、林红玉、侯月秋、小岚云等,演乐亭大鼓的王佩臣,演梅花大鼓的花四宝,演奉天大鼓的魏喜奎,演辽宁大鼓的朱玺珍,演梨花大鼓的鹿巧玲,演河南坠子的乔清秀、董桂芝、姚俊英,相声演员除张寿臣、陶湘如外,还有马三立、张庆林、郭荣启、朱相臣、侯宝林、郭启如等,此外还有单弦演员荣剑尘、石慧儒、常树田、谢瑞芝、雪艳花等,评书演员有陈士和、姜存瑞,太平歌词演员常连安等等。无论是老曲艺演员,还是后起之秀,差不多都在小梨园演唱过,因此小梨园以演出曲艺出了名。

但是好景不常,正在小梨园营业兴盛之时,有人出来要和它竞争。在1939年有一位干电影公司的名叫祁化民,他的股东是立仁医院全家和吕海寰之孙吕文符。他们有钱有势,把天祥商场四楼上的天祥舞台接兑了过来,起个名子叫“大观园”,要和小梨园对着干。这个园子比小梨园略大一些,共有600个座位。他们找了一个管事的(后台经理)名叫王新槐,这个人在演艺界多年,有势力,大家都叫他“王十二”,依仗他的势力把正在小梨园演出的名角色挖了过去,一心要把小梨园挤垮。小梨园在强敌逼迫之下并不示弱。由于小梨园经营管理好,开支轻,所以就是卖半堂座也能维持开支;大观园则不然,他们开支大,角色包银高,管理人员工资也高,王新槐的工资每月就高达120元之多。大观园在开始时,因为有著名的角色演出,上座不错,但是除了开支赚不了多少钱,干了一年多就维持不下去了。他们就托人找冯紫墀,商议要把大观园的全部包括营业照兑给他,要价一万元。冯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如果被其他人接兑过去,小梨园的命运还是没有保证,结果以8500元的代价谈妥,把大观园接兑了过来,这些钱只是园子的牌匾营业照和园子的租赁权,没有任何实物,还附带一个条件就是包下来全园职工,不得使他们失业。冯把大观园接过来后改名大观园方记,为什么加个方记呢?一方面是和以前的大观园区别开来,另外冯聘请原来天祥四楼的歌舞楼戏园的后台管理人员房士元负责管理,房谐音为方,加上个方记。冯紫墀掌握了小梨园和大观园方记,两个园子全都演曲艺节目,按照经营小梨园的办法来经营大观园,演员可以两园调换,搭配合理,把刘宝全、金万昌、小蘑菇放在小梨园,把小彩舞、荣剑尘、白云鹏、花五宝等放在大观园。这样两园旗鼓相当,深受观众欢迎,两园经常都卖满座,这时小梨园又兴盛起来。

但为时不久,小梨园又遭到了打击,以青帮头子袁文会为后台的南市庆云戏院也要改演曲艺节目。它凭着帮派势力把小梨园和大观园的几个主要角色如小彩舞、小蘑菇等挖走,小梨园被迫一度停演曲艺节目,不得已改演评剧。冯紫墀邀来新翠霞戏班,在小梨园除演传统的评戏外,在冯的指导下排演了很多新编戏目,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费尽了心血维持开支。1940年庆云戏院因经营管理不善,上座越来越少,曲艺节目演不下去了,改组为以小蘑菇为首的兄弟剧团,上演滑稽戏,小彩舞又回到了小梨园演出。小梨园经过了一番风波后又逐步地恢复了原来的盛况。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国民党执政时期,货币不断贬值,工商业萧条,小梨园的业务只能勉强维持一时。

解放后,1952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小梨园的业务一落千丈,甚至维持不了开支。1953年大观园方记歇业,小梨园于1956年全行业合营,经过行业调整后停止了演出,小梨园这个专演曲艺节目的戏园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