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问题与难点

大学素质教育:问题与难点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由于理念上没有达到高度共识,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面临着两大问题和难点。[8]第二,由于认识上仍有差距,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设计和有效实施亟待改进,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还缺乏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所应有的基础性、系统性、人文性、综合性、主体性和深刻性。

大学素质教育:问题与难点

目前,各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创造性地规划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为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师生的“全人”成长意识和科学人文缺一不可的培养理念,在“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情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这并不意味着理念层面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研究型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性质有待进一步明确,专才和单纯职业倾向依然严重,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尚未由片面的社会本位回归到促进个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和谐发展境地,“大学之道”和“大学之用”的分界和联系尚待进一步厘清,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本质与定位,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质与定位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还存在着差异。正是由于理念上没有达到高度共识,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面临着两大问题和难点。第一,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和体制性障碍使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长期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忸怩状态和尴尬境地,正如金耀基所说,“我们不难发现通识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正出现一种矛盾与困境,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8]第二,由于认识上仍有差距,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设计和有效实施亟待改进,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还缺乏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所应有的基础性、系统性、人文性、综合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缺乏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通识课程相当一部分虽以全校通选课的面貌出现,但没有刚性规定,教学管理部门(校、院系两级)虽然从形式上将此类课程归入基础类课程,但在教学和考核要求上远没有专业基础课严格。系统性欠缺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必要的计划性和应有的教学重点,自发自为的较多,有理念、有计划地设计和规定的课程特别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较少;学生选课缺乏必要的指导,往往避重就轻,凭兴趣、凭感觉选课。人文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通识课有相当一部分是外语、计算机、法律经管等技术类实用性或技能性课程,人文课程大打折扣,即便有文史哲艺等人文艺术课程,相当一部分仍然是概论性、欣赏性,甚至娱乐性课程,缺少深度,学生上课是为了轻轻松松听故事或单纯增加一点人文知识修养,缺乏必要的阅读、深入的研讨和独立的思考。[6]主体性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学生和教师对待文化素质课的态度:相当一部分师生对以“通识课”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课”冠名的课程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开课院系往往不把对全校通选课的精心设置和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备列入本单位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重研究、轻教学,特别是本科生的基础教学,应付和交差意识普遍存在;真正愿意投入本科教学通识环节且个人的科学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不多,由于缺乏兴趣和热情,部分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缺少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应有的理念和方法;不少学生视通识课为锦上添花、可有可无、混学分、凑学分的点缀课程。这与台湾前几年通识教育的情况有些相似。[7]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沈君山曾经指出:“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不能只是理论。在台湾,实践通识教育远比理论通识教育困难。这些实践的困难包括①没有人愿意去管。②没有教授愿意去教。③没有学生愿意肯花精神去听。”[9]至于综合性和深刻性,则差距更大:相当一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浅显,停留在粗线条的概论梳理和原理介绍,浅尝辄止,教而不化,不太注意课程内容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张力,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做出主动的价值选择和独立判断的尝试和努力还不够;教学形式亦不够理想,大多采取大班上课满堂灌的方式,缺少必要的师生交流、小班讨论和严格考核;学习层面上应有的批判性思维,特别是批判性阅读和写作更是有待填补和加强。以上问题直接影响到文化素质通识课程的声誉、质量、吸引力和实际效果,如果不花大力气进行整合、设计并形成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文化素质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8]

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理想主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的时代,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机会主义、急功近利、技术至上的思潮步步紧逼的情形下,面对就业压力财富的威力,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其课程计划往往会被看作是不能马上立竿见影的长线计划而受到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课程计划的排挤,教学制度和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又进一步增加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难度。[10]一旦课程设置要求不明、安排不妥、定位定性不准、管理不力、投入不足、指导不够、评估不当,结果就会事与愿违,就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在各类课程负担都很重的情况下不能够合理地分配精力和主动承担课程,于是通识课程成为负担,结果是通识教育没有做好,专业教育也受影响和冲击。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尴尬与无奈。因此,如果具有纠偏意义和在“全人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基本出发点的通识教育被看作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途径,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将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文理通识课程向精致化、规范化、深度化的方向发展,这方面英美和我国港台地区通识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