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似结构对比:结构的几何语言

相似结构对比:结构的几何语言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搭建完成的结构部件可以完全紧扣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稳定的建筑。汉诺威日本馆的内部空间很大,展厅面积达3600平方米,该建筑长74米、高16米、宽35米,但却没有用柱子来支撑,这与弗雷·奥托设计的曼海姆大厅网壳结构相似,但汉诺威日本馆的屋顶则采用纸膜,这使得建筑更加轻盈。这种轻盈便利的结构,为城市的公共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建造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结构对比:结构的几何语言

对空间秩序感的追求,在一些现代建筑师如隈研吾、藤本壮介、弗雷·奥托、坂茂等人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像隈研吾的GC口腔科学博物馆,坂茂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这些建筑的构建形式具有一种独特的几何张力。但是以往的搭建中,结构单元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三维几何约束,需要额外的铆接固定。我们的结构在形成空间秩序和几何对称美感的同时,实现了结构部件之间的几何完全约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我们的结构是一种更迭性结构,可变、可修改、可更新,它在结构形式上给设计和搭建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坂茂擅长用木材再生纸这类轻型材料作为建筑的主材,他设计的建筑结构别具一格。比如2013年完工的瑞士Tamedia办公大楼是纯木结构的,这个建筑每个结构部件都完全独立,并且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搭建完成的结构部件可以完全紧扣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稳定的建筑。建筑的建造过程也区别于我们现在的现场施工方式,事先预制好木制构件,然后由工人在施工现场按照图纸组件,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建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图片来源:shigerubanarchitects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是由建筑师坂茂和弗雷·奥托共同设计的,由于世博会展馆是临时性的,所以在设计之初他们就充分考虑了材料的回收。他们的设计理念很好地呼应了当时世博会的主题“人、自然与科技”。因此这个建筑完成了使命后,展馆内的每一个结构部件(竹子、纸)都被拆卸回收,并且运回日本,变成学生的作业素材,继续循环利用。汉诺威日本馆的内部空间很大,展厅面积达3600平方米,该建筑长74米、高16米、宽35米,但却没有用柱子来支撑,这与弗雷·奥托设计的曼海姆大厅网壳结构相似,但汉诺威日本馆的屋顶则采用纸膜,这使得建筑更加轻盈。(www.xing528.com)

GC口腔科学博物馆和梼原木桥博物馆都是隈研吾2010年完成的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的设计源自传统的悬臂式结构,也同斗拱结构设计相似。斗拱本身由多个木料榫接而成,也等同于多个小型悬臂,以达到平衡弯矩的性能。梼原木桥博物馆的主体结构由组件堆叠而成,形成一个巨大的倒三角,并由建筑底部的一根柱子支撑,实现了大悬挑,带来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

隈研吾的GC口腔科学博物馆由6000根桧木搭建而成,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鲁班锁,基本单元由三根断面为6厘米×6厘米的木头组成,木头的连接也不需要螺丝或胶水。

2016年,藤本壮介在上海用500根纯白色脚手架搭建的三维山形艺术装置——“远景之丘”,该作品整体高21米、宽87.6米,总占地面积达638平方米,形式非常壮观。事实上这个方案是藤本壮介2013年作品“蛇形画廊”的衍生之作。脚手架叠压组合形成有强烈几何美感的城市公共空间。这种轻盈便利的结构,为城市的公共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建造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