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高技术与泛艺术的影响

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高技术与泛艺术的影响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显得更为复杂。泛艺术是技术对当代艺术影响的重要表现: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常常交融,艺术与非艺术、职业艺术家与非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界限日益模糊。当代艺术中的技术性标准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与评判,成为当代艺术多元价值标准之一。高技术的参与和泛艺术的表达形式不仅体现在新建博物馆中,在老建筑改建当中更是显而易见的。

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高技术与泛艺术的影响

如今的博物馆中,相比传统的展览,当代技术的参与更加深刻,表现也更为复杂。尤其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显得更为复杂。泛艺术是技术对当代艺术影响的重要表现:艺术现象与生活现象常常交融,艺术与非艺术、职业艺术家与非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界限日益模糊。当代艺术中的技术性标准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与评判,成为当代艺术多元价值标准之一。高技术的参与和泛艺术的表达形式不仅体现在新建博物馆中,在老建筑改建当中更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密尔沃基的哈雷戴维森博物馆(Harley-Davidson Museum),[20]位于市区南部Menomonee河旁边,用黑色的砖块、玻璃、暴露的结构钢修建。玻璃和钢材质的楼间天桥连接了这三座建筑。钢制的塔式结构把支撑Harley-Davison标志的机械设备隐藏起来。空间分布在三座建筑中,包含了展览、公司文档、零售商店和餐厅等。这种奔放的现代化的外观表现了公司摩托车一贯的狂野和坚韧不拔的气质,也展现了密尔沃基的Menomonee山谷过去的工业技术文明。(图4-79、图4-80)

图4-79 哈雷戴维森博物馆外观

图4-80 馆内的摩托车展示

安妮特·纪贡/迈克·古耶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位于瑞士卢塞恩的运输博物馆,以1999年的竞赛方案为基础,2005年工程重新启动。建筑的立面则是近乎透明的“玻璃橱窗”,里面展示着各式各样的轮子、螺旋推进器、汽车轮圈、涡轮机齿轮以及舵盘等等。金属展品紧密地悬挂在保温层之前,立面玻璃之后,形成了闪烁发亮的立面“内衬”。各式各样轮子的集聚展示让观众对这个机械运动的原初构件产生敬意。馆中的工作车间可以向观众展示车辆的保养和维修。新公路运输厅的概念:一个两层高的黑盒子,有一个自动停车系统,带机械车梯的格架状结构中陈列着经典车型或者新款汽车,参观者可以通过按钮进行控制,将车传送至眼前以便近距离观察。封闭体量的立面由金属薄板构成。立面所使用的金属板是由废旧车辆回收而来的。向窗内观望,是不同来源的集聚效果的金属板,从摆在内部的保养完好的经典车款到室外凹凸锈钝的废旧车辆,丰富多样。建筑的外面被一层格网包裹着,起到防护坠落的作用。(图4-81—图4-83)

对于很多老博物馆改造项目来说,设备更新投资要占总工程投资的半数以上,足见其重要程度。设备更新既要满足日益复杂严格的博物馆学要求和建筑规范要求,又要符合大众对艺术场所不断提升的行为、审美及心理需求。这些设计趋向都体现着一种后工业时代的精致而不乏人文气息的审美情趣

图4-81 运输博物馆挂满轮子的外墙

例如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中央部分是一套复杂的通风排气系统,除了净化排气外,也支持着博物馆的空调系统运作。同时,博物馆的厚重外墙也用于储藏热水与冷水,不断地向中央通风排气系统供应。如果不幸遭遇火灾,博物馆还可以自动形成一股“龙卷风”来灭火,防火装置甚至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高达30多米的“超级龙卷风”。(图4-84)

图4-82 新公路运输厅立面的废旧车辆回收金属板

(www.xing528.com)

图4-83 运输博物馆外观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达尔文中心二期工程,像一个7层高的“茧”,拥有适宜存放标本的小环境。它连接旧建筑waterhouse,连接与达尔文中心的一期工程。增建工程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蚕茧,包裹在玻璃罩子中。这个可透光的蚕茧使得整个工作空间明亮与通风,容纳了博物馆的2 800万个昆虫标本和300万个植物标本,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名科学家提供了实验室。茧形的结构层,带给新建筑一个有智能的皮肤(intelligent skin),也是内区的保护层。形成的中庭是经过流体动力学计算的缓冲区,更加有效地杜绝火灾、害虫以及人为袭击的威胁等,同时对太阳能的利用,能随着气候与日照的时间而改变,减低夏季所带来的热气以及冬季里暖气的流失。随着达尔文中心的开放,自然历史博物馆80%的藏品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让公众接触,大大改善了原来不足1%的比例。(图4-85—图4-88)

图4-84 奔驰博物馆的“龙卷风”

图4-85 达尔文中心二期外观

图4-86 达尔文中心二期的“蚕茧”

图4-87 达尔文中心二期剖透视图

图4-88 达尔文中心二期剖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