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时、虚拟化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实时、虚拟化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物馆建筑的艺术表达也相应地走向信息符号的虚拟化,具有随时、随地、随对象而变化的实时性。除了博物馆建筑的内部空间,实时性还体现在当代建筑师对于表皮的探索。可开启、关闭或者可选择性透明的建筑表皮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空间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改变了表皮作为内外空间分界的传统角色,而成了表现博物馆中内容,模糊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界限,使得博物馆建筑能够呈现出实时化的空间张力。

实时、虚拟化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

随着当代文化的转向,传统的口传文化、读写文化被视觉和媒体文化所取代。作为文化传播场所的博物建筑中也被植入数字信息网,电流、数字化显示提供出新颖的视觉感受。传达信息符号的建筑构件与材料被各种虚拟的图像所代替,以此反映时代的媒体特征。当代的博物馆成为建筑学博物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相融合的信息服务系统。博物馆大量运用数字化的方式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实现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信息保存,既可以在实体博物馆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为观众提供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多种服务。博物馆建筑的艺术表达也相应地走向信息符号的虚拟化,具有随时、随地、随对象而变化的实时性。如彼得·库克(Peter Cook)的格拉茨艺术中心(Kunsthaus Graz)、荷兰NOX的淡水博物馆、Diller+Scofidio的艺术和技术博物馆、哈迪德的立陶宛维尔纽斯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Hermitage Museum)、荷兰ONL的iWeb展馆,等等。

除了博物馆建筑的内部空间,实时性还体现在当代建筑师对于表皮的探索。博物馆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不再是型制化的立面设计。通过对建筑表皮的艺术化处理(如打孔、褶皱、结构化),使其后的真实本体呈现虚幻的视觉景象而形成奇观。可开启、关闭或者可选择性透明的建筑表皮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空间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改变了表皮作为内外空间分界的传统角色,而成了表现博物馆中内容,模糊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界限,使得博物馆建筑能够呈现出实时化的空间张力。如让·努维尔(Jean Nouvel)及合作者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鲁迪·里齐奥蒂的地中海及欧洲文明博物馆、哈迪德的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馆(Eli and Edythe Broad Art Museum)、赫佐格和德穆隆的旧金山德扬博物馆新馆、妹岛和世的纽约的新美术馆(New Museum)、FOA的美国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哈迪德的“桥上展厅”——萨拉戈萨廊桥、ONL事务所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高速公路旁的Hessing展示舱,等等。(www.xing528.com)

近年来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生态博物馆,则是彻底颠覆了那些静止在“橱窗”中记录历史的传统博物馆的概念,被称为“一个正在生活着社会活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