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齐国刀币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齐国刀币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国通行的货币为刀币,是由实用的刀演变而来。齐建邦法化是田齐的开国纪念币,在刀币中数量最少,号称中国最早的纪念币;齐法化数量最多,流通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賹”字为20朋贝之意,即一賹化圜钱与一枚刀币的价值相等,而重量只有齐刀币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从而使重量减轻,币值增大,便于携带和计数,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齐国刀币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姜太公治齐,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实行农、工、商并举,使齐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他在注重发展麦、黍、稻等粮食生产的同时,又大力种植桑麻,鼓励发展纺织业。《论衡》记载:“齐女也刺绣,恒女无不能。”说明当地已有规模可观的纺织、刺绣手工业

姜太公一方面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发展桑蚕丝麻,发展鱼盐业,积累了大批的商品资源。另一方面,重视商业,发展与各国的贸易,使齐国的货物遍利天下,以实现财蓄货殖、富民强国的目标。齐国生产的罗、纨、纱等丝织品以及精致的锦帛缟缣、文秀纂等精品甚至远销域外。同时,域外的金银器也传入齐地。在青州西辛战国墓中出土了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金环首和西亚风格的银盒。盐业方面,据《管子·轻重甲》记载桓公时期“伐菹薪,煮沸水为盐……十月始征,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食盐)粜之梁赵宋魏濮阳,彼尽馈食之也”。

经济的繁荣导致了货币的产生,货币不但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见证,同时也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齐国很早就认识到这一规律,因此对货币十分重视。

齐国通行的货币为刀币,是由实用的刀演变而来。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整个刀币的长度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

●“齐法化”刀币范正面

长27厘米,宽13厘米,合范厚5.7厘米,一级文物
1965年前范王村出土

●“齐法化”刀币范背面

●齐之法化

●齐建邦 法化

即墨之法化(www.xing528.com)

●齐法化

安阳之法化

长15.9~19.2厘米,二级文物
青州东南河、大交流、李家庄、辛庄等地遗址出土

●賹化钱

直径3厘米

目前所见的齐刀币按照铭文区分共有六种,即: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谭邦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齐建邦法化。一般来说,在六种刀币中,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谭邦之法化为春秋时期姜齐的铸币;齐法化、齐建邦法化为战国时期田齐的铸币。齐建邦法化是田齐的开国纪念币,在刀币中数量最少,号称中国最早的纪念币;齐法化数量最多,流通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考古发掘证实,山东地区以齐故城为中心,东至胶东,西到聊城,都有大量刀币出土。随着齐国疆域的扩张、商业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齐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甚至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也有齐刀币被不断发现,充分说明了齐国商业的发达和外贸的繁荣。

齐刀币乃范铸而成,依所用范质地的不同亦可将齐刀币范分为夹砂陶范、石范、铜范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和战国晚期。青州市博物馆所藏刀币范为夹砂陶范,出土于青州王母宫镇前范王村。清光绪《益都县图志·金石志》记载:光绪十三年(1887年)益都(今青州)城北23华里前范王庄村民挖地时挖得齐刀币范一窖,大部分都是齐法化。据考古调查,前范王庄为一处西周到汉代的古遗址,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层厚近一米。从出土物看,现在的前范王村应为齐国一处制造钱范的作坊,故有“范王”之称。

賹化钱是齐刀币外较流行的另一种齐国货币,它是战国末期齐襄王复国之后铸造的一种货币,也是中国最早的有郭圆形方孔钱,分賹化钱、賹四化、賹六化三种。“賹”字为20朋贝之意,即一賹化圜钱与一枚刀币的价值相等,而重量只有齐刀币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从而使重量减轻,币值增大,便于携带和计数,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