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州石窟-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

青州石窟-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今青州城南云门山、驼山上存有隋唐时期大型石窟两座,造像近千尊。驼山第一窟为小型窟。此为一胡人形象,说明当时青州一带即有胡人在此活动。因此,此窟应开凿于北齐时期,为驼山石窟中最先开凿者。

青州石窟-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

隋建立后,大力提倡佛教。仁寿元年(601年)在青州胜福寺(广福寺)奉安舍利,青州开窟造像之风日盛。在今青州城南云门山、驼山上存有隋唐时期大型石窟两座,造像近千尊。另有尧王山摩崖造像、黑山石窟等小型石窟多处,唐代冯石奴造像塔和杨赞儿造像塔为高柳铁塔寺之遗物,为寺院雕塑中的精品之作。

驼山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主峰海拔408米。石窟位于山顶东南面,自东北而西南共有5个洞窟,1处摩崖造像,共计造像638尊。最大者通高近7米,最小者不足20厘米,造像神态各异,雕凿技艺精湛。

驼山第一窟为小型窟。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该窟本尊面形丰满,颈佩莲花瓣项链,臂戴钏,胸部突出,身穿极轻薄的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这尊造像身材健美而匀称,面容温柔而慈祥,具有女性的特征。该窟中的菩萨像雕刻得尤为生动:头部饰高发髻,面相丰满圆润,项链复杂华丽垂至胸前,上身袒露,帔帛由左肩斜垂,在上身缠绕飘然下落。长裙轻薄紧贴腿上。它所表现出的丰满面相、欹斜有曲线的身材、出水式的下裙等,都是唐代社会中流行的审美样式。该窟两壁上有3处小龛造像,其中有“长安二年尹思贞”造像题记、“长安三年李怀膺造弥陀像”题记和“长安二年任玄览造观音像”题记。由造像形制及后期小龛题记推测,该窟造于武则天前期,即690~700年间。该窟主尊,应是依密教经典所造的毗卢佛。类似的毗卢佛在全国并不多见,在四川省广元市千佛崖莲花洞右壁的一尊,早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也是武则天前期所作。在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东山刘天洞的一尊,则早于天授三年(692年),应是唐高宗末年至武则天初年所作。驼山1号窟保存较好,是密教东传山东的一个物证,弥足珍贵。造像题记还表明,至迟在长安二年,这里已有“驼山寺”。至迟在元代,驼山寺已改为道教的“昊天宫”。

●舍利塔下铭盖

边长83厘米,一级文物
广福寺遗址出土

●舍利塔下铭志文拓片

●驼山第一窟

窟高2米,进深2.4米,宽2.43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石窟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是隋代造像,共有3个窟,即第二、三、四窟。另外,在第五窟北摩崖造像中也有隋朝的造像。驼山第二窟为中型窟,正面刻一佛二胁侍菩萨,旁壁上刻有千佛像和供养人像。主尊结跏趺坐,螺形发髻,面相圆润,内着僧祗支,外穿褒衣博带袈裟,袈裟上绘出田相衣纹,手施无畏、与愿印。两胁侍菩萨均戴雕刻精美的高冠,面带微笑。冠带长长地垂至肩部,颈部戴连珠状的项链,帔帛下垂于胸腹间,然后上卷至肘部,身前极细致的璎珞,由右肩下垂至腿部。长裙曳地,正中有宽博的裙带垂下。这样的衣纹和图案,为隋代菩萨造像装饰的一般特征。此窟东壁有一供养人像,着翻领窄袖的大衣,无开胯,腰间有扣,扣下束带,带上刻连珠形图案,足着尖头皮靴。此为一胡人形象,说明当时青州一带即有胡人在此活动。门边两位力士,赤裸上身,手执兵器,怒目圆睁,极富威慑力。主尊佛座上的题记有:“像主张小叉敬造”,“像主叉妻吕敬造”,“比丘尼光供养”,等等。第二窟从布局到造像服饰、造像风格均与其西邻的第三窟相似。故知此窟应是在隋开皇年间雕造,题材为无量寿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

驼山第三窟为一佛二菩萨像和341尊千佛像。正中为阿弥陀佛,高近6米,是山东省现存最大的结跏趺坐佛像,面相圆润,螺髻,有白毫相,眉毛细长,双目微闭,目光下敛,带有沉思的神情,内着僧祗支,胸前结带,外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袈裟上有红色彩绘。手施无畏、与愿印。在坛基上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的题记。据《隋书》卷47《韦世康传》记载:“世康从父弟操,字元节,刚简有风概,仕周致位上开府、光州刺史。高祖为丞相,以平尉迟迥功,进位柱国,封平桑郡公,历青荆二州总管,卒官谥曰静。”由此可知,这个大像的开凿人就是北周末年因平定尉迟迥功而被晋升为柱国,封为平桑公,做青、荆二州总管的韦操。窟内还有其它造像题记近百品,比较重要的有:“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 (此品在佛座上)、“益都县令唐照明一心供养时”等。此外的像主还有各姓俗人及比丘、比丘尼等近百人。很显然,该窟是以平桑公韦操、乐安郡沙门都僧盖为主的佛教邑社造像。据史书记载,青州设总管府自北周末年起,到开皇十四年止。由此可知,三号窟开凿于开皇十四年(594年)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裕群先生则进一步考证,此窟开凿在开皇元年至三年之间。

驼山第四窟为小型窟。主尊为倚坐像,手施无畏、与愿印,造像表面风化严重。菩萨像已无法看出究竟着什么样的宝冠,仅可看到冠上飘下的宝缯。由肩部垂下的帔帛,上卷至肘部,衬托着雕刻精美的璎珞。璎珞在胸前联结于一兽头形的饰物上,然后向下分垂至上腿部。下裙已不像第二、三窟菩萨那样宽博。这样的风格,虽然仍具有隋朝菩萨的许多特点,但胸前兽头形的环饰和没有下垂的裙带,以及腰部稍有曲线的样子,又具有了初唐菩萨的某些特点。此窟应稍晚于第二、三窟,时代定为隋代末年比较合适。

●驼山第二窟

窟高3.28米,进深3.3米,宽2.8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第四窟

窟高2.2米,进深2.3米,宽2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第五窟

窟高1.24米,进深2.3米,宽5.4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第五窟为小型窟,为一佛二胁侍菩萨像的布局。主尊结跏趺坐,面庞呈椭圆形,五官残缺,脑后有圆形头光,内饰莲花。主尊内着僧祗支,外穿褒衣博带袈裟,衣纹简洁流畅。手施无畏、与愿印。两胁侍菩萨面部残缺,头戴高冠,宝缯飘然下垂,颈饰项圈。身材修长而富有曲线变化。其服饰华丽,身着帔帛,长裙曳地,外饰精美的璎珞。此窟虽没有准确纪年,但从造像风格和雕刻手法来看,与龙兴寺遗址出土的北齐造像较为相似,主尊两肩阶梯状的衣纹以及下垂于台座上的重叠的下摆都具有北朝晚期的特征。因此,此窟应开凿于北齐时期,为驼山石窟中最先开凿者。

另外,在第四、五窟之间的崖壁上还有一处摩崖造像,共有佛、菩萨造像十余尊,因暴露在外面风化严重。其题材造型多样,雕造年代应为隋唐时期。

驼山石窟,从北齐开始开凿,到唐代中期完成,历时近200年。这期间,当地的劳动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元朝时由于佛道之争,驼山曾一度为道家所占据,使造像略有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保护这些佛教艺术珍品,居住在山下的村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日夜在山上巡逻,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避免了一场浩劫。1988年,驼山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石窟位于青州市城南云门山之阳,今存5个窟,计有造像272尊。自西向东编为第一、二、三、四、五窟。

第一窟为方形,布局是一坐佛、二侍立菩萨、二力士。开凿于隋开皇、仁寿年间。主尊应是无量寿佛。佛像颈部刻二条横旋纹,着U形领袈裟,左肩下垂一吊纽。二菩萨戴冠,冠中有立佛或宝瓶,有宝缯,颈系项链,自左右肩头各斜挂一串璎珞。帔帛于身前作二次环绕式。二力士在窟门两侧,比二菩萨低一个台阶,亦帔帛绕身前二次。 上述佛及菩萨的衣饰,明显晚于青州龙兴寺出土之北齐造像。佛左肩垂下吊纽的做法类似于山东省东平县白佛山完工于开皇七年至十年间的第一窟阿弥陀佛造像。

第二窟为方形,布局为一立佛、二侍立菩萨。立佛全毁,二菩萨犹存。菩萨圆面高颈,犹存齐风,然衣饰大别,类同第一窟,亦应是开皇初年所作。窟中,有小龛24个,均无题记。

第三、四、五窟,为长方形中等洞窟,内造倚坐弥勒佛、二菩萨、二天王及贤劫千佛。第三窟主尊弥勒造型,似龙门石窟双窑南洞,应造于唐高宗前期,天王手中持戟。第四窟造于武则天时代。第五窟造于开元十九年(731年),有益都县令唐道周所撰《青州云门山功德铭并序》。其主尊弥勒佛,头部及右手已毁,内着僧祗支,胸下束带。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倚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双足各踏一只莲花。其形象类似于山东东平理明窝石窟开凿于唐开元八年(720年)的西大龛四号像。在主尊足下左右,刻供养人夫妇,皆跪拜状。二菩萨及二天王面部残。左菩萨有项圈,璎珞、帔帛,丰胸细腰,亭亭玉立。右手举莲蕾于胸前,左手下垂,持帔帛,立于圆台座上。左天王上体裸,下着裙,足踏夜叉

●云门山第五窟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第一窟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第二窟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第三窟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第四窟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云门山石窟造像历史久远,雕凿精美,为各方人士所赞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他的《中国雕塑史》一书中,对云门山造像给予了高度评价:(云门山第二窟)“其雕工至为成熟,可称隋代最精作品。”“其面貌亦能表现其个性,目张唇展,甚能表现作者个性,其技艺之纯熟有如唐代,然其形制则纯属初隋,实为开皇中之最精品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