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州文明奇苑:木结构桥与青州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青州文明奇苑:木结构桥与青州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南阳城已是人口繁密,经济繁荣。此桥把东阳、南阳两座古城紧密连为一体。这是我国第一座用木结构建造的独特桥梁,虽然没有桥柱,但使用了50多年而不损坏。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锭、银锭及大量的铜钱,都是青州本地出土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州地区当时繁华的社会经济状况。大者重五十两,中者重二十五两半,小者重十二两半,皆出土于青州市前营子村。

青州文明奇苑:木结构桥与青州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北宋时,青州政治中心在东阳城。同时南阳城已是人口繁密,经济繁荣。当东阳城毁于北宋末年的战火后,山东地区的政治、交通、经济、文化中心就迁移到南阳城。南阳城有四门,北门为瞻辰门,此门现已不存,但门外南阳河上依然跨着一座百年古桥——万年桥,又称南阳桥。因处南阳城北,亦称北大桥。此桥把东阳、南阳两座古城紧密连为一体。明代青州人杨应奎赞誉此桥说:“实青齐之襟带,乃海岱之纲纪。南通淮沂,北接燕冀,万里无滞,百丈何拘。”可见青州地区在我国南北交通线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万年桥,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始建年代,但至少在北宋明道年间(1032~1033年),它就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木制虹桥。据古籍记载:万年桥先是“跨水植柱为桥”。但每逢雨季“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北宋名臣夏竦知青州时,为解决城内的水患和交通问题,便组织人力、物力改造此桥。先用巨石垒固其岸,再取大木数十根,巧妙地穿插连贯起来,架为虹状飞桥,中间不用桥柱。这是我国第一座用木结构建造的独特桥梁,虽然没有桥柱,但使用了50多年而不损坏。此后,各地纷纷仿效,木结构的虹桥风行一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即是以青州南阳河虹桥为蓝本。宋代人曾肇曾经撰写过修桥记,现在已不存在。后来,木结构的虹桥为石桥所代替。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纲重修;弘治七年(1494年)秋,河水泛溢,碑桥全毁;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府卫一凤、知县刘养浩增修,改名“万年桥”。其后清康熙、嘉庆同治年间,代有重修。桥全体以巨石构成,规模宏大,基础坚固。长65.3米、宽8米、高7.9米,为6个桥墩,7个跨拱,每拱宽5.4米。垛中部镌水兽,龙首长鬣,颇庞大,两前掌呈匍匐状,跃跃欲试,双目圆瞪,直视上游河水。该兽俗谓之“哈”,传说为龙的一种,可镇水怪,使河水不再泛溢。桥栏用青石雕成,高数尺,刻有二十四孝、松鹤同春、张良圯下遇黄石公等,图画甚多,制作古朴。东栏有石柱41根,柱端刻有宝瓶22个、狮子19个;西栏有石柱37根,柱端刻有宝瓶17个、狮子20个。宝瓶之大小精粗,式样不一。狮子之肥瘦雄雌,高矮巨细,体态各殊。清嘉庆六年(1801年)知府李戴春重修万年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长杨九五重修,桥面增铺一层石板,加固桥身,开阔桥的两端,拆除桥两端的四柱三门石坊两座。1986年,青州市人民政府按“修旧如故”的原则重修万年桥。

●万年桥

潍坊市文物保护单位

●铜锭

长14厘米,腰宽5厘米,厚2.5厘米,重1865克,二级文物
1986年法庆寺旧址出土

●银锭

长14.3~15.7厘米,二级文物
1993年前营子村出土

●银锭

1993年前营子村出土

●“五四”运动时期的万年桥

●嘉祐通宝(www.xing528.com)

天圣元宝

●皇宋通宝

淳化元宝

●太平通宝

●圣宋元宝

●崇宁重宝

宋、金、元时期的青州,南通淮沂,北通燕冀,有如此重要的交通地位,经济上当然也是海岱地区的中心,是南北东西四方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宋代的青州,经济繁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货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由于经济贸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量大大增加,在唐代飞钱的基础上,出现了交子。随后,纸质货币开始大量使用,但是作为收缴赋税、进奉或者压库的货币,仍然以铜、金、银质为主。铜锭在这一时期就充当了这样一种媒介。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铜锭、银锭及大量的铜钱,都是青州本地出土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州地区当时繁华的社会经济状况。

铜锭,1986年法庆寺旧址出土,呈束腰状,两端为圆弧形,正面微凹,背面平。正面凹部钤刻铭文,因锈蚀严重,仅能辨清“重□五十两”几字。

银锭,分大、中、小三种。大者重五十两,中者重二十五两半,小者重十二两半,皆出土于青州市前营子村。锭首为圆弧形,正面微凹,背面呈蜂窝状。一件正面钤印“匠人戋存”、“戋伟”、“伍拾玖两伍銭”、“刘拯秤”、“使司”、“行人郭義”“金銀王家”等字。另一件正面左右两端钤印“分治司泰四六月一十九日店戶戔信”、“三天”、“行人戔□義方”、“伍拾玖兩玖錢”、“秤子荊崇”、“鑒判苑正”、“銀貨匠”等。这些银锭的发现,对于研究宋代货币经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青州地区作为重要的贸易基地,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铸币数量自然增大,但质量并不逊色于其他朝代所铸货币。这一点可以从青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组宋代货币上看得十分清楚。这组货币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崇宁重宝,中者如政和元宝,小者如圣宋元宝、嘉祐通宝、太平通宝、天圣元宝等,铭文清晰优美,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很好的艺术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