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齐国艺术与文化

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齐国艺术与文化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国发达的经济文化为高水平艺术作品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临淄齐陵镇和青州东高镇、邵庄镇的毗邻地区,分布多座齐国墓葬,被称为田齐王陵。田齐王陵南依山岭,北临淄河,是战国时期田齐国君的陵墓,在青州境内有“四王冢”、“二王冢”等,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发掘情况看墓主应为齐国贵族。齐国的金属铸造业工艺也十分精湛。如此高超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齐国工匠的聪明和智慧。

中国文明奇苑:青州文明图典-齐国艺术与文化

齐国发达的经济文化为高水平艺术作品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考工记》——中国最早记载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著作在齐国诞生。这部书系统地反映了春秋时期齐国官营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情况,比较翔实地记述了齐国手工业生产内部的分工、主要产品的设计制造标准,以及产品的检验等情况。书中记载了30多个专业生产部门,如“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磨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攻木之工”又细分为“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梓人”等7个小部门。就是在这些手工作坊里,制作出了精美的彩绘陶器、陶塑、青铜器、玉器。

出土于西辛战国墓中的两件玉器——玉剑摽和玉剑璏是精美玉器的代表。玉剑摽装配在剑鞘的最下端,玉质莹润,近似等腰梯形雕刻纹样为双螭龙纹,尾部分叉,飘逸、俊秀,最外顶端雕刻一小鸟,作凌空欲飞状,近乎圆雕。两侧有段出脊棱。玉剑璏,玉质黄色,局部有黑沁,正面布满勾连涡纹,背面雕出长方形穿。这两件玉器不但玉质精美,而且碾琢精细,局部接近圆雕,同时还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

●玉剑摽

高5.2厘米,宽8.7厘米,厚1.9厘米,一级文物
2004年西辛战国墓出土

●玉剑摽顶部

●彩绘盖壶

口径7.5厘米,高21.5厘米,二级文物
1984年凤凰台战国墓出土

●彩绘盖罐

口径12厘米,高25.5厘米,三级文物
1984年凤凰台战国墓出土

●彩绘盒

口径16.5厘米,高14厘米,三级文物
1984年凤凰台战国墓出土

●玉剑璏

长15厘米,宽2.3厘米,厚1.5厘米,一级文物
2004年西辛战国墓出土

战国晚期,最高贵精美的铁剑或铜剑,都装饰着玉剑具,被称为玉具剑。所饰玉具共四件,即《汉书·匈奴传》中所载:“摽、首、镡、卫(璏)。”摽亦作標,《淮南子·修务训》载:“摽,刀鞘末铜也。”它本来用铜制作,玉具剑则以玉代之。玉剑璏亦作玉剑卫。《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卫,剑鼻也。卫本作璏,其音同耳。”《说文玉部》:“璏,剑鼻玉也。”鼻是器物上供贯带以便悬挂之处。璏即帮附于鞘中部用以穿剑带之鼻钮。在战国末至汉代的多数贵族墓中都有玉剑具陪葬。

临淄齐陵镇和青州东高镇、邵庄镇的毗邻地区,分布多座齐国墓葬,被称为田齐王陵。田齐王陵南依山岭,北临淄河,是战国时期田齐国君的陵墓,在青州境内有“四王冢”、“二王冢”等,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州境内与“四王冢”、“二王冢”相邻的附属墓葬还有十余座,如“三女坟”、“田和墓”、“点将台”、“齐胡公墓”等,都属于田齐王陵的范畴郦道元在《水经注·淄水》中称“四王冢”为“田氏四王冢”,《齐记补遗》和顾炎武的《四王冢记》皆认为四王是田齐的威、宣、湣、襄四王。通过考古钻探调查,四王冢属于一基四坟的象山形异穴并葬墓,除其北侧3座有封土的陪葬墓外,还有27座无封土的陪葬墓。“二王冢”和“三女坟”也有类似的陪葬墓。2004年山东省考古所与青州市博物馆联合发掘的西辛战国齐墓,因封土早已不存,不为人知。从发掘情况看墓主应为齐国贵族。

与西辛战国墓相去不远,一个战国小型陪葬墓中出土谷纹玉璧十枚,玉质分为青玉、青白玉、黄白玉质。其中最精美的一枚为青玉质,出土时位于死者的头部,两面均雕琢高凸明显的谷纹。另有一枚黄白玉质蒲纹璧,玉质莹润,碾琢精细,足见古人碾玉、治玉工艺之精湛。

《考工记》中所说“设色之工”即为陶器等彩绘的人。青州何官镇凤凰台战国墓中出土了陶罐、陶壶、陶豆、陶盒等多件陶器,用红彩装饰卷云纹、回纹、三角纹及波浪纹等。邵庄镇朱王孔村战国墓中出土彩绘陶俑二件,一件为彩绘舞蹈俑,身体呈扭转状,屈膝长跪,长裙委地,黑发高鼻,双目用白色勾绘,脸部施红色彩绘。另一件为彩绘歌唱俑,坐姿,头高昂,似引吭高歌,亦黑发红脸,上身穿窄袖紧身上衣,两手袖内并交叉于腰际,下身着长裙,施红色彩绘竖条,间以白色圆点,与舞蹈俑同。这两件陶俑皆为陪葬冥器,为手工泥塑,造型简朴,线条流畅,是早期陶俑中的精品。

齐国的金属铸造业工艺也十分精湛。1976年出土于青州赵铺的战国羽状纹铜镜,镜背面布满羽翅纹,纹饰清晰、整齐,镜面洁净明亮,光可鉴人。青铜提梁壶,1976年出土于东夏拾甲村一座战国墓中,同墓中出土的还有铜鑑、铜鼎、铜豆、铜舟、铜剑、铜戈等,唯提梁壶保存较好。壶由壶身、壶盖和提梁组成,尤其是提梁部分制作精妙,采用套模技术进行铸造,反复套模多次而成。如此高超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齐国工匠的聪明和智慧。这种反复多次套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战国错金带钩,镶嵌精细,是战国金银错工艺的最好反映。(www.xing528.com)

●彩绘豆

口径17.5厘米,高27厘米,三级文物
1984年凤凰台战国墓出土

●田齐王陵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绘歌唱俑

高7.5厘米
1990年朱王孔战国墓出土

●彩绘舞蹈俑

高6厘米
1990年朱王孔战国墓出土

●蒲纹玉璧

直径14.5厘米,一级文物
2008年西辛村西南战国墓出土

●错金带钩

长11厘米,二级文物

●西辛战国齐墓

●谷纹玉璧

直径14.6厘米,厚0.5厘米,一级文物
2008年西辛村西南战国墓出土

●羽状纹铜镜

直径7.3厘米,二级文物
1976年赵铺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