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峰县革命老区事业加速发展

五峰县革命老区事业加速发展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调整改革中加快发展各项事业。其中全民所有制23家、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6家、乡镇企业73家。同时全县各部门、单位拥有汽车206辆,货运量19.94万吨。幼教、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均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县宫颈癌防治列为国家卫生部科研项目,并以渔洋关为重点普查普治。全县地方病防治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

五峰县革命老区事业加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调整改革中加快发展各项事业。至1985年全县有电力煤炭建材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冶炼、轻工、乡镇企业等企业102家,固定资产原值3657万元,职工362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23家、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6家、乡镇企业73家。1982年10月,县茶叶机械厂被国家一机部确定为全国18家茶叶揉捻机专业厂家之一,次年10月,其研制生产的6CR55揉捻机在中南、西南同类产品中名列第一,CYS式平面圆筛机系国内独家生产。1984年该厂成为中华茶机联营公司成员厂。1983年,县水泥厂采用重晶石尾矿作矿化剂烧制水泥熟料后,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出厂产品合格率由17.36%提高到100%,平均标号提高,其产品1984年获宜昌地区水泥质量评比第一名。1985年,国家投资建起年产煤1万吨的地方国营湾潭煤矿;3月在渔洋关桥河筹建铁合金厂,年产能力为75号硅铁1400吨。

交通建设方面,1978年以来,承接工程由以前的行政手段改为招投标办法。干线公路实行“公办民助”,即国家投资,民工按标工结账;支线公路实行“民办公助”,即国家补助资金,提供器材和技术,区乡组织自建;乡村公路实行“民需民办”,由国家择优补助材料费。至1985年,全县乡村公路增至49条、319公里,179个村、715个组通公路,分别占全县村、组的70.2%、39.8%;修通松林坪至洞河电站等5条水电、煤矿、营林、广播专用公路33.4公里。全县拥有省、县、乡、村公路62条,计679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88.40公里、等外公路491公里。县货运公司年货运量4.11万吨,比1978年增加近1倍。运输收入144万元,利润16.4万元。同时全县各部门、单位拥有汽车206辆,货运量19.94万吨。全县11个区(镇)、41个乡镇除1乡外,均通客车,旅客日均流量1800人次。

1977年县城实行市话改制,装设自动交换机200门,用户117户,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和五(峰)宜(昌)实现双向半自动拨号。1985年,市话用户215户,市话容量比1953年增长6.7倍;开通城关至宜昌高12路载波电话,农村电话单机达440部,还增设渔洋关等7个区(镇)半拨设备,全县电话实现双向半自动拨号。(www.xing528.com)

1978年以后,县委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自1983年起,对全县教师进行函授或离职轮训、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水平,至1985年,全县教师1649人,为1949年前的10.8倍。幼教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均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全县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全县初、高中内部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相应提高。是年,全县报考学生4327人,语、数双科及格率95.68%;中考636人,录取388人;高考133人,录取80人。1979年至1982年国家拨款和政府筹资355万元,维修学校危房3850平方米,消灭危房4.16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16.84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1983年,县宫颈癌防治列为国家卫生部科研项目,并以渔洋关为重点普查普治。全县地方病防治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