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一流视野下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的提升对策

双一流视野下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的提升对策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研究生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生科研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综合自身因素、导师因素、组织因素及学校因素对研究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端正目标动机,提升科研意愿选择科学研究的目标动机,决定了研究生在从事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投入和行为方式,并影响其科研产出及科研绩效水平。

双一流视野下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的提升对策

基于研究生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生科研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综合自身因素、导师因素、组织因素及学校因素对研究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

1.自身方面

(1)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特质(0.873)、创新实践能力(0.853)、知识获得能力(0.809)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自主性、加强训练、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推理和表达能力,并积累实践经验,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培养科研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研究生应加强自身在科学研究和课程学习上的主动性,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科研兴趣。对于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将使研究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巨大的内在动力,并激励其不懈地进行深入研究;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并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逐步激发对于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最终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及科研成果的创造

(3)端正目标动机,提升科研意愿

选择科学研究的目标动机,决定了研究生在从事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投入和行为方式,并影响其科研产出及科研绩效水平。以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将积极寻找发展自身的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科学研究技能上,并且更加倾向于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最终创造出更出色的研究成果。以学习动机为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在开展科研活动时,会更加重视自身价值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提升自身的科研绩效水平。

2.导师方面

(1)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导师责任制”在研究生教育中被普遍采用,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首先,导师要经常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可以采取多种指导方式,如Seminar形式、兴趣小组、创新团队等,同时注重指导频次和指导规模对于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不断改善指导质量,帮助学生快速成长,从而顺利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第二,导师应平衡自身在承担教学任务和行政职务时的时间分配,注重对学生的有效指导。第三,导师应积极参加有关指导技能的专业培训,广泛交流教学指导经验,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研究生。第四,导师应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更多的因素,如友善、理解和关怀等,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重视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导师团队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性因素。导师的科研能力对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及科研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及丰富科研成果的导师,能够引领学生在学科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促进学生科研成果的创造。因此,导师要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深入研究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同时指导出更多科研成绩优异的学生。

(3)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

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导师给予研究生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资源提供及精神支持等。首先,学生需要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研究经费来开展科研任务,进而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出色地完成科研项目。其次,支持并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帮助学生有效地了解学科前沿,不断开拓研究视野,深入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第三,学生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遇到有关科研任务的规划、实施等问题时应与导师及时沟通与交流。导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差异性观点给予一定的包容,从而训练并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www.xing528.com)

3.组织方面

(1)营造有利的科研氛围和创新氛围

由于科研任务的复杂性和成果取得的困难性,目前大多数科研任务都是由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的。在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和疑惑时,同学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能够激发群体动力,发挥集体智慧,帮助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与疑惑,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创造。

(2)拓展师生沟通渠道

导师可能会由于担任行政或社会职务等,而忽视对学生的及时指导。学生在科研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主动求助导师,及时与导师进行交流,并定期汇报科研进展情况。此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加快导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顺利完成科研任务。与此同时,大多数导师都喜欢认真踏实、勤学苦练、积极主动的学生,所以学生应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及时告知导师自身的学习及科研进展情况。

(3)充分利用科研资源

学生要重视导师、院系、学校提供的各种科研资源,主动积极地参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并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等。科研项目可以有效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共享科研资源,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科研互助,加速共同成长,进而提升科研能力及促进科研成果的取得。

4.学校方面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的素质和学术水平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高校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导师选拔机制、建立导师评价体系、提高导师学术道德、加强导师责任感、注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并重、构建合理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措施,强化导师团队的建设。此外,高校也应有效控制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指导质量之间的平衡。

(2)完善课程设置和加强教学管理

高校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同时依据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设置一定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按照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并采取措施确保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

(3)加大科研投入

完备的科研设施可以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图书资料等。学术讲座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增强专业知识的深层理解。奖学金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高校对于师生的科研资助,可以推进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